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访问:wap.265xx.com
手机访问:wap.265xx.com为什么会有总是渴望别人认可的心理呢?
生命之初,我们都是通过被别人认可来慢慢形成对自己的认可的,如果成长过程中这种来自别人的认可不足,那我们对自己的认可也会不足,就会不停地从外界继续寻找对自己的认可。当我们足够认可自己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迫切地需要外界的认可了,不过,外界的认可也许像氧气一样是我们一辈子都需要的。
渴望别人认可,是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自我认同,获得自信,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如何避免渴望别人认可的话,可以试着寻找自信,找到自己擅长的并且发扬光大,自信才能自强,当你的内心足够强大了,你就不必再需要他人来认可你了。
“渴望被别人认可”这是我们每个人作为人最本能的心理需求呀。问题在于这个渴望的度,有没有严重影响到你的行为,乃至人际关系造成困扰?
人是社会性动物。
话说“认同上瘾症”的根源
部分网友的评论:
“同款儿子,已经有了工作,但是对读博士执念太深,觉得这辈子不读博就没安全感,就不想活了。”
“和我家的完全一致,说的话钻的牛角尖都一致。也是第一第二名,高三不上了回家躺平。劝说后参加了高考,随便考了个二本去学校了。”
“同款孩子。想好好不起来,知行不合一,天天与自己战斗。”
一旦患上了“认同上瘾症”,对孩子的伤害的确很大,而且影响是持续性的、广泛的。在学校、在婚姻家庭、在职场、在社交场合,总会无意识地寻求认同,活得紧张、焦虑、痛苦、压抑,没法安然、放松、痛快地做自己。
“你这不是傻吗?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活给别人看?还让自己那么难受!”这样的道理对他们来说,是完全没用的。懂得了很多的人生道理,但照样过不好这一生的人太多太多了。包括我们自己。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接下来分析了“认同上瘾症”的根源,读到这一章节,我的心隐隐作痛,不禁愧疚万分。
“你一开始是怎么染上认同上瘾症的呢?我们只能推测这一祸根可能在你小时候和亲戚朋友交往时就已经埋下了。只要你不听话,你父母可能就会严厉地批评你。有时即使你并没犯什么大错,他们也会对你发火。你的父母可能会对你咆哮:你什么都做不好,你什么都学不会。”
“在你还小的时候,你很可能会视父母为神明。像大多数孩子一样,你可能会以为父母的话都是正确的。所以,当他们说你是废物,什么都学不会时,你会百分之百地相信,虽然这话会伤透了你的心。你当时太小了,你不会如此思考:父母是在夸大事实,是在以偏概全。你的感情还不成熟,你看不出来,爸爸那天只是累了,脾气不好。你没法判断他发火是他自己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就算你长大一点能批评父亲蛮不讲理也没用,你的背上很可能会挨上一巴掌,所以你很快就会泄气,以后就再也不敢试了。”
“怪不得你会有坏习惯——只要别人一反对你,你就会下意识地贬低自己。你从小就养成了这种习惯,这不是你的错。你长大了还保留着这个习惯,这也怪不得你。可是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有责任理性地考虑下这个问题,你更有责任采取明确的措施来克服这一弱点。”
“你只是害怕别人反对你,可为什么这种恐惧会让你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书里举了一个例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认同上瘾症”的根源:
约翰12岁时,他的弟弟夭折了。他无意中听到妈妈的痛哭: “现在,我再也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成年后的约翰回忆起这件事,仍然泪流满面: “这说明我没什么价值,弟弟比我重要多了,妈妈根本不爱我”。多年来,他总是拼命努力,想用自己的成就和事业来博取母亲的欢心,极度渴望母亲的认同。
约翰从内心里就不相信自己存在真正的价值,他觉得自己不如弟弟,甚至也不值得母亲爱。为了弥补失去的自尊,他总是想赢得别人的赞赏和认可。可是这一切,就好像在不断地吹一只破气球。因为总想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约翰常常情绪崩溃。
为什么孩提时期的伤害会无限放大,并影响一生呢?
就像用一根细铁链子锁住一只小象,开始它还会努力挣扎,试图挣脱。但发现徒劳无功后,它就放弃了努力。渐渐地铁链就成了它身体的一部分,让它习以为常,就好像水对于鱼一样。即便长成了强大到可以拔出大树的大象,但它却再也没有了挣脱铁链的勇气和信心,连想法也不会有了。
我回想起女儿从小表现出来的讨好型人格,讨好父母,讨好同学,讨好伙伴,放弃做自己的机会,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迁就旁人。当时我只是表达“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怒斥她没有骨气,却没看到原来她已经罹患上了““认同上瘾症”,小小年纪的她,没有安全感,没有价值感,只是在渴求别人的认同,希望在别人的认同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价值感和自尊感。可那分明只是在沙上建塔,摇摇欲坠。没有稳固和谐自我同一的孩子,心灵秩序混乱的孩子,就算远方的蝴蝶扇一扇翅膀,也会在内心引发惊涛骇浪,影响人生的重要决定。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父母简单粗暴的对待,因为疏于陪伴,因为没有意识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因为没有智慧帮助孩子和负面情绪和谐相处,因为习惯性地情绪化地表达,因为总在否定、指责,因为总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因为是你你不听话,你不够好,所以我才生气的,我才打你骂你的)......
想想那些伤人心的语言,怎么就忍心对一个小小的孩子说出口呢?当时女儿苍白的小脸,嚎啕大哭的表情,过后小心翼翼地讨好和妥协,当时良心怎么就不痛呢?说不定心里还为能省心省力地控制孩子而沾沾自喜呢。
现在我正在照顾七岁的小侄女,相同的情况我会告诉她: “姑姑现在累了(或者心情不好),想安静一下。是姑姑自己的原因,不是你的问题。你仍然是可爱的好宝宝!”是的,我时常提醒自己,我正在小孩子心中播洒种子,得保持足够的谨慎、爱、慈悲。
最近更新科技资讯
- 22年过去了,《透明人》依然是尺度最大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伦理问题
- 不吹不黑,五阿哥版的《嫌疑人》能过及格线
- 论Lacan心理公众号的“双标”特质
- 猎罪图鉴:犯罪实录 女性伦理
- 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是谁,清朝入关后有几位皇帝?
- 描写露台的优美句子
- 谭德晶:论迎春悲剧的叙事艺术
- 中秋节的好词好句
- 《三夫》:一女侍三夫,尺度最大的华语片要来了
- 赛博朋克的未来,在这里
- 文件1091/721/2A:反概念武器实体的一封信件
- 尤战生:哥伦比亚大学点点滴滴
- 韩国最具独特魅力的男演员(安在旭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乃至造句
- 请保护好我们的医生,他们太难了
- GCLL06-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以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大坍塌事故为例
- 黄金宝典: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必背篇
- 【我心中的孔子】伟大的孔子 思想的泰山
- CAMKII-δ9拮抗剂及其用途
- 选粹 | 郑玉双:法教义学如何应对科技挑战?——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
- 苍井空37岁宛若少女,携子送祝福遭热讽,下架所有视频母爱无私
- 日韩新加坡怎么对待影视剧中的裸露镜头
- 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词
- 土豪家的美女摸乳师——关于电影《美人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