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琦:2021年妇科内分泌领域回顾与展望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7-11
手机版

  关于女性青春期及育龄期,月经相关疾病虽是公众深有体会的异常状态,但往往不受重视,实际上主要是由于女性无暇顾及类似于月经紊乱这种小事,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知识丰富以及科普宣教的开展,女性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毫无疑问,月经紊乱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但患者不知道的是,月经紊乱往往还预示着许多妇科疾病问题。

   

  虽然月经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其紊乱的背后往往意味着很多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如异常子宫出血。所谓异常子宫出血,主要是指相对于正常子宫出血而言的不正常的出血。什么是正常子宫出血?毫无疑问就是月经。什么叫作正常月经?现在国际上对此有一定争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在近期提出了一个较新的正常月经诊断标准。

   

  中国医生习惯于以“7”作为一个单位,然后进行各种时间的划分。在月经问题上,国人习惯把28天作为一个正常月经标准周期,其波动范围为28天±7天,也就是21~35天作为标准。FIGO提出的最新标准是以30天±7天为基准。这两天的差异到底有多大意义,能不能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帮助?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提示这样两天的变化能够起到重大作用。因此,国内妇科内分泌专家团队经过严密的讨论一致认为,正常月经以23~37天为基准,这样的变化实际上并没有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和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我国继续坚持以28天作为基准,以28±7天作为正常月经周期的标准。

   

  目前,在月经方面实际上还存在许多的误区,这也是妇科内分泌医生致力于科普宣教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月经量,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国人普遍认为经血中含有某种毒素,月经血的排出即伴随着毒素的排出,能够使身体得到净化。但月经血本质上就是血,不含有任何的毒素。因此,就需要妇科内分泌医生共同努力,去告诉大众人群,使其认识到月经量过多易造成贫血以及各种心血管问题。至于月经量少,一般不是大的问题,除非涉及到不孕、子宫内膜损伤、有生育要求等特殊情况。因此,妇科内分泌医生必须要承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科普宣教。

   

  在过去的一年中,学界在全国范围内做了大量的科普工作,包括性发育、异常子宫出血、不孕不育和更年期问题等。尽管不能说全民健康理念有了根本的改变,但也有相当的成绩。过去经常因月经量变少来就诊的女性现在在逐渐减少。

上一篇:《理解的欲求》读书笔记
下一篇:情事:善良的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