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课文《童年的发现》中,“我”对于“胎儿发育再现进化过程”的发现是否有相应
《童年的发现》全文可见于童年的发现_百度百科 (baidu.com)。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作者童年有趣的思考,后来被老师误会罚站,点出了主旨“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体现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现在我们不从语文的角度去分析这篇文章想说明的道理,聚焦一下作者的“发现”,我在小时候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就感觉到很疑惑,我觉得他的发现不符合逻辑,没有实验支撑,怎么能自称是“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呢?
随着文章的描写,作者有几个发现: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天赋,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翔。" 作者从他的朋友和他的经历中,试图不完全归纳,所有儿童晚上睡觉都要经历飞行的梦境。请问是否有社会学调查证明这一点?文中的老师对儿童的飞行梦境做出了理论解释:(1)晚上细胞不活跃,可以生长繁殖。(2)细胞生长繁殖的时候,人的意识会梦见自己在飞行,因为进化论中人的先祖包括了鸟。请问这两个理论是否有生物学的研究作为支撑?尤其是第二点,“因为”这一句推理完全没有因果关系,人是由鸟进化过来的,和儿童会梦见自己飞行有什么关系呢?“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作者从上文老师随便提到的九种人类先祖生物进行归纳,试图提出“1个月变化一次”的理论来解释怀胎的时间,但是这个理论只是一个猜想或者解释,这个理论只能粗暴的解释9个月,不能解释怀胎过程的其他现象,没有做进一步的验证实验。用机器学习的属于来说,这可能就是过拟合的一个模型。最后一个发现是在文中的中学课堂上,“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作者认为自己的儿时的猜想得到证实,开心地笑了。我尝试搜索了一下“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这个观点,但是我没找到有关的资料。我专业不是学生物的,暂时又没法搜到有关文献,所以不太清楚这个观点达尔文有没有提出过,具体来说这个观点在现代生物学中有没有得到证实或者证伪,所以把这个问题提到知乎上。
小学语文课文《童年的发现》展示了一些过时理论和十九世纪学术造假。近年来,不少人注意到这些问题。
课文里的“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天赋,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翔”是以偏概全的。社会学调查不支持“所有儿童晚上睡觉都会经历飞行的梦境”。
无论是否成年,飞行是最常见的梦境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坐过飞机的人梦里[1]。按课文里的逻辑,成年人也在长身体呢。仍然有人的梦境无图像或基本静态。很多人并不能有效记住梦的内容。先天盲人也会做梦,但他们的梦里的“图像”多为光幻视的类似物。在 4 到 5 岁前失明的人经常自我报告梦境无图[2]。课文里对这种梦给出的伪科学解释[3]是可笑的:
儿童的细胞分裂、身体生长并不只在夜间或睡眠时进行。通常,儿童在夜间分泌的生长激素更多,但这不等同于“儿童只在夜间生长”。生长激素水平在白天并不会归零。单纯的睡眠不足很少导致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童年时期暂时的睡眠不足不会影响成年身高[4]。一项研究发现羊羔骨骼伸长的约 90% 发生在骺板不受压时,无论个体是否清醒[5]。人的生长痛似乎也反映了类似的非连续生长模式。人的先祖不包括鸟。人和鸟的共同祖先不能飞行。不限于鸟,现代的猴子、鱼、草履虫等也不是人的祖先。它们和人的共同祖先跟它们的形态、结构有重大差异。不限于此,没有证据显示人的细胞能将“远古祖先的记忆”编制成生动的梦境。提问者总结课文时将“细胞不活跃”和“生长繁殖”连起来,让人忍俊不禁。译者似乎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提问者还引入了新的偏差:
题目里“人的意识会梦见自己在飞行”的说法暗示梦是意识产生的或至少经历的,其实人做梦时脑区间互联的程度经常不足以支持意识。课文里的“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在字面上是“小学生的猜想”、并未声称其给出的估计是精确的,实际上这可能引入了原作者日后学到的东西——人的记忆经常是不准确的,也不排除原作者为增加“教育意义”而进行了他认为是“善意”的创作。译文丢弃了原文里表示假设的词语、将主视角角色字面上假设的“一百万年”改成“很长时间”[6],比原文更不严谨。
课文里的“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反映了十九世纪学术造假“胚胎重演论”。达尔文可没相信过这玩意。
1866 年,海克尔的《形态学大纲》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达尔文进化论教科书,但这里面给人强烈印象的“复演说”缺乏真实证据,还有“高等人与低等人之间的差别,比低等人与高级动物之间的差别要大”这样在今天看来属于“事故”的论断。海克尔为支持“复演说”故意错误描述生物的特征,将人类胚胎、鸡胚等画得严重失真。他还不恰当地扩大“用进废退”的应用范围来生搬硬套。个体发育不是演化过程的重现,不是细胞的演化造成的。比起发育,癌症更接近细胞演化的产物。十九世纪的人不知道这些,但形态学就能对其进行反驳。英国胚胎学家亚当·塞奇威克从 1890 年代中期就开始反对“复演说”,他注意到这一“规律”的例外情况越来越多,而且不需要这“规律”就能重新解释旧的结果。1922 年,沃尔特·加斯坦对进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复杂的分析。1977 年,古尔德在《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中花了大量篇幅解决“复演说”的残留影响。这体现了模因的传播与变异,你可以从中看出作者上学时苏联生物学的混乱——可以搜索一下“李森科”。
此外,题目引用的百度百科对作者的介绍也错得离谱:
百度百科说作者生于 1828 年、卒于 1903 年。那么,作者上学的时间远早于达尔文 1859 年发表《物种起源》,作者死的时候苏联还没建立,谈什么“苏联儿童文学作家”?这里面混入了好几个不同的人的事迹Bilibili 用户 waystudy 发现实际上的作者瓦西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费奥多罗夫[7]生于 1918 年,卒于 1984 年[8]。
https://stihi.ru/avtor/marevka你可以用现代机翻工具看看《童年的发现》原文《达尔文定律》[9]。
最近更新科技资讯
- 22年过去了,《透明人》依然是尺度最大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伦理问题
- 不吹不黑,五阿哥版的《嫌疑人》能过及格线
- 论Lacan心理公众号的“双标”特质
- 猎罪图鉴:犯罪实录 女性伦理
- 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是谁,清朝入关后有几位皇帝?
- 描写露台的优美句子
- 谭德晶:论迎春悲剧的叙事艺术
- 中秋节的好词好句
- 《三夫》:一女侍三夫,尺度最大的华语片要来了
- 赛博朋克的未来,在这里
- 文件1091/721/2A:反概念武器实体的一封信件
- 尤战生:哥伦比亚大学点点滴滴
- 韩国最具独特魅力的男演员(安在旭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乃至造句
- 请保护好我们的医生,他们太难了
- GCLL06-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以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大坍塌事故为例
- 黄金宝典: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必背篇
- 【我心中的孔子】伟大的孔子 思想的泰山
- CAMKII-δ9拮抗剂及其用途
- 选粹 | 郑玉双:法教义学如何应对科技挑战?——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
- 苍井空37岁宛若少女,携子送祝福遭热讽,下架所有视频母爱无私
- 日韩新加坡怎么对待影视剧中的裸露镜头
- 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词
- 土豪家的美女摸乳师——关于电影《美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