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马克思伦理思想的三个维度
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的权利平等、保护人们的精神自由,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三个重要维度。从这三个维度把握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精髓、要义及其当代价值,对于构建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共同富裕
在马克思的著述中,虽然并没有出现“共同富裕”这一概念,也没有关于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直接表述,但我们仍能强烈感受和体会到这一思想。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要对财产和收入“征收高额累进税”。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一税收制度有利于缩小社会财富差距,进而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不仅如此,在该著作中,马克思还提出了关于城乡共同发展、工农业相互促进的主张。例如,他提出未来社会要“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进城乡对立逐步消灭”。对马克思而言,在一个社会里,一部分人的极富和另一部分人的赤贫,以及工农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和贫富的悬殊状态,都与理想的社会目标相去甚远。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指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却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他严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热情歌颂能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富裕理想的社会主义。
但马克思并未在“共同富裕”和“收入均等”之间画等号,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共同富裕至少有两重含义:社会的低收入阶层、弱势群体的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他们越来越多地享受社会发展成果;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渐趋于良性化,即使各阶层收入有一定差别,但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诸如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出、对小微企业的种种优惠措施、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励和支持等,都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体现,都有利于实现社会共同富裕。
促进权利平等
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权利状况应该是怎样的?马克思对此做出了回答:社会主义社会全体成员不仅拥有平等地位,而且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拥有平等的权利。他认为,无产阶级将是人类“最后的解放者”,随着阶级的最后的解体,社会“公共权力”将失去其“阶级社会的政治性质”。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各个阶层的权利将会实现前所未有的平等,这个权利平等不仅是真实的,而且是普遍的。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之所以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之所以能代替资本主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前者能实现人的权利平等。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平等的权利”总是“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即在这个社会,劳动者享受不到权利平等,最多只不过是形式上的权利平等,对劳动者或者对不同等的劳动来说,是没有真正平等的权利可言的。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在经济上要优于资产阶级社会,而且在道德上也要优于资产阶级社会,因为它在资产阶级社会的形式平等之外还加上了实质平等。
马克思关于促进社会权利平等这一伦理思想维度至少有两重意义:一是权利平等是人的尊严的体现。因为如果社会没有实现权利平等,那么权利较少的一部分人就有可能处于被压迫、被凌辱、被蔑视的地位。为了维护每个人的尊严,社会主义必须强调和实行权利的平等。二是权利平等也是共同富裕的保证。共同富裕是以权利平等这一伦理思想作保障和依据的。倘若一个社会的弱势群体缺乏生存权、健康权、教育权等基本权利,那么该群体的权益就不可能得到有效保障,更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可能的结果是,在叠加效应的影响下,弱势群体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就会越来越小,社会分配状况日益恶化。权利平等这一伦理思想,为人们尤其是弱势群体积极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为在经济上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富裕提供了思想基础。
保护精神自由
马克思预言,在未来的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随着人的自由时间不断增加,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
马克思的自由思想是其整个伦理思想的精华所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人就是人的最高本质”。也就是说,人不能像动物那样仅仅满足物质欲望,人还应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这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精神自由不仅是人的价值的集中体现,而且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回顾近现代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对精神自由的保护,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正是鼓励了思想解放和精神自由,才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空前繁荣与进步。而在未来,也是要靠人的精神自由以及建立在其上的创造、创新等活动,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繁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必须依靠人的精神自由来促进。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恪守马克思保护精神自由的伦理思想,并将“自由”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创新、创造活动全面持续开展,社会不断进步和持续繁荣的重要保障和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
上一篇:世界著名景观小品(有哪些景观小品)
下一篇:清冷受灌满哭求饶不了
最近更新科技资讯
- 22年过去了,《透明人》依然是尺度最大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伦理问题
- 不吹不黑,五阿哥版的《嫌疑人》能过及格线
- 论Lacan心理公众号的“双标”特质
- 猎罪图鉴:犯罪实录 女性伦理
- 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是谁,清朝入关后有几位皇帝?
- 描写露台的优美句子
- 谭德晶:论迎春悲剧的叙事艺术
- 中秋节的好词好句
- 《三夫》:一女侍三夫,尺度最大的华语片要来了
- 赛博朋克的未来,在这里
- 文件1091/721/2A:反概念武器实体的一封信件
- 尤战生:哥伦比亚大学点点滴滴
- 韩国最具独特魅力的男演员(安在旭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乃至造句
- 请保护好我们的医生,他们太难了
- GCLL06-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以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大坍塌事故为例
- 黄金宝典: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必背篇
- 【我心中的孔子】伟大的孔子 思想的泰山
- CAMKII-δ9拮抗剂及其用途
- 选粹 | 郑玉双:法教义学如何应对科技挑战?——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
- 苍井空37岁宛若少女,携子送祝福遭热讽,下架所有视频母爱无私
- 日韩新加坡怎么对待影视剧中的裸露镜头
- 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词
- 土豪家的美女摸乳师——关于电影《美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