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英国伦敦大学罗伯特·伊格斯通教授来我院讲学

11月12日上午,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的罗伯特·伊格斯通(Robert Eaglestone)教授莅临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为大家带来了题为“Literature, Ethics and Memory: from Levinas to Arendt(文学、伦理和记忆:从列维纳斯到阿伦特)”的讲座。讲座由文学研究院张和龙教授主持。
伊格斯通教授从“文学”、“伦理”、“记忆”的基本概念出发,阐释了三者之于社会的普遍意义,以及三者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认为文学的伦理意义是文学的基本内涵,对文学的伦理解读关乎人的身份构建,而个人的记忆又和集体记忆紧密相关。其原因在于,集体记忆为个人记忆提供了回忆的空间和框架。通过对文学批评中常见的两种模式,即历史主义与形式主义、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介绍,指出无论何种模式,文学批评都以不同的方式和伦理相关联。无论是海德格尔所关注的“自我”,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关注的“他者”,还是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关注的“我们”,在文学上无一不体现了不同的伦理诉求。
伊格斯通教授借用列维纳斯对“言说”(saying)与“所说”(the said)的区分,强调文学批评的意义在于通过批评使一切的“言说”转化成“所说”,并据此追溯个体和集体的历史,从而达成批评的伦理意义。在分析阿伦特所著《极权主义的起源》(1951)一书时,伊格斯通教授着重分析了阿伦特在该书中提出的文学“讲故事”(story telling)功能,以及该功能背后具备的伦理意义,因为“讲故事”不仅关乎故事本身,更是对世界的重构。作为记忆储藏空间的文学,就是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创伤(trauma)得以释怀,最终达到个人与世界的和解。阿伦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学作为构建意义、记忆空间和世界塑造等方面的功能,深入阐述了从列维纳斯到阿伦特对文学、伦理和记忆的不同态度,并系统探讨了文学批评中最常见的问题,耐心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让大家受益匪浅。
伊格斯通教授是英国著名文学研究专家,其研究兴趣包括当代小说、文学理论、欧洲哲学,以及大屠杀和种族屠杀叙事等。已出版和编辑出版各类学术专著20部,发表论文100多篇。(文学研究院邹笃双)

最近更新科技资讯
- 22年过去了,《透明人》依然是尺度最大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伦理问题
- 不吹不黑,五阿哥版的《嫌疑人》能过及格线
- 论Lacan心理公众号的“双标”特质
- 猎罪图鉴:犯罪实录 女性伦理
- 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是谁,清朝入关后有几位皇帝?
- 描写露台的优美句子
- 谭德晶:论迎春悲剧的叙事艺术
- 中秋节的好词好句
- 《三夫》:一女侍三夫,尺度最大的华语片要来了
- 赛博朋克的未来,在这里
- 文件1091/721/2A:反概念武器实体的一封信件
- 尤战生:哥伦比亚大学点点滴滴
- 韩国最具独特魅力的男演员(安在旭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乃至造句
- 请保护好我们的医生,他们太难了
- GCLL06-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以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大坍塌事故为例
- 黄金宝典: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必背篇
- 【我心中的孔子】伟大的孔子 思想的泰山
- CAMKII-δ9拮抗剂及其用途
- 选粹 | 郑玉双:法教义学如何应对科技挑战?——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
- 苍井空37岁宛若少女,携子送祝福遭热讽,下架所有视频母爱无私
- 日韩新加坡怎么对待影视剧中的裸露镜头
- 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词
- 土豪家的美女摸乳师——关于电影《美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