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台湾版「黑镜」,两集就吹爆!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6-26
手机版

  原标题:台湾版「黑镜」,两集就吹爆!

  最近,台湾推出了一部以教育为主题的剧,全面展现了中国式亲子关系,活生生把亲子关系拍成了细思极恐的惊悚片,然而仔细想想,却又觉得每一个故事的主角都是我们自己。

  虽然题材更加狭窄,剧情设计中也有不少bug,但总体来看,观感和看《黑镜》别无二致,都是挺恐怖但又反映着现实的故事,是每一天每一秒都切切实实发生的事。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这部剧从名字到海报,都像个关于亲子鉴定的大型伦理现场,但是实际上,这里绝不讨论血缘,所有的孩子都是亲生的,父母也确实很爱他们,爱到望子成龙,然而缺乏理解的爱却是不能承受之重。

  现在这些血淋漓的故事被拍成了剧,并且赢得了很不错的口碑。

  不过这并不影响这部剧的经典。

  而这五个故事,一个比一个让人心惊。

  篇幅有限,只简短讲两个。

  其中一个故事是《妈妈的遥控器》。

  正在读国中三年级的小伟和刚刚离异的母亲一起生活,他的母亲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父母离婚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他们离婚后,母亲的注意力更是都集中到了小伟身上,望子成龙。

  然而小伟却不是能满足母亲意愿的好孩子,他叛逆、调皮,还成绩不好,不务正业地喜欢画画,还和不怎么样的朋友混在一起。

  这对一个准备为小伟的未来负全责的妈妈来说,简直是灾难。

  而妈妈对他的期待也成了枷锁,小伟成绩不好,妈妈就不允许他和朋友去参加毕业旅行,于是他伪造了成绩单,结果被妈妈识破了。

  但是很意外,妈妈并没有说什么,然而怪事发生了,小伟的生活卡在了这一天,反反复复。

  每一天,所有的事都会重来一遍,一模一样。

  到了第三天,他再一次把伪造的成绩单交给妈妈时,妈妈突然说:“我已经给了你三次机会了。你再不修正错误,就会一直卡在这一天。”

  原来妈妈手里有个遥控器,可以控制小伟人生的进度条,想怎么调就怎么调。

  人生可以不停地重来,反复地修正,那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事啊!

  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个遥控器在妈妈手里,而不是小伟手里,也就是说,所谓“完美人生”,只是母亲要的完美。

  母亲的完美是什么?

  是不停上一个补习班,直到完全学会;是每天都要吃不喜欢的苦瓜,忆苦思甜;是必须要穿妈妈选定的衣服……

  遥控器在手,妈妈的控制欲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小伟逐渐变成了个会喘气的傀儡。

  在这时候,小伟遇到了他的初恋——一个自由自在的小姑娘小岚。

  小岚和他完全不一样,她妈妈是画家,她爸爸是音乐家,她和父母一样,有着自由不羁的灵魂。

  她小小年纪就染了一头黄毛,每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些事都是小伟不敢奢求的。

  小伟很快就爱上了这样的小岚。

  然而小岚却不受小伟母亲的喜欢,这个孩子实在是太不乖太不好管了。

  于是,她阻止两人交往。

  他们没有如期相遇,小岚不认识小伟了。

  小伟绝望了,他感觉自己就像被困在涨潮的海滩上,半个身子淹没在海水里,等着被海水慢慢吞没。

  他想到了逃避。

  死亡是最好的逃避方式。

  割腕、跳楼、触电,所有方式……

  然而很可惜,他一次又一次地被遥控器救了回来。

  最终,他认命了,遵从母亲的每一个要求,活成了母亲心目中的完美人的样子。

  然而,他始终不快乐。

  而且,即便他完美了,也还是挣脱不开母亲的束缚。

  他有女朋友,却也只能按照母亲的要求去相亲,母亲总有这样那样对他不满意,希望他重来的地方。

  一次争吵中,早已成年的小伟想要夺回自己人生的遥控器,争执过程中,他被货车撞死了。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按下遥控器,一个活蹦乱跳的儿子又出现了……

  另一个故事是《猫的孩子》。

  这次父母没有超能力,而孩子有。

  这个故事的设定是:如果看到了蓝色的月亮,就可以进入平行世界,在平行世界里按照要求做一些毫不相干的事,就能在现实世界满足一个愿望。比如说,在平行世界里杀一只猫,就可以在现实世界考第一名。

  听起来感觉还挺划算的哈?

  但是大家都知道,坏的开头一般都从微小的事开始,很少有人天生就大奸大恶。

  阿衍就是个急需要这种超能力的人。

  他身为一个学渣,却生活在一个人人都是大学霸的家庭里,家里随便捞出一个人就是名校毕业,不仅如此,大家的脑子可能都被鸡血灌满了,整体状态都很诡异。

  比如说,聚会的时候相互鼓励,相互打鸡血,什么“爱的冲天炮”之类的。

  在这种环境中,阿衍显得格格不入。

  他的家庭是丧父式教育,做全职太太的母亲全权负责他的教育,所以孩子成绩不好,就是KPI不合格,母亲就会被骂得狗血喷头,甚至诉诸于暴力。

  家暴,是因为妈妈没把阿衍教育好。

  婚外情,是因为妈妈没把阿衍教育好,让丈夫没面子。

  似乎妈妈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阿衍。

  阿衍的压力特别大。

  这种情况下,别说是杀猫了,让他杀人他可能都会去做。

  所以蓝色月亮来的那一天,他毫不犹豫地把手边的小猫咪杀死了。

  他把猫咪尸体埋在杜鹃花的花盆里,在结果还没来临之前,他就已经感觉到了畅快。

  而后,他真的得了第一名。

  于是在爷爷的葬礼上,一家人为他庆祝,只是庆祝的方式,怎么看着都有点癫狂。

  阿衍迷上了这种方式,也离不开这种方式。

  再后来,他精神出了问题,总是听到猫叫,还看到了幻象。

  然后,警察发现了他的所作所为。

  他自残,但母亲并不能理解他,母子俩从争吵演变成斗殴……

  这些话,这些故事,我们在生活中也时常听到吧——

  “我都是为了你好。”

  “你这样才是对的。”

  “你怎样怎样,妈妈/爸爸就死而无憾了。”

  “你这个男/女朋友不行,分了。”

  好像孩子天生就是缺灵魂短智慧,好几十了也辨不清是非的傀儡人。

  社会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三十几岁的朱雨辰,找女朋友还不能自己做主,每天吃什么喝什么都要妈妈决定。

  一旦有什么不想吃,朱妈妈倒是没有遥控器,不过也是以爱之名强加给他控制:妈妈为了做这个菜手都受伤了,就是为了你好巴拉巴拉……

  《少年说》里,一个孩子在天台喊话,喊的不是对谁表白,而是:“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了。”

  多么简单的诉求,不想吃就不吃了呗。

  言外之意,你个小屁孩知道个屁,吼完了回去接着给我吃。

  中国式亲子教育一直存在无法平等沟通的问题。

  即便是在这样的节目上,亲子之间的沟通也是无效的,因为一个是掌控者,一个只能是服从者。这种服从,大到考学选职找对象,小到每天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从明星到普通人,从几岁的幼童到几十岁的中年人,似乎作为孩子,人就不能称为有独立有思想的人。

  都2018年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那一套还是算了吧,孝可以,顺就免了吧,毕竟孩子首先得是个人,然后才是你的孩子。

  责任编辑:

上一篇:“夏天一碗汤,不用医生帮”,建议多喝5道汤,清热解暑,强免疫
下一篇:原创《楚门的世界》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