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嫁入潘家,三个月后守寡,为保护文物,终生未改嫁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6-19
手机版

  1925年,病重的苏州富豪潘祖年,把寡居的孙媳叫来,说:这两年寡居让你受苦了,可是老身还要厚着脸皮求你答应我一件事。孙媳恭敬地说:“爷爷,您说啥我都答应!”。

  

  潘家在晚清时期,是苏州城里显赫豪门,先祖是清朝的大学士潘世恩。潘世恩的孙子潘祖荫,在咸丰二年高中探花,掌管南书房40多年。

  在光绪年间做到工部尚书,成为了二品大员,而潘祖荫为人相当的正直,在朝廷上结交了不少好友,其中就有左宗棠。

  有一次,左宗棠被同朝大臣恶意中伤,这些大臣还到皇上面前诬告他,希望皇上治他罪。而皇上也是相信了这些谗言。

  就在左宗棠要被治罪的时候,潘祖荫出面做担保说这其中必有误会,希望皇上从新调查此事,皇上最终被潘祖荫说服重新调查了此事,才发现左宗棠是被陷害的,因此左宗棠被无罪释放了。

  左宗棠为了表示对潘祖荫的感激之情,便把十分喜爱的大盂鼎送给了潘祖荫。后来,潘祖荫又从商贩手中买下了大克鼎,于是潘家就同时拥有了两大青铜器。

  大克鼎和大盂鼎,都是西周时期非常珍贵的青铜文物。其中,大盂鼎铸造于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康王在位时,作为目前可发现的西周最大的青铜器之一,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

  大克鼎铸造于公元前10世纪末周孝王在位时,它高93.1厘米,口径为75.6厘米。重201.4千克。大克鼎的纹饰更加丰富且更具动感。

  

  潘家在当时虽然是显赫一时的豪门,但可惜的是,潘家香火不旺,潘祖荫和潘祖年兄弟俩先后有过几个儿子,可是不知为何,儿子们都相继夭折,不得已只能过继堂兄孙子潘承镜继承家业。

  谁知,潘承镜在新婚三个月,就突然病故了,没有留下子嗣。导致刚进潘家的孙媳妇成了孤家寡人,这位孙媳妇就是潘达于。

  潘达于本不姓潘,是因为爷爷潘祖年见孙媳妇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性格坚强刚毅。于是他力排众议,让这位孙媳妇做当家人,在挣得孙媳妇的同意后改姓潘,并取名叫潘达于。

  一年后,病重的潘祖年支开了旁人,把孙媳叫来单独见自己,说:这两年寡居让你受苦了,可是老身还要厚着脸皮求你答应我一件事。”孙媳恭敬地说:“爷爷,您说啥我都答应!”。

  潘祖年说:“孩子,潘家的收藏品中,以大盂鼎和大克鼎最为珍贵,这两件宝鼎是潘家的传家宝,所以无论发生任何事,都不能变卖,更不能让它落入外人之手。”

  看着潘祖年的恳求的眼神,潘达于坚定地告诉他:“爷爷,请放心,我一定守护好两个宝鼎!”

  得到保证后的潘祖年放心的走了,然而潘达于一介女子,再加上她不是真正的潘家人,所以有不少人觊觎潘家收藏的文物,尤其是大孟鼎和大克鼎。

  这时清朝不少权臣对潘达于百般纠缠,潘达于就告诉他们,文物都被潘祖年送人了。而美国一个收藏家,他愿意出数斤黄金和美国一栋别墅作为交换,潘达于也拒绝了。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了,潘达于为了守护文物,她就找木匠做了两个大木箱,将两个鼎放在一个木箱里,另一个木箱放着其他的收藏品,然后在空房间里挖了一个一人深的坑,再将木箱整体埋在里边,再将地面恢复原样。

  

  为了不被发现,她把砖块放的都与以前一模一样,把多出来的土,都放到了花坛里种花。这些做好后日军果然来到潘家搜查文物,只是什么也没搜到。

  日军于是抓了潘家的人来问,还好潘家的人都很正直,大家都说没有文物。

  日军见问不到想要的结果,就把潘家弄得鸡飞狗跳,到处挖坑,怎奈也只找到一些金银首饰,最后只能愤愤离去。就这样文物被保存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潘达于就将这两件青铜鼎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这两个宝物也成了上海博物棺的镇馆之宝。此后她还陆续将不少宝物上交,献上了大量的文物,属实功不可没。

上一篇:品读
下一篇:华人神探李昌钰:80岁娶小18岁妻子,夫妻2人如今生活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