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自媒体影评人:都想着流量变现,却不对言论负责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7-09
手机版

  原标题:自媒体影评人:都想着流量变现,却不对言论负责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纸质类高门槛的影评之后,又分别出现了电视影评、网络影评、新媒体影评等多种不同形态相结合的批评方式。

  甚至有些还带着强烈的个人偏见和情绪,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如网友们所说,现在大量的影评,不过就是截几张图,用自己的言语复述一下故事,来几句毫无意义的微弱思考,除了能剧透外完全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虽然影评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规范,但我们至少应该知道,影评也有自己的门槛。

  最后,虽然它的门槛不高,但并不代表你不了解电影相关知识就可以随便哔哔,也就是说,它也是有一定的专业要求。

  陆绍阳教授曾说道:“怎样让自己的文字被别人认同,让看这些文字的读者相信你的观点和论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否写好影评,和一个人的艺术感觉、电影知识积累和文字表达能力三个方面相关。如果你不具备一定的看片量和电影史知识,你就无法确定,你看到的影片好到什么程度,它在同类影片中处于什么位置。”

  要看懂电影的语言表达,艺术方式,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这就需要专业的人来帮忙解读,并翻译。

  而要拥有这样的鉴赏和表达能力,你需要做的还很多。并不是说把电影电视剧从头到尾认真看一遍或者两遍就完了。

  此外,影评也并非自嗨式的个人观后感,如果不从读者的立场去思考,就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也无法为他们带来帮助。

  也就是说,想要写好影评,你首先应该要喜爱这项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动力。

  当我们对电影有了刨根问底和质疑精神,才会拥有独立的思考,才会不断去探讨和挖掘它的内在价值,才能窥见更深层的路径。

  陆绍阳教授还说过:“头脑中有思想,眼里有电影,笔下有才情,就能写出好影评”。

  正所谓“电影发明后,人类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这并不是说我们看得电影越多,了解的人生经验就越丰富,而是得益于我们从观影后的思考和领悟。

  不管什么样的作品,我们都能从豆瓣上看到一些无脑黑粉以及无脑捧高者,利益、跟风、个人偏见成为客观公众的绊脚石。

  纵然观影水平有高低,审美有差别,对电影的理解也因人而异,但我们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公正的对待每部作品,也尽可能对自己的言论负责,毕竟,你的发言也会影响到别人的判断。

  责任编辑:

上一篇:口碑爆棚!《碟中谍7》烂番茄解禁,影评人:阿汤哥这次无人能及
下一篇:男人爱你,自然会在这三个时刻“生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