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近视手术专家王奇峰:为患者的“光明”不断挑战自我!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7-04
手机版

  王奇峰

  临床、科研、教学,一位眼科医生的事业围绕着这三个关键词缓缓展开,在屈光手术领域的这十多年,他给自己立下了三个目标:高要求、高标准、零失误,完成近视手术万余例、助万千患者摘下眼镜后,他依旧保持着最初的那份责任心,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尊敬。他就是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屈光专科副主任医师——王奇峰,一位帮助年轻人冲破视觉阴霾的“追光者”。

  “人类获取外界的信息有80%来自眼睛”,谈到自己为何选择眼科医生这项专业时,王奇峰总会自豪地提起这句话。之所以想成为一名眼科医生,不仅是因为眼部手术本身难度高、要求高,更是因为可以给患者带去不一样的视觉体验,甚至是重返光明。而谈及自己为何会选择成为一名屈光科医生,王奇峰则笑称:“屈光医生面对的是年轻而美丽的群体,我向往年轻,喜欢美丽,所以就成为屈光医生了。”

  同事眼中的王奇峰,身上有一股“狠劲”——很多在别的医生看来风险很高甚至不愿意做的手术,只要他觉得对患者有好处,他都愿意去尝试“不可能”。对此,王奇峰认为,所有的医疗行为,都是实践经验的积累。

  “《卖油翁》中的一句‘无他,唯手熟尔’至今记忆犹新。还有就是担当,不推脱,不计较个人得失,尽可能解决患者需求。”王奇峰对此这样解释。

  凭着这股子“钻劲”,王奇峰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

  今年4月,王奇峰接诊过这样一位患者——一位鏖战公务员的小姑娘,好不容易笔试面试都顺利通关,但是警察系统对视力的硬性要求,成了她实现梦想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卡。要想顺利进入体制内,要想鲤鱼跃龙门,视力是硬杠杠,而且体检迫在眉睫,容不得半点商量的余地。

  近视不可怕,手术很安全,可是,双眼超高度近视,第二天一早的视力需要4.8,可不是闹着玩的。王奇峰清楚地知道,想要实现这个“高难度”,不但需要医生娴熟的手术经验,还要患者镇定的手术配合,更需要主刀挑战强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加在一起,对屈光医生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我们已经被好几家医院拒绝了,这里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患者期待的眼神,再次激起了王奇峰骨子里的“狠劲”。

  这次的近视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关乎前途,我必须全力以赴!王奇峰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通过术前检查数据,考虑到小姑娘近视度数高,角膜薄,以及武汉爱尔晶体备库正好有和小姑娘度数匹配的晶体,王奇峰当即为小姑娘制定了最佳手术方案——一天之内为其双眼行ICL晶体植入术。量眼顺利植入晶体后2小时,小姑娘的裸眼视力已经达到4.8。“太感谢你们了,让我顺利圆梦!”再次来院复查时,小姑娘告诉王奇峰,体测时,她的双眼视力均以5.1顺利通过。

  “助人以一臂之力,得以成人之美,也是一个医生的最大的成就感。”王奇峰说道。“当然,医生也只是普通人,不是‘神’。”王奇峰补充。“通过近视手术可以让人们摆脱眼镜的束缚,但并不能让视力“一飞冲天”,有些先天视力差或者因为弱视等问题造成视力不可挽回的人们,幻想通过近视手术达到1.0甚至1.5的视力,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行医路上,王奇峰对自己十分“苛求”,他认为,苛刻的要求是个人进步的动力。近视手术是一项特殊的治疗方式,因为近视既是病也不是病,不同于白内障青光眼等其他眼科常见病,近视治疗是在相对正常的眼睛上手术,对医生技术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任何一处手法的偏移都可能导致不良后果。每年眼科医院有一半的患者摘镜原因是军校、警校、运动员、特殊职业等相关选拔,都对眼睛度数有所要求,尤其现在国家重视国防事业,大量征兵,越来越多的国家栋梁选择近视矫正,近视治疗便逐渐成为了硬需求。

  一边是高需求、一边是高要求,面对这样严苛的手术治疗,王奇峰给自己树立了两个规定并以身作则:第一要有责任心,不保证百分之百的患者都能治好,但要对每一个患者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对每一项检查和每一台手术,都追求细节上的完美;第二要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选择怎样的术式,不是看医生“方便”,更不是看医院“盈利”,而是以患者的实际条件,为其选择最合适的“个性化”手术订制。除此之外,近视手术也不能一味追求高效果,还要保护患者的安全。高度数的患者往往无法恢复到很高的视力水平,手术前的检查阶段要跟患者及其家属做充分的沟通,既要让患者享受不用佩戴眼镜的便利生活,还要兼顾安全性,医生的术前评估和方案制定就是为保证二者的平衡作努力。

  清浊自甚,神灵明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是王奇峰的人生信条。在追光的路上,王奇峰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步伐。“毕竟,带着患者走向光明是一件多酷的事儿啊!”王奇峰笑道。

上一篇:蔡徐坤回应网络传闻:谈过,睡过,怀过,打胎过,未强制,不违法
下一篇:二中荐读 | @师生家长,暑期将至,这份安全提示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