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哲理故事范文
英文哲理故事篇1
[关键词]英语电影 教学资源 综合能力
电影,是在20世纪的100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是传播最快、最广、最有国际性的艺术形式。世界电影艺术的经典作品,尤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英美电影。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特性展现出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将经典电影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对电影的观赏和分析,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欣赏能力、英语思维能力和对语言知识的转换能力。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历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了解,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
一、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语感和直接理解能力,提升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同时也是一门语言艺术,众所周知,电影融合了人物、声音、音乐、情感气氛和社会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以活动的画面塑造形象、叙述故事、抒发情感、阐述哲理,用画面、声音和光彩直接构成感性形式,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因而可以营造出一种最有利于语言“习得”的条件,提供更为丰富而直观的言语刺激。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者可以了解东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逐步培养出语言的直接理解能力、模仿能力、使用能力,最终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际能力。
通过欣赏英文电影,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自觉地接触英语本土化的语言,熟悉各种英文表达、句型句式,增强语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影资源,如选取电影中精彩的人物对话让学生进行角色跟读、角色模仿,也可以就整部影片或某一精彩片段进行电影剧情介绍、剧情分析、片断描述、片断评述、电影评论、台上角色表演、台下角色配音等师生互动活动,以视觉效果带动听说训练,使学生在浓厚的英文环境中自主、自发地开口模拟练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向英语学习者提供丰富、实用、口语化的语言素材
电影融入众多的人物,而人物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抒发情感、塑造形象、触动观众。一部好电影离不开好剧本和好台词,离不开活生生的人物对话和情感交流。随着电影剧情的涤荡起伏,不同人物纷纷登场,众多精彩的人物对话呈现给了观众。
电影《阿甘正传》中母亲去世前向儿子表达自己对待死亡的独特见解和抒发的母子情怀:“Death is iust a part of life,It’S something we’re all destined tO do,I didn’t know it,but I was destined to beyou r Momma,I did the best I could,”。动画影片《狮子王》中父亲教导儿子一段哲理:“I’m only brave when I have to be,Simba,Beingbrave doesn’t mean you golooking for trouble,”。这些对话有些充满激情,有些蕴含人生哲理。让听众回味无穷,是语言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很好素材。
电影语言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在于其口语化和真实性。由于电影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展现人们的不同生活,其广泛的题材、众多的人物、不同社会生活层面决定了电影语言的丰富性、真实性、口语化和生活化的特点。以词汇为例,单词ass,damn,luck,bitch等可视为英语中“脏话”,因而教材中并不常见,但在日常对话中,其使用频率较高。真实性、口语化、生活化的电影语言对以书面语为主的教材是一个较好的补充。
三、拓宽英语学习者知识面,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作为一门艺术,电影囊括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以其独特的视角再现或展示历史事件、社会现实、独特文化、社会风俗等各方面。电影的民族性、时代性和社会性为电影观众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为英语学习者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文学、宗教、伦理、民俗风情等提供更直观、更形象、更便捷、更全面、更易于消化吸收的资源。
以电影《阿甘正传》为例。这是一部反映当代美国文化的经典影片。影片融神话、历史、战争、爱情、奇迹和普通人的故事于一体,充满了浓郁的人文主义气息,体现了当代人崇尚的返朴归真的人生哲理。影片不仅以电影艺术形式塑造阿甘形象,而且透过其人间接地展示美国二战后30年的时间内发生的大大小小一系列事件:越南战争、中美乒乓外交、种族斗争、女权运动、水门事件、总统暗杀、毒品文化。
英文哲理故事篇2
一、英文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原版电影的语言情景渲染了所学语言的文化氛围。这一特性决定了欣赏原版电影不仅能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听说能力。而且还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风俗及概况的窗口,这无疑对增加学生跨文化学习的意识起到了促进作用。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学习一门语言与了解背景文化应密切结合在一起。
1.英文电影不但可以给与我们视听上的享受,还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英语环境,提高对日常英语的理解,提高听力水平,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看英文电影是一种非常愉快的英语学习方法。电影中说的英语大多数带着角色专有的气质、情感、口音等特征,是真正的英语口语。电影中的精彩对白,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练习听力和口语的极好的机会。看英文电影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一些美国老电影,如《阿甘正传》、《北非谍影》、《罗马假日》、《音乐之声》等主人公语速较慢,句子完整,语音清晰,诙谐幽默,让人百听不厌。实践证明,借助电影剧本的注释,能够较快地适应现代英语口语的正常语速既不同语音语调。有人说,看一部美国老电影。相当于在美国生活十天。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取得好的成效。
2.英文电影可以使我们丰富语言文化知识,扩大词汇量。影视语言有其丰富性和强烈的感染力。每部电影都有其独特性和哲理性,影视语言艺术主要靠造型语言来塑造角色。每个角色的语言也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文化修养,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语言以及各自的性格特征。因此,他们在语言中使用的词汇也截然不同。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注意英语词汇和习语的使用,可以深入了解英美文化。
3.电影中的经典对白可以刻画人物性格,蕴含人生哲理。语言是人类灵魂和性格最重要的体现途径。思想都必须建立在语言材料基础上。电影中的不同人物通过他们的诠释迥异的个性,或善良可爱,或坚毅勇敢,芸芸众生相,溢于言表中。经典对白成为影片的灵魂。蕴含人生哲理的台词更深人物永远留在观众的心里。如Forrest Gump:“Mymomma always said,life is like a box Ofchocolate,you never know what you gonnaget,”阿甘这句富含哲理的箴言,激励着善良真诚,乐天向上的阿甘脚踏实地,努力拼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原版电影可以培养语言敏感性,提高文学修养。每部电影都有其不同的语言特色。注意人物语言的运用及其塑造使我们学习英语的方法之一。人物性格的鲜明对照。人物的生动形象和悲剧命运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观众,揭示了故事的主题。不同身份的人物语言特色鲜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在电影《罗马假日》中。安妮公主在邂逅乔后,尽管谎称自己是从学校逃出游玩的学生。但她的言辞不自觉中泄漏了自己的身份。当乔和安妮互相介绍时,
Ann:How do you do?Joe:How doyou do?
Ann:And you are?Joe:Bradley,Joe Bradley.
Ann:Delighted,Joe:You don't know how delighted l am to meet you.
Ann:You may sit down.
二、利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英语教学应该如何选材
选择电影有三看:一看语言含量是否大。二看内容是否贴近生活。三看发音是否清晰地道。以上三个方面几乎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节奏、用词、思维、感情等几大要素。另外选电影的标准还要取决于不同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及语言水平来决定。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从观看动画片开始。如《米老鼠》、《灰姑娘》、《狮子王》等,语言浅显,语音清晰,语速较慢,易于接受。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结合他们所读的一些名著观看一些这方面的影片。既能提高听力。口语又能提高他们的文学赏析水平。美国经典老片也是我们必选的学习范本,这些电影语言标准地道,句子完整,便于模仿。语言规范,内容健康的新片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素材。不管选择哪类的电影。关键的一点是要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受益,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去克服语言障碍,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如何利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教学
在让学生观看英文电影时应注意一定要让学生听电影的原版英文发音,一部电影可以看三遍,分别为中文字幕。英文字母以及无字幕。这样才可以得到提高。具体所需要做的有以下几点:
1,观看前要选择带有英汉字幕对照的电影。看电影前先进行电影简介。掌握故事梗概,了解故事背景。这样当学生看电影时,脑海中有这个电影的大概情节作为参考,就能更好地理解和体会电影中的对话和情节。在观看前。教师可以适当地根据剧情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观看电影,这样更便于学生抓住重点。
2,观看中教师需要把出现的语言难点列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情和对白。欣赏电影的同时,注意词汇的学习,挖掘词语的深层内涵,不要停留在“就词论词”上。教师可以分片断播放,提前将关键词灌输给学生,让同学们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反复观看。
3,观看后请同学们分组模仿经典对白。背诵黄金句型。背诵是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如果你能准确流畅地背诵一批电影的精彩对白。你在英语交流时就会得心应手。通过模仿句子,可把句子读得准确流畅。训练发音和表达能力。我们就以下面的经典对白为例。来看看通过经典台词,学生能学到的语言之外的东西。
如在FORRESTGUMP《阿甘正传》中坚强乐观的母亲Mother:“Remember whatI told you,Forrest.You are no differentthan anybody else.You are the same as everybody else.Don’t ever let anybody tell you that they are better than you.Forrest.If God intended everybody to be the same.he’d have given us all braces on ourlegs.”Forrest:“Mama says that stupid isas stupid does.”阿甘先天弱智,而且息有小儿麻痹症,脚上带着左右几公斤重的矫正器,但母亲不断鼓励儿子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并告诉他“人生来就是相同的”的道理。
又如在THE LION KING。《狮子王》中见仁见智的父亲Mufassa(Simba's father):“Simba,everything you see exists togetherin a delicate balance,Askina,you need tounderstand that balance and respect allthe creatures from the crawling ant to theleaping antelope,”Simba:“But dad,don’t we eat the antelope?”Mufassa.“Yes,Simba。but let me explain,When we die,our bodies become the grass and theantelope eat the grass.and so we are allconnected in the great circle of life.”穆发沙是非洲大草原上的万兽之王。同时也是一位渗透着生命奥秘的智者。他又苍劲浑厚的语调向儿子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原理一历史的车轮永远不会停止转动,每个人都注定要面对生存难题,只有勇者才不会逃避责任与痛苦,他会坚强地在大地上留下自己的脚印。是美好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
另外在学生观看完电影后。脚是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概括故事情节。通过概括故事大意,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电影的理解。还可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理解在特定场景下的电影台词的含义。如在《音乐之声》这部电影中,当上校特拉普于男爵夫人从维也纳归来。沿河边散步谈心时,出现了这样一组对话:Baroness:There yougo.running yourself down again.Trapp:I'm a dangerous driver.以上对话表明男爵夫人和特拉普恋爱中双方的不同感情和态度。男爵夫人爱特拉普,当她在言谈中流露出和特拉普在一起很兴奋时。特拉普总是表示自己并不能使人兴奋。因此男爵夫人说“thereyou go”(你又来这套了),“running yourselfdown again”(又在说自己的坏话了)。而特拉普诙谐地玩弄词句,采用了“run down”的另外含义“开车撞人”,说“I'm a dangerousdriver.”(我是个危险的司机),特拉普用隐喻的手法暗示男爵夫人跟他恋爱是有风险的。在牛津双解词典中,“run down”有“停摆,耗尽,虚弱”等10种含义,具体到某一种意思要看说话的场景了。通过事件发展的逻辑推理,体会该词或短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电影是文化的传播者,无论是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关系的变迁都有着很多和中式思维不太相同的地方,而这些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文化差异,却不能仅仅用语言分析透彻,这就需要我们对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一些特点加以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再逐点分析,不断地加以总结,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通过对西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理解,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让英语“活”起来。
英文哲理故事篇3
[关键词]原版电影;英语教学;优越性
英文原版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它能真实地反映英美文化,呈现真实情景,地道语言,活泼形式,生动情景,创造了一种活生生的语言环境,有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掌握英语语言风格,丰富语言文化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修养,陶冶情操。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英语运用能力,利用真实的视听材料如原版电影安排教学活动,对大学英语教学受益匪浅。
一、原版电影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优越性
1 原版电影语境的自然、真实性。
目前,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使学习者获得语言知识,而缺乏在自然的英语语言环境中习得的条件,原版电影的作用是提供真实、自然的语境。因此,看电影时,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这等于把语言学习放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无疑使语言学习十分真实自然。在英文电影所反映的真实情景中,学生不仅亲耳听到人们在各种场合进行的交际言语,而且还能亲眼看到各种具有文化特征的场景如表情、手势、着装等超语言线索(extra-linguistic clues)。
2 原版电影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欣赏一部优秀的英文经典影片对观众来说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使人的感官得到极大程度的满足,在英语课程中利用优秀英语电影进行欣赏能够把学生视觉和听觉调动起来,将单纯的言语描述转变为直观的语言交流。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将英语学习衍变为一种自然的交流活动,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英语教学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原版电影有助于学习者听、说训练。
英文电影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英语环境,还可以提高听力水平,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电影中的精彩对白、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练习听力和口语的极好机会。如《阿甘正传》、《北非谍影》、《罗马假日》、《音乐之声》等,主人公语速较慢,句子完整,语音清晰,让人百听不厌。实践证明,借助电影剧本的注释,能够较快地适应现代英语口语的正常语速,即不同语音语调。有人说,看一部美国老电影,相当于在美国生活10天,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取得好的成效。
4 原版电影有助于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英语电影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英语民族的文化,包括英语民族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无论是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等都和中式思维存在着很多差异。通过对电影情节故事的了解,可以挖掘出它们所反映的社会习俗、交际方式、政治体制、法律制不同的文化内容。只有对这些差异有充分的了解,加以总结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生才能真正看懂英文原版电影。
5 原版电影陶冶学生情操。
电影中的经典对白可以刻画人物性格,蕴含人生哲理。语言是人类灵魂和性格最重要的体现途径。思想都必须建立在语言材料基础上。电影中的不同人物通过他们的诠释迥异的个性,或善良可爱,或坚毅勇敢,芸芸众生相,溢于言表。如ForrestGump《阿甘正传》中:“My momma always said.Life is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gonnaget.”阿甘这句富含哲理的箴言,激励着善良真诚、乐天向上的阿甘脚踏实地,努力拼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选题适当、适度。
选择适合的影片,影片中语言的难度不要太大,情节不要太复杂,时间不要太长,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所反映的内容积极向上,还能反映出一定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理念。
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从观看动画片开始,如《狮子王》、《走遍美国》,语言浅显,语音清晰,语速较慢,易于接受;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结合他们所读的一些名著,如Heaven Earth,Troy,Patriot,既能提高听力,口语又能提高他们的文学赏析水平。
2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发挥电影语言教学优势,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起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应课前查找有关文字资料,设计课堂讨论题及练习,让学生把自己看成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场景感,使学生看完影片产生回味,激发他们的思维热情,展开讨论、进行影评等活动,提高他们创造性地应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三、结 语
英文哲理故事篇4
合适的影片才能给教学带来好的效果,作为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严格选材。电影教学专家邱政政指出:看原版外文电影有三看,一看语言是否大,二看内容是否接近生活,三看发音是否清晰地道。电影选择要内容健康、文化信息丰富、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用相对简单的英语电影,如《泰坦尼克号》、《百万美元宝贝》、《侏罗纪公园》、《公主日记》等,此类影片不但内容轻松搞笑,适合学生模仿、背诵,轻松地剧情更易学生融入其中,起到怡情作用。而《乱世佳人》、《阿甘正传》、《蒙娜丽莎的微笑》、《肖恩克的救赎》等文学性较强的影片则更适合高职类三年级学生等。这些源自经典文学名著的影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挖掘更多的语言素材,而且其中的经典台词可以用来模仿、翻译等。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
二、英文电影赏析课的教学方法
1、简要介绍所要赏析的电影的基本情况开设英文电影赏析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水平,而非娱乐的目的,因此要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介绍英美著名电影导演和演员小传及他们的成名作、代表作,介绍每一部佳作影片的故事梗概、主题思想、主要人物、主要对白,选择体现影片完整故事情节的主要对话,以及讲授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文化背景及语言难点,可用挂图、旁白、幻灯片等方式配合中英文对照来讲解。教师可集中讲解,也可以随着影片的播放穿插讲解,以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最生活化的语言,在兴趣盎然的视听和阅读中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及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而提高分析、欣赏和判断能力。
2、任务分配所要欣赏的英文电影基本情况介绍完毕后,教师向学生明确本次课要达到的目标并分配本次课的相关任务,如听力练习、口语学习、主题提炼或写电影评论。
3、电影放映通过电影的播放,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在教师的精心挑选及合理安排下,学生能够欣赏到诸如故事片、动作片、纪录片、动画片、科幻片、音乐片等代表作品。本阶段的重点是排除干扰,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以利于激发其视听动机,增强其对影片语言内容、情节画面的理解和识记。
4、组织集体讨论和练习集体讨论是英国大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集体讨论的过程也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更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集体讨论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自由发言等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畅所欲言。
学生也可交流所记录下的自认为语言优美或富含哲理、启迪人生的经典句子或电影对白,供彼此在日常训练和对话中使用。在播放完每一部影片后,先从整部影片的角度出发,提出经典台词对白,要求学生掌握其发音、语音、语调、语速、连读、爆破,逐句聆听英文对白,反复跟读练习,达到会听、会说的目的,并根据影片中经典部分和带有浓厚教育意义的英文对白按难易程度要求学生背诵,然后从单词听写到句子或段落的听写,根据听写状况调整听力背诵难度与内容,再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分角色以小品的形式亲身体验英文配音,亲身领悟丰富多彩的语言和变化万千的语气、语调、节奏和断句。在紧张和兴奋的真实情景中,检验英语应用和表达能力。总之,英文电影资料是鲜活的语言材料,它为我们学习英语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凭借生动形象、音与画结合的动感优势,精心设计的电影赏析课必定会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获益良多。该课程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听力和口语的学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和拓展视野,获得文学和电影艺术双重的审美享受,都具有重要意义。
英文哲理故事篇5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电影;辅助
一、观看英语电影的原因分析
(一)英语电影提供直观真实的交际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文影片题材多样,故事性强,有震撼力,与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吻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在看电影时不仅可以亲耳听到人们在各种场合进行的交际言语,而且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手势、着装等因素加深对电影的理解,能够避免在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注意力不集中、听课走神等问题。电影能较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言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英语进而能成倍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英语电影提供真实、生动的语言材料,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扩大词汇量
英语电影语言包罗万象,来自不同职业领域、生活层次的人物对话,大多地道、生活化,包含了大量的句型、语、俚语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学生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学到多方面知识,通过课后模仿、练习,还能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三)英语电影是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窗口和主要手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也是在学习一种文化。英语电影蕴含了浓郁的文化特色,向观众传递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电影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艺术传统等内容,展现了许多历史事实和著名人物的发展史,体现出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学生通过观看英文电影可以了解西方的发展历史及人文景象,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英语电影大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学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净化心灵
好的影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英语电影为观众呈现了鲜活的人物性格,或通过语言,或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有的善良正直,有的坚毅勇敢,人物性格的鲜明对照、人物的生动形象和不同命运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蕴含人生哲理的台词更是深刻地留在学生的心里。如“Get busy living!Or get busy dying!”(要么忙着生存,要么赶着去死!)人总是要做点什么的―《肖申克的救赎》,影片通过讲述银行家安迪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对自由的向往。“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是《阿甘正传》中最广为传诵的一句台词,更是堪称好莱坞电影中的经典之最。“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尝到什么滋味”,将生活的百味凝孕在一盒充满诱惑的什锦巧克力中,甜酸苦辣只有在成长过程中去挖掘和回味,才会发现世事之无常,但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生活的真谛,也许面对各种上帝的赐予,以一颗平常心坦然受之,才会品出其中精彩。这一部部的英文影片学生在看后反响很大,在学习的同时可以感悟人生。
二、当前英文原声电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说英文原声电影在高职的英语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英文原声电影教学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出改变,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而不能够死板的按照考纲要求进行教学。其次,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都只注重对学生英语单词和语法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太差,只能应付考试,而这样同样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另外,由于高职高专学校的生源问题,导致学校在英语的教学上只能够实行应试教育,导致课堂缺乏活力,教学的效率低下。
三、英文原声电影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方法的探讨
英文哲理故事篇6
关键词: 精英文化 大众文化 对峙 碰撞 融合
引言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发展,不同文化产生不同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左右,精英文化占据社会主导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进入大众文化发展阶段。就我国文化现状而言,如果深入研究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间的关系,就需要借鉴西方文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伯明翰学派对大众文化不断探讨和补充。笔者发现其讨论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宏观上,大众文化主要指目前社会中,以大众为受众目标,以盈利为目的,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文化产业;微观上,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媒为方式,以满足受众日常满足感的文化商品。如此看来大众文化外延相对广泛,影视作品、流行音乐、商业广告等都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接下来,我将借助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间的关系和部分典型导演对其理解及运用探讨中国精英文化诉求和影视艺术大众化间的关系。
一、文化沃土中,“精英”与“大众”共生共存
现阶段,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犹如众多文化中的两束花朵,引领社会文明的发展。为了更详细、明确地研究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间的关系,有必要对两种文化进行了解和探讨。
(一)何谓“精英”与“大众”。
对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有更明确的认识,我认为应从创作者、受众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就精英文化而言,从创造者角度而讲,正如学者邹广文曾讲:“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其创作者具备一定文化,作品内涵相对高深,与平民阶层有一定“距离”;从受众角度讲,列维斯认为“精英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一定程度上将受众锁定为一部分或者少部分人群,普通受众难以从中获得乐趣。我认为精英文化是为知识分子或各方面精英们创造出来的表达个人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阳春白雪”有异曲同工之妙。“阳春白雪”是高贵典雅的代名词,是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精英话语,所表达的是知识分子阶层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意识。
就大众文化而言,从创造者角度讲,“在现代社会,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①。它是建立在经济相对发达基础上,带有“模式化”的文化形态,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可复制性等;从受众角度讲,“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②。其最终目的是使普通民众从中获得满足进而实现商业价值。目前,无论宏观文化产业还是微观文化产品都是以市场为导向,商业性是其基本属性。一定程度上具有“下里巴人”的特色,与“阳春白雪”相比,其更能表达大众的审美取向。
(二)不同视角下的“大众”文化观。
目前,大众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群体中追求者最多的文化形态。影视艺术大众化的发展,需要根据已经存在的文化观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是意识形态和物质基础的融合,是资本主义商品制度的组成部分;发达的工业社会正是通过‘技术理性’和‘消费至上’的原则结合起来的‘大众文化’来控制人,同时由于它的商品化和标准化,排除或否定了文化艺术的独创性与个性。大众文化是被动的、无创造性的、浅薄的、消极的文化现象”③。在其看来,大众文化是一种相对消极、浅薄、非主流的“山寨”文化;伯明翰学派将大众文化从高雅文化中抽离出来,认为“大众文化就是日常生活”,是由大众产生的,具有抵抗性和创造性。大众对于文化具有辨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一定程度上反驳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观点。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现代的大众文化几乎已经成了‘自由’和‘个性’的代名词,它意味着反叛权威、精英和摆脱传统的束缚,拒斥诸如‘真’、‘善’、‘美’、‘圣’等终极价值或人类永恒的崇高追求目标对人的感性世界的制约,它依靠追求时髦和不断更新来寻找自身的价值”④。如此看来,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精英文化的诉求――教化功能,导致影视艺术作品“泛娱乐化”。最终,精英文化诉求和影视艺术大众化之间形成了一道裂缝。
二、不同文化主导下的多样化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背景不同,其创造倾向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探讨精英文化诉求和影视艺术大众化的关系,我认为选取中国典型导演典型作品对其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部分导演在社会压力下,通过对精英文化诉求和大众文化诉求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创作出了优秀影视作品,形成了影视艺术创作的新观念。
(一)独树一帜的精英文化电影。
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与我国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虽有差异,但电影作为世界艺术,深受东西方文化影响。对于我国正处于成长期的影视产业而言,西方文化理论对其具有重要意义。接受过良好教育,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电影素养的导演,通过电影实现了其向社会,乃至世界表达自己思想的梦想。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与“第六代”乃至后来新生代导演相比,“第五代”导演更具精英意识。我认为,陈凯歌的部分电影可谓中国精英电影的典型。
凯歌作为“第五代”导演中最具精英意识的银幕“诗人”,知识渊博、思考深刻、影像风格如诗如画,作品“超凡脱俗”。早期作品中,精英意识无处不在,《黄土地》、《大阅兵》等“人文”主题融汇其中,在视听盛宴中以一种客观理性的眼光直视中国人的精神状态,表达深刻的哲理批判,给中国电影发展注入新思考。其中,《黄土地》曾七次获得国际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在文本创作中,陈凯歌对电影本体语言积极探索,深入挖掘镜头和画面的象征意味,在绵延黄土中,呈现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沉重、压抑化的构图,象征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其民族忧患意识及对传统封建思想的批判和人文内涵的反思,使第五代“导演”变得与众不同,给中国电影奠定了一个难以僭越的起点。
(二)时展下,多元电影文化观的对峙。
陈凯歌导演早期取得成功,除自身创作才能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乃至世界文化基本走向密不可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世界文化,对高雅和高深莫测的东西如数家珍。90年代以后世界进入躁动不安、快餐化时代,受众追求通俗易懂的作品。同时在“文化是普通大众的,它应该反映各类社会人物的需求和愿望”⑤观念影响下,影视艺术大众化成为创作者的新追求。
9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大众文化破土而生,摆脱了精英文化的附庸身份,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观主导的电影已不能满足全民娱乐的客观要求,大众文化观下的电影向娱乐文化、产业文化和泛市民文化转化,自此以审美通俗化为特征的大众电影和精英电影活跃于影坛。其中冯小刚贺岁片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其影片置身于大众文化,立足大众观影需求,转变创作理念和运行模式,把艺术性与娱乐性巧妙缝合,构思新颖,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大众的审美需要,为当时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典范。在部分人看来,冯氏贺岁片取得成功归于过于迎合受众。在其早期作品中,的确缺乏关注中国社会、“人文”主义的内涵,但其平民视角,常规叙事,对大众日常生活和世俗百态进行简单而形象的描述及幽默嘲弄的语调,满足受众的日常情感宣泄需求,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为大众带来欢乐,具有鲜明的本土化艺术品格。就电影《甲方乙方》而言,视角远离精英贵族的审美情趣,通过“好梦一日游”的故事,加之游戏化情节,在世俗故事中实现大众的“白日梦”,看似滑稽,但不失思考。在康德看来,“人们把艺术似乎仅仅当做一种游戏,它是本身就是让人高兴的活动,只要达到这一点,就符合要求”⑥。在影视作品中加入游戏元素,已成为大众文化的典型特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陈凯歌同年执导的电影《荆轲刺秦王》,以类似于话剧的形式展现在受众视野范围内,宫廷建筑宏大和布景运用奇妙,历史感清晰,加之明星阵容的出色演绎,角色与众不同。视角独特,突破了以往历史剧的局限,充分表现了陈凯歌的才能,但影片最终票房惨淡。
(三)精英文化诉求下,影视艺术融合后的新高度。
在精英电影、大众电影相互对峙的情况下,影视艺术创作面临继续对峙或融合发展的抉择,笔者认为应该选择后者。精英文化追求高雅、审美趣味和思考性较高的文化,其创作者和接受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价值取向和理性精神相对独立,一般属于小众群体;大众文化作为消费文化,一般比较倾向商业性、市场性、流行性和庞杂性,受众相对较广,内容通俗易懂。两者在层次、特征和文化消费程度上有所差异,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但不等于两者彻底排斥。
在现实社会中,“一切公共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⑦。但是,在此背景下,陈可辛导演始终坚持个人情感与情怀,将自己对社会的思考融入电影创作中,作品富有哲理性。纵观泛娱乐化潮流盛行的现状,陈可辛依然坚守节操与情怀,与低俗文化抗衡着。
香港电影传统和其自身对电影工业的观察与实践,在陈可辛看来,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消费品,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并明确了对电影作品商业价值的追求。但是,他深知商业性实现的前提需要精英话语的缝合。在文化语境背景下,他对于精英意识不断追求,在电影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渐理解和运用商业(大众易接受)话语、精英话语,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在创作理念上追求商业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爱情三部曲”――《双城故事》、《甜蜜蜜》、《如果?爱》,充分体现了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结合,通过小人物的世俗生活传播主流价值。其中《如果?爱》,通过讲述草根阶层三角恋情故事,展现草根阶层迷茫艰难的特性。歌舞剧的表演,从内容到形式都透露出精英阶层的气息,其中聂文大段内心独白式的唱词极富哲理,表达了内心对于爱情的思考。同时大众(草根)话语的拼贴随处可见:三里屯歌舞班里的小妞、歌舞剧中的演员小雨,其歌词通俗易懂,草根特性清晰可见。尽管该片从片名到故事内容倾向以精英话语思考漂浮的爱情,但从整体来看,整个影片仍然传达出大众话语和精英话语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三、多方合力,推动影视艺术创作新高度
目前影视艺术创作、精英文化诉求和大众文化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文化需求多样性与思考功能的缺乏、社会责任的担当性与教化功能的缺乏,在接下来的影视艺术创造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思考、融合。
(一)民俗之花盛开在大众心中。
“民俗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美学。在它身上集中聚显了一个民族的特色与个性”⑧。中国电影应充分借鉴古典戏曲在叙事方面的成果,在古典戏曲基础上建立独特的电影理论,在直叙、因果关系鲜明的叙事模式中,给受众更多观看乐趣,使不同文化层次受众都能理解故事。只有当受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从情节结构、人物设置中体会到影片传达的思想,才能得到受众支持,进而使作品犹如花朵一般盛开在受众心中。
(二)文化需求多样性与思考相统一。
目前影视作品表现、存在形式多样,给受众带来视听冲击。但当我们对其本质进行研究时,却发现文化多元化欠缺。这里所讲的多样性绝非感性层面的娱乐、搞笑、低俗的多样性,而是整个社会缺少对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同质化的“文化快餐”,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真正的文化“大餐”。受众之前追求的审美超越、自我批判、终极关怀和再创造,逐步在“快餐文化”中被遗忘,受众变得麻木。大众文化需要依赖市场,但更要牢记自身所传达的思想,切实做到引导受众文化需求多样性与思考性的统一。
(三)社会责任担当性与教化相统一。
如今的一些影视艺术作品形式趋于低俗,媚俗现象严重,影视艺术作品为迎合大众导致社会风气低下,但优秀影视作品本应使受众在观看后产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现如今部分作品,虽能给受众带来短暂的感观愉悦,但无法谈及回味与思考。影视作品创作中,发挥对受众的教化作用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一定程度上迎合受众趣味不可抗拒,但绝不能抛弃影视艺术的教化功能,低俗作品只能满足受众一时之需,绝不能成为温暖受众内心的永恒明灯。
结语
信息时代,人们对于文化需求多元化,注定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长期并存。为了形成一种和谐的影视艺术格局,一方面应努力促使大众通俗艺术的创作由低向高层次发展,逐步减少或者消除俗不可耐的作品,自觉接受精英文化的引导,满足受众的精英文化诉求,在多变的文化环境下,创造更接地气的作品,另一方面精英文化应着力缩小与普通大众的距离,增强欣赏性、娱乐性,成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文化。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对观影群体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步提高大众对电影内容的鉴赏能力。
注:
①潘知常,林玲.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
②王一川.大众文化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③庞元正.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49.
④王艳,张彭松.大众文化及其本质[J].理论界,2006(2):145-146.
⑤[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90.
⑥[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上海:商务印书版,1964:148.
⑦[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英文哲理故事篇7
关键词:英语教学 美感教育 应用
美感教育,是指运用科学的、美的规律和艺术实践,训练和强化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使人具有审美知觉能力和创造力。英语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英语教学活动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英语教学不能缺乏美感教育。只有学生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产生了愉悦的情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一堂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无处不影响着学生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学习,没有什么轻松、愉快可言,教学质量不佳的情况就司空见惯了。为此, 作为一名年轻的英语教师,我尝试将美感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不仅获得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从英语语言本身入手,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了英语语言的美。
一、有趣而有哲理的英文卡通片——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
初中学生童心未泯、天真活泼,卡通片依然是他们最喜欢的节目。如果让他们自己扮演卡通片中的人物角色,那又会怎样呢?能不能让学生从中体会英语语言的美呢?
观看《狮子王2》时,学生们伴着优美的音乐,随着故事情节发展心情此起彼伏、沉浸其中。在此之后,我截取影片中最后五分钟左右的大结局,鼓励学生模仿表演。学生兴致高昂,积极参与,乐在其中,在教室里反复地观看影片,反复模拟所扮角色的语音、语调、心理活动,表演投入,俨然一个个小演员。在反复的角色模拟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感悟到卡通片中所蕴涵的生活哲理,他们从语言的表述中体会了“宽容是美丽的”的处世方式。
二、简单而有意义的英文歌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初中课程标准语言技能三级目标之一: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英语小诗或歌谣,能唱一些英语歌曲。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可以给学生美感教育,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生在音乐中能感受到浓厚的英语氛围,哪些地方该爆破,哪些地方该连读,等到歌唱熟了,歌词也理解了,听力与朗读能力也随着提高了,歌曲本身所具有的美韵也能从中领悟。
因此,我平时尝试着在教学中穿插了一些英文歌曲,让学生在英语歌曲中体会音乐的美,并从其内容中领会生活的美好。当我教《yesterday once more》这首歌时,伴着抒情委婉的旋律,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学生有许多的感触。
有的学生说:this song makes me recall the past beautiful time. they are still important to me now. it makes me cherish the present time.
有的学生说:this song makes me recall my childhood. when i was a child, …
学生们各抒己见,既学会了这首歌,同时又深深地体会到回忆是美丽的,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也是美丽的。
三、英文书籍——心灵的感悟
英语课程标准学习策略五级要求之一是: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
他英语课外读物。所以,我尝试着向学生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牛津英汉对照读物,让学生从中领悟英语内容的美。
我推荐的《书虫》系列,学生们爱不释手,在世界名著的海洋里徜徉,孜孜不倦地咀嚼着字母的那一只“书虫”,从而获得了心灵的感悟。一个人应该怎样面对困难重重的生活,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老人与海》昭示我们,生活是永恒的战场,我们可以孤独,却不能放弃,不可以失去希望。“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热爱生命》给了学生极大的震撼,教会了学生如何面对困难、面对挑战,希望就在坚持的下一秒……在英文书籍的熏陶下,学生感悟了许多的道理,心灵得到了充实。
以上是我把美感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的一种尝试与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学生们共同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美以及它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充实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只要有心,一定能寻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来实践英语教学中的美感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光潜 美感教育,1940年7月15日在乐山武汉大学的演讲。
2、《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6-1。
英文哲理故事篇8
关键词:多媒体故事叙事;英语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故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英语故事中获取英语知识,提高学生英语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的效率。
一、构建故事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如果学生在没有任何的故事情景下去学习和讲述故事是十分困难的。英语教师应当在上课前借助课本和多媒体的力量,将教材中的学习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制作呈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一个最佳的故事情景,让学生置身故事之中学习本节课的英语知识。在展开故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自由的讨论和交流,交流的话题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息息相关,这样可以在段时间内激发学生对本节课故事的兴趣。
例如可以在英语教学的教材内容设置中,适当的引入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可以在教材中对学生增添古诗英译环节,构建英语故事情境,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如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展示杜甫诗句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英译为“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让学生来探讨其英译的好处,以及传达了怎样的意境和情调,不但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之中,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选择教学故事,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并能够借助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展开丰富的带有趣味性的英语故事课堂。因此教师在故事的编排和选题过程中应当考虑故事编排的难以程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而且故事还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故事不但要有趣味性,还要带有一定的小哲理,给学生一定的启示。
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听英文歌曲,使学生能够强化对英文单词的认识,“sway”这首英文歌:“Make me thrill as only you know how,Sway me smooth, sway me now,Make me thrill as only you know how”,通过英文歌曲,感知其中表达的词意,并结合相关文化去加以评判,从而实现加深对英语知识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阅读如China Daily这类的英文报纸,还能够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文学英文作品,如阅读英文版本中国传统文化名著,如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内的《论语》,其英文版本为的(Confucian Analects)。同时,对于英语教学中,可以加强中国文化渗透,优化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树立“中国文化输出”意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于都翻译的《道德经》,其英文版本为(Tao De Ching),对于喜欢现代文学的还可阅读林语堂《吾国吾民》的英文版作品 (MyCountry,My People),加大学生对英文与中文的互换认知水平,不仅可以培养在教学中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方面的敏感性,也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多文化沟通交流,还可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三、合理编排故事,加深学生理解
由于高职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对故事的内容不能马上理解,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课堂中需要对编排的故事进行生化,采取学生利于理解的手段,让学生对故事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并在运用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再创造,使用自己能够掌握的英语词句对故事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表达。基于企业用人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目标项目,结合不同行业对英语人才需求情况,合理制定教学任务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让学生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并且检验了最终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把课堂的时间充分的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身的潜能,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故事的表演中加强合作和交流。表演的故事内容越丰富,学生掌握的词汇就越多。教师在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时,要针对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确保设计出的任务具有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学生可以完成任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协商、交涉和沟通等,从而达到对学习和语言的掌握。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在观看西方文学影视作品时做好笔记。学生在观看英语电影时,教师应该给予其指导,让学生准备好笔与笔记本,自己将观看影片时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样地记录是一种英语单词与句子积累的过程,对那些英语语法知识薄弱的学生帮助将会更大,经过长时间熏陶,学生耳濡目染地就学会模仿影片中的对话或者是使用其中的英语表达,其中的一些常用的单词也将学习吸收。我们在学习举办聚会这个单词时,最常用学到的就是:have /hold a party,但是很多英美影片中在表达这个意思时都采用了这种表达方式:throw a party,从字面意思上来解读,举办聚会需要花钱,而throw一词就生动形象地表示了向里砸钱的意思,学生记录下来这种词组用法,久而久之就能够学到许多地道的英语发音与英语表达方式。
四、结语
英语教学课堂中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故事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把枯燥的英语知识变为生动有趣的教学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体验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尹昊.论基于“故事中心课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J].学周刊, 2013,10:7.
[2]孙盈.圣经故事英语课堂在高职院校的开设[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04:115-116.
[3]王雪然.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初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9,02:74-77.
上一篇: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
下一篇:《鲨鱼惊魂夜3D》免费观看电影
最近更新科技资讯
- 22年过去了,《透明人》依然是尺度最大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伦理问题
- 不吹不黑,五阿哥版的《嫌疑人》能过及格线
- 论Lacan心理公众号的“双标”特质
- 猎罪图鉴:犯罪实录 女性伦理
- 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是谁,清朝入关后有几位皇帝?
- 描写露台的优美句子
- 谭德晶:论迎春悲剧的叙事艺术
- 中秋节的好词好句
- 《三夫》:一女侍三夫,尺度最大的华语片要来了
- 赛博朋克的未来,在这里
- 文件1091/721/2A:反概念武器实体的一封信件
- 尤战生:哥伦比亚大学点点滴滴
- 韩国最具独特魅力的男演员(安在旭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乃至造句
- 请保护好我们的医生,他们太难了
- GCLL06-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以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大坍塌事故为例
- 黄金宝典: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必背篇
- 【我心中的孔子】伟大的孔子 思想的泰山
- CAMKII-δ9拮抗剂及其用途
- 选粹 | 郑玉双:法教义学如何应对科技挑战?——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
- 苍井空37岁宛若少女,携子送祝福遭热讽,下架所有视频母爱无私
- 日韩新加坡怎么对待影视剧中的裸露镜头
- 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词
- 土豪家的美女摸乳师——关于电影《美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