保护未成年人 人人有责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7-24
手机版

  原标题:保护未成年人 人人有责

  未成年人知识宣传

  什么是未成年人?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未满18周岁的公民

  一、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答:1、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

  2、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

  3、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4、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需要。

  二、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建议。

  家庭方面:①父母要自觉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②父母要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式教育未成年子女;③父母要引导未成年子女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犯罪。

  学校方面:①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②加强家校联系,共同营造良好氛围,履行学校保护职责;③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社会方面:①对未成年人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②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儿童活动中心等场所;③政府应当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三、未成年人应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答: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爱好;

  4、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5、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青少年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行为?

  答: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破坏课桌椅、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说脏话、欺负小同学、给同学起外号等。

  五、青少年的这些不良行为有什么危害?

  答:1、这些不良行为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会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荒废学业,会腐蚀心灵,造成青少年是非不分,甚至诱发违法犯罪。

  六、如何纠正这些不良行为?

  答:1、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治国;另一方面要在公民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诚信教育。2、努力学好各门功课,认真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强道德和纪律观念,举止文明,礼貌待人,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责任编辑:

上一篇:原创承认恋情啦!2022年最后一天好甜呢
下一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全球首份人工智能与伦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