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她,真正的电影女王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6-24
手机版

  原标题:她,真正的电影女王

  她的照片都太好看了吧!

  上世纪50年代,法国刚刚从战争阴云中走出来,电影新浪潮(TheFrenchNewWave)也从那时开始,不断发展并掀起了世界性的轩然大波。

  说起新浪潮,或许我们率先想起的是戈达尔,特吕弗,夏布洛尔等一连串电影大师的名字,又或许是各种反主流、反传统的电影理论和实践。

  在这场大师辈出、名作沛然莫御的电影革命的浪潮中,我们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留着娃娃头,穿着波点衣,脸上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她在一众男性电影人占主流的剪影中显得格外起眼,机灵可爱又不那么严肃。

  她就是被誉为“新浪潮之母”的法国电影导演阿涅斯·瓦尔达(AgnèsVarda)。

  大家知道阿涅斯·瓦尔达曾是一代女王吗?她是电影女王、生活女王!——Gush

  阿涅斯·瓦尔达出生于1928年的比利时,二战时岁父母避难到法国赛特,战后在巴黎攻读文学、心理学学位,并经过短暂学习考取了职业摄影师资格证,成为一名静物摄影师。

  当瓦尔达拿起摄影机,拍出她的成名作《短角情事》时,她此前的25年人生看过的电影加起来也不超过10部,甚至她几乎是新浪潮电影导演中唯一没有上过任何电影学校的人。

  这部形式感极强的影片被公认为是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开山之作,它影响了戈达尔、阿伦·雷奈等新浪潮电影导演的创作与拍摄。

  而作为新浪潮电影人中唯一的女性导演,对女性的社会处境和心理情绪的思考是瓦尔达电影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瓦尔达于1962年拍摄出了可谓旷世之作的《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这部电影中,瓦尔达讲述了一名金发碧眼的女歌手克莱奥,因怀疑自己罹患癌症而几近崩溃,在短暂又漫长的等待检查结果的2小时内,克莱奥经历了从他人观看客体的庸碌无力,到有勇气摘下假发墨镜面对真实自我的内心变化。

  克莱奥一直被当做一个玩具,被人们的目光所定义。当她摘掉假发、脱掉华丽的以上,她才看到别人的存在,开始结交朋友,开始分享。——阿涅斯·瓦尔达

  1990年雅克·德米逝世,瓦尔达拍摄了《南特的雅克》以追悼亡夫,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对电影形式的新探索。

  步入新世纪后,瓦尔达又在装置艺术领域找到了新灵感。

  2005年她做了一个录像装置,是关于海岛上的14位寡妇,对应14位坐在椅子上的陌生人戴着耳机听她们讲述丈夫去世后的日常生活......

  第90届奥斯卡将终身成就奖颁给了这位法国女导演。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脸庞,村庄》。在影片中,瓦尔达和与自己相差55岁的法国街头艺术家JR一同探索了生活。

  他们在村庄里追寻过去,在脸庞中找寻自我。他们给孤单的人带来了温暖,给失落的人带来了自信,给迷茫的人带来了希望。

  而这都是艺术的力量。

  这位有着希腊和法国血统的女性一生都保持着一种轻松、朴素又不失幽默的气质。

  她涉猎领域颇多,才华横溢,既是摄影师,电影导演,当代艺术家,也是坚定的女性主义者和环保主义者。

  她创作力旺盛却丝毫不显野心勃勃,她一生思考战争、思考婚姻,思考家庭和社会中的女性处境,思考消费文化,思考爱与生死,但却能够在年过九旬依然可爱如猫一般。

  正如她自己所说:

  在这样一个充满嘈杂和冲突的世界里,仍然能以愉悦的心情表达自己,这是一种奇特的经历。到处都有人在打仗,到处都有苦难、叛乱和自然灾难。然而,我们还是需要文化与艺术。全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都在创作一种看法不同、呼吸不同的空间。艺术是风,我们需要它四处吹送。

  无论你是否喜欢法国电影,或者你只是想尝试一下,阿涅斯·瓦尔达的电影都非常值得一看。

  不只是因为她如今鲐背之年仍在拍电影,而是她对电影的活力和她的精神,都是平常人所不能及的。

  顶着六十年如一日的娃娃头,她在世界各地捕捉关于爱情、生死和记忆的瞬间。

  她是历史最心悦诚服的敬仰者,也是视觉艺术最虔诚的实践者。

  作为艺术家,她一直用作品表达着自己钟爱的艺术主题:

  行动与停滞、电影与摄影、瞬间与永恒。

  而在时空交错中,她驻足凝视,又匆匆启程,行止之间,一不留神,就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阿涅斯·瓦尔达,真正的电影女王、生活女王!

  责任编辑:

上一篇:艳压杨紫,怒怼张翰,昔日北电校花火上热搜:被骂了7年的她,要洗白了?
下一篇:《种地吧》下期精彩:黄渤王迅现身助力 李耕耘王一珩吃辣“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