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动画》|2023年第2期“多元视角”栏目概要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7-01
手机版

  原标题:《当代动画》|2023年第2期“多元视角”栏目概要

  多元视角

  

  作者:鲁薇 张净雨 等

  责任编辑:向竹

  版权:《当代电影》杂志社

  来源:《当代动画》2023年第2期

  时间循环动画考察:

  非线性的逃逸或是元叙事的落网

  

  鲁薇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张净雨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

  提要:时间循环故事作为非线性叙事的一种,经常被视为后现代时间观的体现。日本动画中的时间循环故事数量较为丰富,且延续相似的惯例,可以看作一种类型。那么,日本关于时间循环的动画是否真的体现了后现代相对于现代的断裂,呈现出崭新的时间观念?通过对日本动画中积极的时间循环和消极的时间循环这两种循环结构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日本时间循环动画仍然遵循明确的现代价值取向,以线性时间观作为结构故事的基础。但另一方面,时间循环故事中存在的裂隙,却也为读者的小叙事提供了合法的生存空间。

  关键词:日本动画 时间循环 非线性叙事 现代性

  详见《当代动画》2023年第2期第106页

  城市在中国动画电影中的形象塑造与存在意义

  

  郑泽坤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提要:城市在动画电影中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动画电影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再现、重塑或虚构一座城市,使其成为一部动画电影中的重要内容载体。在中国动画电影中,城市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真实城市的复刻,二是虚拟的城市。这两种形式的城市作用殊途同归,共同为电影叙事赋能。甄别、爬梳中国动画电影的城市形象与存在的逻辑意义,可以进一步补充中国动画电影理论。

  关键词:动画电影 城市 场景 空间 形象

  详见《当代动画》2023年第2期第113页

  从孤存符号到开放文本

  ——原住民动画的跨文化传播启示

  

  胡水叮咚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佟婷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

  提要:原住民动画面临着“文化入侵”的危机,因其民族性与孤存性特征,曾一度遭受主流文化审美的偏见与误读。在文化伦理视域下,原住民动画植根于原始的、朴素的原住民文化语境,能更客观、全面、深入地书写民族文化要素。虽然原住民文化具有孤存性,但原住民动画的文本特征不是封闭的,而指向开放的跨文化交流。原住民动-画文本符号具有两种不同的跨文化编码形式,其中某些作品的编码不以大众审美偏好为导向,而强调文本内容的朴素性与独特性,从而丰富了动画的表现形式与叙事体系,避免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产品的趋同。大众传播效果并非衡量文化价值的唯一砝码,文化伦理学揭示了原住民动画跨文化传播的自发需求,肯定了此类文化产品关于全球文化多样性的社会人文意义。

  关键词:原住民动画 跨文化传播 文化伦理 编码活动

  详见《当代动画》2023年第2期第119页

  一起@未来:交叉学科视域下的动画体系建构

  ——2022第七届中国动画学年会综述

  

  李姝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副教授

  

  张娟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教授

  连续七年成功举办的中国动画学年会,已成为连接中国动画学界和业界沟通的重要平台和学术品牌。回溯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我们坚信:中国动画能肩负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中国动画学派”能助力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中国新一代动画人能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世界舞台跑出我们的加速度,展现泱泱中华文明华夏。期待第八届中国动画学年会再见!

  详见《当代动画》2023年第2期第125页

  

  责任编辑:

上一篇:原创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长相出众,却被当作安史之乱的根源
下一篇:古代活人陪葬,人进去以后能在墓穴中活多久?真实情况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