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菲生气了》: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气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情绪疏导
菲菲生气了,后果很严重!看封面上这对瞪圆的小眼睛,飞起的辫子,紧锁的眉头就知道她有多生气了。
瞧着小表情,你们应该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吧!
如果孩子生气了你不知道怎么处理,那我建议你看看这本绘本,接纳孩子的情绪,需要一个过程。
也需要让孩子知道,生气就像高兴一样,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虽然大家都无法去完全掌控自我的过度情绪化,但是可以去了解它、看待它。
《菲菲生气了》是幼儿情绪管理绘本,它荣获1981年、1984年以及2000年凯迪克银奖,同时获得夏洛特.佐罗托夫金奖。
以下我将从菲菲的情绪变化、绘本中色彩与线条、家人对菲菲的情绪反应以及怎么引导孩子做好情绪管理这四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给家长们带来些许启发。
菲菲的情绪变化:
菲菲在客厅的地板上自顾自地玩着大猩猩玩偶,姐姐过来说:“该我玩了。”然后一把抓住了大猩猩。
菲菲和姐姐用力拉扯着玩偶,可是她力气不够,最终输给了姐姐。
这下菲菲生气了!
她踢打、尖叫,胸中填满了怒火,郁积的火气喷射出来,变成了火红的咆哮。
莫名的怒火上升,温度不断加热,熊熊大火仿佛要吞噬掉周遭的一切事物。
画面中,菲菲的嘴巴里喷出熊熊烈火,吓坏了想靠近的小花猫。布娃娃、台灯、玩具车……都飞起来了,桌子上的纸也一页页地散落在地上。
但她还是觉得受不了了,菲菲觉得自己就像一座要爆发的火山,她砰地一声摔门而出,一直跑啊跑啊,跑到了森林里。
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发泄过后的菲菲孤单地走着,耷拉着头。她来到老榉树下,爬了上去。
她坐在树上远眺,微风、大海、鸟儿地啁啾……让她感觉心情平静多了。
菲菲觉得舒服些了,她慢慢地爬下树,往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家后菲菲发现家里依然很温暖,爸爸、妈妈和姐姐都微笑地看着她,菲菲也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和大家问好。
一家人又聚在客厅的圆桌上,其乐融融地玩起了拼图。
而且,菲菲也不再生气了。
绘本中色彩、线条的变化:
简单的情节,二百七十多个字的对话和叙述,十八幅精彩的画面,完成了一个令人非常难忘的故事,为什么?
这本书最杰出的地方就在于,作者用色彩准确清晰地表现出了情绪这一抽象的内容。她用大片地明黄、粉红、鲜红、墨绿、深蓝、白色……营造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情绪氛围。
菲菲的外轮廓线随着她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着:黄色——生气前;红色——生气时;橙红色——趋于平静时;黄色——回到家时。
书中的画面都是用强烈的色彩和巨大的空间来完成的:全书第一个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是菲菲气极的脸部特写,火红的背景衬托着菲菲湛蓝的眼睛,菲菲不可抑制的怒气在巧妙的色彩对比之下表达的异常充分具体。
接下来,菲菲生气踢打时,比她大的多的红色身影也在夸张地扭动,使她踢打的效应扩大了几倍。
作者还巧妙地将象声词的运用与画面结合在一起,把菲菲怒吼时喷出的火红的“咆哮”描绘成喷发的火焰和岩浆,将周围的一切都抛到空中,之后,菲菲也愤然跑出家门。
进入自然的空间,菲菲的身影显得娇小而孤单,然而她的怒气却将周围的景物全都变成具有强烈视觉刺激的对比颜色。
刚冲出家门时,一切景物的轮廓线都变成火红色,菲菲的怒气势若燎原;当她在森林里漫无目的地行走的时候,树木的外轮廓都被描绘成了阴郁的紫色。
而当菲菲看到高大茂密的老榉树时,画面的颜色已经不那么强烈刺激了,变成了舒缓治愈的蓝紫色。
最令人感动的是菲菲面对着大海的那一幕:蓝色、平静、柔和、开阔……菲菲的心平静了下来。
爬上树之后,菲菲的勾线也慢慢变成了故事最初的橙红色。橙红色的轮廓线让菲菲在这样清凉惬意的背景中显得闪闪发亮,可爱动人。
在菲菲回家的路上,平静安详的绿色围绕着她。微笑着的菲菲走在充满大自然生机的树林里,她看到了远处的家是温馨的红色,此时,是那么的温暖明亮,令人向往。
色彩的变化使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由自主的走进菲菲的世界,感受菲菲的心情,也看到了菲菲的率性——注意到菲菲的袜子了么?
一只紫色的、一只绿色的,情绪波动大的孩子往往是纯真而又敢作敢为的。
其实作者并不是随意的让菲菲坐在大树上去看海的。
他可以让菲菲遇到大灰狼,可以走上陡壁的绝壁……然后被迫地、恐惧地回到自己的家。
但是作者没有这样处理,那样做带给孩子的心理暗示有可能会是负面的:对于孩子来说,当他们生气的时候是不是连宣泄的可能都没有呢?
作者给了小读者们一个更大更充满爱意的空间,他启用了人类心中最神秘、最亲切、最富有诗意的大海;
他是在用一种恬静的手法告诉孩子们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换个角度和环境,就可能改变你的看法和心情。
家人的反应:
当菲菲和姐姐争抢玩具的时候,妈妈只说了一句话:“菲菲,是该她玩了。”
妈妈没有指责谁训斥谁,也没有强行分开她们,更没有在旁边说着大道理。
她只是冷静而坚定的说出了事实:“是轮到姐姐玩了。”
这就是家长对孩子情绪接纳的最好表现。
当菲菲调整好情绪回到家时,一切温暖如初。爸爸妈妈和姐姐还有猫咪都热情的迎接她的回归。然后开心的拼着拼图。
没有说教,没有批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流畅。极富魅力的画面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人情味的儿童的故事!
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做父母的和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吗?
绘本的最后一页写着:
仅把此书献给:所有曾经不止一次发脾气的孩子们,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和朋友们。
面对孩子的情绪,我们要如何引导?
教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刚开始有自我,有了各种情绪:开心、害怕、沮丧、愤怒……此时孩子的内心是喜悦的,同时也是不安的,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知道怎么表达。
这时候我们可以抓住机会告诉他我们意识到他现在的情绪,为孩子的感觉命名,不需要去讨论他的感觉。
比如他大声哭闹,我们告诉他:“我知道你生气了,但还是要完成这件事情。”
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告诉他:“看到你高兴,我也很开心。”
等事情过后,我们可以询问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当时的感受和想法。
教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的情绪,宜疏不宜堵。只有把这些情绪表达出来,情绪的气焰才会消失。
如果孩子不想说或者说不出来,我们可以帮他找一个发泄的方式。比如:去运动,或者画出来。
就像绘本中说的:“这个广大的世界安慰了她。”
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排解的出口。
所有我们可以帮着孩子找到这个出口,让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都不再畏惧,而是给自己一点独处和放空的空间。
其实所有的情绪变化都是再自然不过的过程,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学着去调节,去处理。
这是我们一生都要努力学习的课程,成年人都常常有情绪失控的时候,更何况孩子呢。
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引导孩子去认识这些情绪发展的过程,帮助他拥有自我调节的方式。
也让孩子明白,所有情绪的最终指向,都是一片广袤而又平静的内心世界。
我是九年幼教一线工作者,家有三岁萌娃小久久。我手写我心,育儿路上你并不孤单,欢迎关注!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科技资讯
- 22年过去了,《透明人》依然是尺度最大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伦理问题
- 不吹不黑,五阿哥版的《嫌疑人》能过及格线
- 论Lacan心理公众号的“双标”特质
- 猎罪图鉴:犯罪实录 女性伦理
- 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是谁,清朝入关后有几位皇帝?
- 描写露台的优美句子
- 谭德晶:论迎春悲剧的叙事艺术
- 中秋节的好词好句
- 《三夫》:一女侍三夫,尺度最大的华语片要来了
- 赛博朋克的未来,在这里
- 文件1091/721/2A:反概念武器实体的一封信件
- 尤战生:哥伦比亚大学点点滴滴
- 韩国最具独特魅力的男演员(安在旭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乃至造句
- 请保护好我们的医生,他们太难了
- GCLL06-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以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大坍塌事故为例
- 黄金宝典: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必背篇
- 【我心中的孔子】伟大的孔子 思想的泰山
- CAMKII-δ9拮抗剂及其用途
- 选粹 | 郑玉双:法教义学如何应对科技挑战?——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
- 苍井空37岁宛若少女,携子送祝福遭热讽,下架所有视频母爱无私
- 日韩新加坡怎么对待影视剧中的裸露镜头
- 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词
- 土豪家的美女摸乳师——关于电影《美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