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嫁给张大千,相伴25年为他生下8个孩子,40岁为何坚决离婚?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6-14
手机版

  曾有著名画家如此评价过张大千的作品:

  “大千人物,尤以仕女最为画道人赞赏,谓能大胆别创新意......他画的美人儿,少女是少女,少妇是少妇,而且少女美与少妇美都有很显然的区别。他对于女性观察的很精密,能用妙女拈花的笔法,曲曲传出女儿的心声,这一点是他的艺术微妙,也是他在女性上曾下了一番功夫的收获。”

  就连张大千自己也曾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的确,张大千一生风流,光是有名有份的妻子就娶了四任,其他的红颜知己更是不胜枚举。

  

  而这些女子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二太太黄凝素算的上一个。

  她十五岁就嫁给了张大千做妻子,之后,又为张大千整整生下了8个孩子,不仅如此,多年来,张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也是她忙前忙后的在操持。

  大家本以为她会是陪伴张大千度过余生的女子,然而,1947年,已经40岁的黄凝素却突然坚决要求离婚。

  面对张大千的挽留,她不为所动,执意离开。

  两人的爱恨纠缠无意成为了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对于两人最后分开的原因,一直也是众说纷坛。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两人的婚姻走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两人的爱情故事究竟是如何的呢?

  黄凝素嫁给张大千那年,她还是个不过只有十五岁的小姑娘。

  而张大千的情感道路却已历经了一波三折。

  

  年少时,张大千就对自己的表姐谢舜华十分倾心,在当时的他看来,谢舜华就是世上最温柔贤淑的女子,他渴望着有一天能够娶她为妻。

  等两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张大千便和父母坦露了自己的心声。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双方家长又怎么会看不出来两人的感情非同一般?他们早就默许了这门亲事。

  1916年,两人在亲人们的见证下,正式定下了亲事。

  定亲之后,两人你侬我侬,本就形影不离的两人更加的亲密无间。

  但天有不测风云。

  之后张大千因前往日本去学习织染技术,不得不暂别了表姐兼未婚妻谢舜华,临行前承诺,待他学成归来,便与她正式成婚。

  谁知,有时转身便是永别。

  1919年,张大千从日本学成而归,乘船行至上海,时值军阀混战,不得不滞留上海。

  结果,还不等返乡,家乡便传来谢舜华身染恶疾,最终因病去世的噩耗。

  得此消息,张大千心灰意冷。东渡日本求学的几百个日夜,张大千的精神支撑就是谢舜华,突然得知佳人已逝,张大千不免接受无能。

  痛不欲生的张大千最终决定不再返乡,而是直接来到上海松江禅定寺出了家。“大千”便是他的法号。

  

  但出家显然只是张大千逃避现实,发泄情感的一种方式,他六根不净,尘缘未了。

  张家人也是这样觉得,于是,让张家二哥极力劝其还俗。

  最终,张大千在出家三个月后,无奈还俗回家。

  回家之后,张大千奉父母之命,娶了妻子曾正蓉。

  曾正蓉虽然上的厅堂,下的厨房,是个典型的贤妻,但遗憾地是,两人成亲两年,曾正蓉也没能怀上一儿半女。

  所以,为了张家开枝散叶的“大业”,张大千又在父母的安排下,纳了黄凝素为妾。

  黄凝素

  十五岁的黄凝素明眸皓齿,笑靥如花,一颦一笑顾盼生辉,张大千从此再不说什么“画画需静心”。

  黄凝素的出身并不十分突出,父母都是普通人家,但她却是家中的独生女,因此从小便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养。让她学女红,也让她学她最喜爱的诗词歌赋、水墨丹青。

  生的漂亮又略懂画事,因此,虽然年仅15岁的黄凝素无法像曾正蓉那样对家庭事务面面俱到,但还是一进门就得到了张大千的偏爱。

  张氏家谱中这样记载:“善伺公意,甚得公欢。虽不善理家庭,而伺公书画,俾公点墨不遗。”

  要知道在黄凝素之前,张大千的书房是不允许其他人进的,而他却容许黄凝素随意出入,不仅让她随意出入,还十分享受在自己作画时,黄凝素守在一旁红袖添香的过程。

  张大千这时候的许多画作就是以黄凝素为原型创作的。

  

  如此琴瑟和鸣的两人,很快也孕育出了爱情的结晶。

  然而,就像张大千自己曾写过的诗那般:“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妇人。”张大千是真正风流的,是懂得女性的美的。

  所以,尽管黄凝素和张大千的婚后生活是甜蜜的,是浪漫的,是能够创造艺术的,但却依旧抵挡不住张大千命犯桃花。

  而两人的情感史也就这样不得不加上其他的角色去介绍。

  就在两人的感情还处于如胶似漆的时候,张大千就又遇到了红颜李秋君。

  只是,李秋君出身大家,是绝对不可能给此时已有了两房妻子、两个孩子的张大千做妾室的,所以尽管张大千觉得李秋君是与自己能够进行灵魂交流的挚友,也从没有想过逾越雷池半步。最终,只是三次下跪表示真心,并许诺与其“死后同穴”。

  除此之外,1927年,张大千还曾迷恋过韩国姑娘池春红,两人甚至还秘密定下情缘,尽管最终也是无疾而终,但却是一段红尘往事无疑。

  接着,就是三太太杨婉君了。

  

  1935年,张大千对十八岁的杨婉君一见倾心。

  然而,在那个三妻四妾的时代,本应为花心的丈夫生气、愤怒的黄凝素却做起了张大千和杨婉君的媒人。

  丈夫四处沾花惹草,黄凝素不气吗?

  当然气,并且作为正宗“川妹子”的她,甚至可能十分火大。但是,在那个三妻四妾的时代,她又不得不承认这是正常的,甚至就连自己也是妾室不是吗?

  所以,尽管自己生气,也只能平时“泼辣”一些,在丈夫纳妾这种“正事”上,她要表现出让他人赞许的“三从四德”。

  而这也是她为丈夫一胎胎生孩子的原因。

  再说了,张大千娶三房似乎理由也很充分。

  自己家大业大,子女众多,因此,大房和二太太平时忙于在家操持里外家务、抚养子女,而作为一个画家,平时工作需要游历在外,身边有一个人能够陪伴左右、照顾起居最好。

  

  对于这一点,曾正蓉、黄凝素在当时的思想影响下,只会觉得在理,甚至是能够或者说需要主动为丈夫去考虑的事情。

  因此,当张大千表示对杨婉君有所好感以后,曾正蓉、黄凝素两人反倒商量起来了,最终觉得杨婉君的条件通过了她们的审核,便决定替张大千将她娶进门。

  最终的事实确实如此,二房黄凝素做媒、大房曾正蓉主婚,让杨婉君成为了张大千的三姨太。

  而杨婉君进门之后,黄凝素和张大千的感情也意料之中的变的不似之前那般亲密了。

  很长一段时间,张大千都沉迷到甘肃敦煌临摹壁画,而陪在他身边的自然就是杨婉君。

  杨婉君年轻又漂亮,也是个懂得欣赏画作的,而黄凝素呢?在家一个接一个的生孩子,整整为张大千生了8个孩子,身材走样,温柔耗尽,只剩下满身的世俗。

  张大千虽然心中多有亏欠,但对着如此这般的黄凝素自然是喜欢不起来。

  而身处琐事之中,又不得丈夫宠爱的黄凝素,自然会经常感到烦闷无比,为了排解心中烦恼,她开始日日留恋牌场。

  她终日在麻将馆中和牌友们打牌,沉迷在那种简单、易得的虚妄快乐中。

  泡在麻将馆的时间长了,黄凝素认识了一位比自己年纪小许多的男子。

  刚开始,两人是纯粹的牌友关系,但一场场牌打下来,沟通了许多之后,两人的关系逐渐亲密了起来。

  与此同时,张大千也又有了新欢。

  她是一个比杨婉君还要年轻许多的姑娘,是张大千与黄凝素大女儿的好友。

  这个小姑娘名叫徐雯波,很是仰慕才华横溢的张大千。而英雄难过美人关,张大千对这个爱慕自己的年轻姑娘也是丝毫没有抵抗力。

  最终,张大千不顾众人阻拦,娶了这个比自己整整小了30岁的姑娘做自己的第四位夫人。

  

  作为枕边人,黄凝素相比外人更加清楚丈夫的风流,不然也不会为他和杨婉君做媒,但是这个自己女儿的闺蜜,她无论如何接受不了,她的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痛苦。

  同时,她也更加清楚,她的等待也是一种虚妄,丈夫所追求的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不论是容貌还是身躯。多少真心和等待都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于是,她决定了,离开丈夫。

  黄凝素和张大千提出了离婚,她决定拿上一笔分手费,和那个关系密切的消牌友去生活。

  张大千虽然知道黄凝素骨子里的性格是十分要强的,但离婚却是他没有料到的,他突然间也有万般悔恨和歉意,毕竟黄凝素为他整整生下了8个孩子。

  

  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所有的一切都成了徒劳。最终,两人离了婚。

  黄凝素执意与张大千离婚,细细想来,并不只是具体哪一件事情所造成的,而是各种事情积累起来而导致的。

  无论是张大千要娶四太太还是黄凝素要跟小男友远走高飞,都只不过是黄凝素最后决定放弃两人这段感情的一个契机,两人之间的感情裂痕,早就已经深深埋下。

  但黄凝素在找伴侣这件事上,眼光着实是差了点。她的小男友也并非什么良人,对她好的原因无非就是看中了她的钱财。

  想来也是,年纪轻轻就整日泡在麻将馆,不是想要投机取巧那是什么?

  所以,当小男友榨干黄凝素的分手费之后,就和她提出了分手,两人自此也分道扬镳。

  此后余生,黄凝素独自生活,好在儿女众多,生活的也并不算孤苦无依。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18岁的赵今麦,穿“jk”黑裙,捕捉午后阳光,尽显邻家少女姿态
下一篇:宠文:商界巨头霍总裁,觊觎娇妻十八年,只等她成年,娶回家娇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