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为什么我的爹和叔伯爷爷们说长城汽车不能买?
楼主刚毕业。上班家里想帮忙购置一俩车,目前比较倾向于SUV的本田缤智或者马自达cx-4蓝天探索版,落地都在十八万左右
但是楼主本人喜欢上了wey vv6或者vv7,家里人却说二十万左右买个长城怕不是傻,几个长辈都这样
为什么我的长辈说长城不值得买?长城口碑真的这么差吗?
再添加一个问题,15-20万suv有什么其他推荐吗?
2018.12.21日修改增加 已提车 买了大众途岳 1.4T旗舰版 落地23.6 超过了一些预算了。。。
作为在长城呆过的员工来回答一下。就说一件事。
2012年,刚进长城的时候在车间实习,跟着一个老师傅,老师傅从长城还只是几十个人的小厂时就在长城了,因为没有文化所以一直在一线工作,那时候哈弗h6已经火得一塌糊涂了。平时闲聊,有一次好奇问了老师傅一个问题,说师傅你觉得长城车怎么样,能用的住吗?老师傅说你看长城以前卖的好的车,现在在路上还能看到吗(注:以前卖的好的车指的是赛弗,赛影)?听老师傅这句话,我们跟着实习的这帮新员工瞬间就明白了。
你们明白了吗?

地点:西藏米拉山
海拔:5000
气温:接近0度
路况:西藏常见盘山路,连续急弯上下坡
车型:哈弗H4 1.5T 动力弱鸡
驾驶员:我女朋友,驾龄一个月(很早考了驾照,没上过路)
驾驶员素质:基本连转速表干嘛用的都不知道
全程速度:35—45左右(全是大卡车)
听说楼上有人说哈弗连地下车库都上不去?还说自己是老司机,绝对不是驾驶技术问题,就是车的问题?
另一个问题,哈弗能不能买?我兜里就这点钱,十万出头落地,能在西藏跑,还能安全送我回来的,我觉得它性价比已经还可以了,至于说保值?他娘的,十万块钱的车你还想当传家宝吗?我要不穷,我肯定也买酷路泽买途乐啊!
匿了。
长城车可以买,因为长城每年卖出100多万辆汽车,把这些长城车首尾相接,长度相当于长城总长度的四分之一!(求长城汽车充值+邪恶的笑.GIF)
开正题!
年轻人要买第一台车,一定要清楚,自己对汽车最核心的需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使手里的钱发挥最大的作用。
最好也思考一下,未来将要面临什么样的需求变化。比如要不要小孩,家中有几口人,拉不拉货等等。
汽车消费终究是围绕需求而来,别人并不了解你的需求,所以帮你选车根本不靠谱。
比如,有人对动力极其在乎,有人对外形有特殊要求,有人就对汽车的保养、油耗、保值率等十分纠结,有人根本无法接受自己的汽车有一点点异响,有人对汽车品牌有可怕的粘性……
作为一个以汽车为营生的人,我不准备给你所谓的标准答案,而需要你自己选。
首先对你问题中提到的四款车做一些浅显的点评。
第一,本田缤智和马自达cx-4并不是一个级别的车,本该不够成竞争关系,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两款车底盘结构,动力,空间,驾驶感受,操作逻辑,都有极大的区别。
缤智很小,不到4.3米长。它的核心卖点是车内空间的使用!本田这个空间狂魔把缤智设计得特别变态。实话说,缤智空间不大,甚至有些小,但空间利用率和使用方便程度都是一流的。那些喷缤智是大一圈飞度的言论,笑笑就行,缤智能装下的东西,飞度未必能装下,比如一颗向往SUV的心……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图片借用汽车之家图片,侵删)
可以轻松的装下半个家
动力上, 1.5L直喷发动机(L15B)
1.8L多点电喷发动机(R18Z7),
cvt变速箱都是本田自研。
动力谈不上强劲,但绝对够用,线性,好开。本田的后期维护和配件购买和更换都很方便、经济。坏消息是,本田一贯造车的风格决定,这车开起来肯定不会很舒服,本田的低端车噪音大,悬挂硬是基因。
cx-4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一台传统的城市SUV,更接近一台紧凑级轿车。这台车车身比较矮,轴距比同门的cx-5长,宽度也差不多,而高度甚至比缤智还要矮。cx-4的定位虽然很尴尬,尤其是被造型拖累的后排空间很小,销量却并不比中型车阿特兹差。这里可以看出,马自达这个品牌注定是小众的,孤独的。
马自达最核心的卖点是创驰蓝天。不过坏消息是,马自达今年也卷入油耗、排放造假的丑闻。当然大部分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并不局限于操控和油耗,还有空间。无论如何,只要是车就得能开、好开,不得不说cx-4却实很好开,动力总成很聪明,变速箱甚至比奔驰那套7G-Tronic强很多。当然,奔驰的变速箱属于纵置发动机变速箱,而马自达的6at,是横置布局。cx-4底盘的弹簧系数和减震器阻尼配合很好,很适合过弯,当然,这是在山路才能体会的乐趣(市区无效,因为你很可能在卖掉车的那一天,都没真正开出过这台车操控的极限)。值得一提的是,马自达的底盘用料做工并算不上十分讲究,运动起来却营造出很精准的感觉,功力不浅。
vv6不评价,没开过,但大胆的猜测一下,开起来应该和vv5差不多。
VV7就很有意思了。
这台车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其实,VV7脱胎于h7,底盘、车身设计借鉴了沃尔沃xc60。但却走上了两个不同的极端。不说安全性,沃尔沃虽然不是同级最好开的,但属于空间利用做得不错的那种。VV7的高度空间和后备箱空间不是很宽裕,但是长度很令人满意。
VV7很难开,它轴距太长,还宽,转向角也不大,方向盘还重,造型原因,视野不好,在狭窄的城市,使用体验很不友好。
实际上,这台车的动力总成没有网上喷的那么不堪,虽然在一众国产车里排名靠前,却绝谈不上优秀。长城从哈弗H6 Coupe上开始试验2.0t,格特拉克6DCT451这套动力总成。刚刚弄出点样子,却面临格特拉克供应的限制,所以才冒险出巨资建厂自己生产7DCT。想弄顺一套动力总成,没有几年是不可能的,连丰田大众这样的厂家也一样。长城早期搞这套gw4c20(纵置发动机)时,遇到了不少困难,举个小栗子,

这型号的发动机在做台架试验时,曾经发生过平衡轴抱瓦的情况,这在以可靠性打天下的长城看来,绝对是个大打击。造成平衡轴抱瓦的原因是设计时,对铝钢热膨胀系数考虑不周。(动力总成,底盘调教的功力太浅,让长城在哈弗h8身上耗费了太多时间)

而后,长城通过调整零件配合间隙的设计,才算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是,配合间隙增大,导致了机油压力降低,和NVH性能的降低。

所以,直到两年前,搭载gw4c20a的哈弗h7,说明书推荐机油,还是5W40。经查,美孚速霸2000 5W40在100度的运动粘度为13,而美孚速霸2000 5W30在100度的运动粘度为10。一般来说,100度时,机油运动粘度越低,油耗越低。日系厂商都在不约而同的推荐使用5W20的机油,甚至0W15,为的也是油耗。选用较高高粘度的机油,也是一种权衡的做法。
再比如,这台发动机的PVC阀也曾偷偷召回过,发动机的悬置也有异常震动的问题,双质量飞轮也有些问题,不过已经改进了。
这套动力总成虽然发生过这样那样的问题,架不住厂家也在不停的偷偷改进。这一点,只有通过时间来解决。直到近期,长城的一系列gw4c20a才开始变得稳定。
VV7的操控也颇受诟病,譬如过硬的平衡杆和较软的弹簧初段导致极限很模糊,容易让人误判,刻意加重的不线性的转向力度,动力响应不佳等等等等,不过这些问题也都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来解决。在想这些缺点时,要不断提醒自己,它的价格。因为在日常使用情况下,普通消费者只对方向盘转动力矩,油门刹车阻尼,动力跟随性敏感,所谓的极限,很多人这辈子都开不出来。
这不影响vv7发挥自己的优势。新vv7的NVH做得极其出色,隔音有点变态,震动也抑制得很好,虽然这台gw4c20a底子并不好,但却架不住长城的无耻堆料!试驾一下,绝对有越级的表现。还有,底盘的用料确实很好,直线表现可圈可点,确实有厚重感,内饰的材质也十分讨喜。如果你特别在意车内的静谧感,选魏,没毛病。但是记住,你所感觉的好,并不是真的好,即使是迈巴赫,路虎揽胜这类车,第一次驾驶也不会让你觉得这车有那么好,反倒是丰田的中高端车甚至雷克萨斯,一上手,就能给你一种:这车太特码高级了,这车动力特牛逼的错觉。这是厂家在有意的调教。
以上
总结一下:如果你只需要一个交通工具,选缤智;如果你对所谓的驾驶感受有要求,cx-4;如果你能顶住压力,对静谧性、空间,配置和高级感在意,选vv7。如果三年内就换车,我甚至不建议你买新车,买辆二手上一代CR-V,或RAV-4,这个决定会为你省下很多钱。
说回到:长辈说长城车不能买这个命题。
他们认为你花15-20万买一台国产车,就是脑子秀逗了。
我来告诉你,这种想法很正常!我曾经写过几篇答案,讨论国产车。如果有空,可以读一下,顺便给挑挑毛病。
中国飞机大炮火箭导弹都能造出来,为什么就不能造一台像样点的汽车?奇瑞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能否成为中国的本田?自主品牌车「好」到什么程度了?国人对国产车和国产汽车品牌的极度不信任,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极度失败。
第二:中国汽车需求的急速膨胀。
第三:中国人的汽车消费特点。
先说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失败。
中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也是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但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汽车工业基础,汽车技术积累最薄弱的汽车生产大国之一。
2001年,我国人均GDP刚刚突破1000美元,按常理说,汽车消费应该进入到快车道。事实上,也正是如此,那一年我国汽车销量开始爆炸式增长。
那一年的中国车市异常火爆,但却鲜见自主品牌汽车,(夏利在1999年前还是合资公司)(吉利豪情1998年下线,奇瑞风云1999年下线,中华轿车2000年下线)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汽车产业是最依赖规模的产业,哪家汽车集团的生产效率高,哪家汽车集团的管理优异,哪家汽车集团的销量高,哪家汽车集团的生产规模大,哪家汽车集团的成本就低,在残酷的市场中生存下来的几率就大。曾经的庞蒂克,萨博,大宇、水星都是消失的汽车品牌,而豪华品牌除了宝马,戴姆勒-奔驰之外,几乎全军覆没,依附于更大的汽车集团。当然,只有规模,也不一定能活下去。就算是通用这种世纪巨无霸,也差一点在九年前被金融危机一波带走,通用没破产,也正是因为其规模,美国政府绝对不允许这种规模的集团破产。技术,人才,资金都围绕规模有效运转,都要在市场上形成环流,最终回到成规模的集团体内再次循环。可以说,没有规模的汽车产业,注定失败。中国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2003年我们全国有115家整车生产企业,而其中居然有35家年产量在100辆以下,你看错,是年产量低于100辆!各位可能没有概念,早在1970年,仅日产加丰田两家车企,汽车总产量就超过300万辆。更是有人断言,未来年产量低于500万辆的车企,根本活不下去。
既然没有规模,那我们就扶持龙头企业,让他们尽快的形成规模。我们也正是这样做的。于是,整个国家通过行政控制,把持着汽车准生证,投资规模等利器,让龙头国企毫无竞争压力,把民资造车冲动压制得无以复加。我们还尽量提高进口汽车价格,提倡提高汽车国产率,进而使几大车企的竞争力大增,让这些所谓的龙头车企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政策下,那些所谓的龙头车企很快形成利益共同体,自己先烂透了,反过来还影响政策,限制国内的任何竞争者进入车市,自己的研发能力丧失了不觉耻,却对外资巨头眉来眼去。
2001年的入世,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是狼来了的前夜。在一个并不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人为的,行政的提高行业集中度,豢养懒汉,绝对不能称之为明智。况且当时门外还有十几个磨刀霍霍的巨头,正准备迈入门来,在中国这块处女地上大肆掠夺!事实也正是如此,自从上海汽车吃到合资这一大勺糖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1984年,上海大众成立,1985年广州标致下线,1991年,一汽大众成立,1992年神龙公司成立(东风与psa合资公司),1993年长安铃木成立,1997年,上海通用成立,次年,广州本田挂牌,1999年,南京菲亚特成立,2000年,一汽丰田成立,2001年,长安福特成立…
中国入世前,国际上那些汽车巨头,抓紧抢占有利站位,疯狂吸收本就有限的人才和资本,精心培育着自己在中国的未来。当时只有现代起亚,戴姆勒,宝马,日产雷诺,这四家仍未与中国组建合资公司。当然,仅仅四年后,也就是2005年8月8日,北京奔驰宣告成立,巨头们就算都到齐了…开吃!
失败的产业政策,人为的迟滞了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却把我们的国际竞争者养得膘肥体壮。
想看1994年产业政策的人,移步这里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1994年)(1)_新浪汽车_新浪网

中国的五菱之光能拯救通用吗?通用在度过破产危机的7年后,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辆,税前利润高达125亿美元(非美会计准则)其中近4成销量,是在中国完成的。
我总在幻想,假如在1994年前,国家就彻底放开汽车生产,彻底放弃对汽车产业的治疗。民资一定像野草般疯狂发展,野蛮积累,近身拼杀。中国的汽车产业很有可能提前十年进入一片红海,被民资追赶得极其强壮的一汽,东风,上汽,广汽,长安们也许无暇养膘,并开始大肆合并,整合、碰撞。也许,中国今天会诞生一家或几家年产三百万体量的民族车企。中国市场绝对容得下这种体量的公司存在!(吉利去年的销量为124万辆,而2017年上汽集团的693万销量中,属于通用的(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高达415万辆,属于大众的高达206万辆……)
可惜,幻想就是幻想。中国民资被放进场时,大局已定,只剩下残羹冷炙。现实是,十年后,巨头们凭借他们技术、管理、品牌、规模上的巨大优势,通过那些里应外合的合资公司,牢牢锁定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绝大部分利润。
即使面临内外的联合绞杀,民族车企也还在顽强拼杀,愣是把低端汽车市场搅得血红一片。现在血海开始向中端汽车蔓延。
长城诞生之初,只会对货车进行改装,

为了发展,开始仿制些面包车前桥,即使是如此简单的行业,还没干明白,差点破了产。1992年,长城手工改装轿车,卖到东北,居然销路不错。

1994年,中国实行汽车产品认证制度,长城生产的轿车被汽车产业政策定义为:非(la)法(ji)。
直到1996年,长城才开(shan)发(zhai)出皮卡。四年的黄金发展阶段,生生被产业政策剥夺了。

中华轿车的母公司华晨,只差一点点,就谈下了宝马的技术转让,那是很彻底的技术转让,宝马的技术在上个世纪最初十年能给华晨带来怎样的变化,且看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的变化就能推测的出。生生被一场子虚乌有的zhengzhi闹剧打断。
吉利的第一台车,类似郭德纲口中的奔桑,就是奔驰的车头和红旗的车身焊接而成……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早在1993年,已经身为亿万富翁的李书福就对造车念念不忘。只不过,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本不允许他造车,李书福只好曲线救国,先造摩托。吉利汽车的第一个生产基地,竟是李书福从政府手里“骗”来的。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假如国家当时给李书福、魏建军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甚至有一点点政策上的倾斜,以当时国内汽车的价格,利润率、结合民资的灵活与果敢,恐怕2010年前的合资车企成立潮,就变成民族车企们的全球造车技术抄底狂潮。
好在……好在当时中国对汽车的需求增长好像是永无止境的,好在巨头们利字当头,都商量好一般不愿低价绞杀,好在国家及时调整了产业政策,那仅有的幼稚到极点的自主品牌才没被国际巨头们一波带走,甚至迎来了一个春天。
第二条,汽车需求的急速膨胀。
这个春天,就是入世后中国的黄金十年。2001-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对汽车的需求量也呈现爆炸性增长。这十年,汽车产量增长了7.7倍,年均增长超过22%。2001年,我们的轿车年产量仅有69.5万辆,而到了2010年,我国轿车产量增长了13.7倍,高达949.43万辆,这还不算SUV产量的132.60万辆,MPV产量的44.54万辆。这一年,我国汽车产量排名世界第一。
在汽车产量疯狂增长的情况下,依旧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于是,供不应求现象产生了。某些品牌居然加价卖车(好像大家都知道在说谁),这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这期间,民营车企并不是稳步发展的,而是踩着血和泪艰难发展着。这段日子,民营车企几乎犯了所有他们能犯的错误:低水平的多品牌分散投资,搞劳动力密集型汽车生产线,低水平、重复性的汽车外观设计,从白车身处理工艺上一省再省,疯狂压榨零部件供应商,抄袭成瘾,甚至投资房地产、矿产等等等等……还是那句话,自己约的pao,含着泪也得打完。在那段日子里,国产车的质量成为噩梦的代名词。谁来教教我,一家车企连续四年产量翻翻,车只要生产出来,就有人抢,有什么动力提高质量?更可怕的是,质量差,直接带坏口碑,口碑被营销集团强化,深深刻在了兜里还没几个钱的老百姓的脑子里。
好在长城处在比较闭塞的河北保定,只知道压榨自己的员工。那时的长城还不精于换壳,那时的长城还轿车皮卡suv胡子眉毛一把抓,那时的长城利润率高得吓人,那时的长城营销就是把质量搞好。8年前,长城还算不上自主品牌的优等生,只能算是个兢兢业业读书的进步奖获得者。长城排在奇瑞,比亚迪,吉利后面,闷声发着大财,跃跃欲试,蓄势待发。
后来就有了神车哈弗H6(装着三菱发动机的手动山寨版CR-V),神车为什么卖得好,那是因为它的质量稳定……有人定会插嘴,去你的吧,你个肠粉!你居然舔长城的质量稳定……好的,那是因为那一年,你根本没开过比亚迪S6,奇瑞瑞虎,以及吉利那一众我都分不清型号的小破车,那是因为那一年你也根本买不起CR-V RAV-4 途观。比长城便宜的车没它好,比长城贵的车又买不起……所以,长城的品质在那个时候就树立起来了。
今天,长城的年产量已经跨上百万大关。号称开不坏的丰田卡罗拉,它的生母一汽丰田,年产量只有70万辆。一年生产100万辆汽车,还要保证质量,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只有汽车界的佼佼者才能完成此类任务。
如今大家手里都有了几个钱,加上合资SUV不断降价,合资车大家也都开得上了。于是有人就跳出来,与合资车比起来,长城操控不好,动力匹配垃圾,油耗造假,太差劲了。我承认,长城汽车绝对不是那种特别均衡的精品车,但它的起点是客观存在的呀,它二十几年前还在手敲汽车呀!
第三,国人的汽车消费特点。
中国人对于汽车的感情是复杂的,汽车在中国,根本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很多年前,私人是不可以拥有汽车的,当然,也买不起。于是,马路上行驶的汽车,几乎来自于世界各地,价格也是极其高昂的:有前苏联的,有南朝鲜的,有小日本的,美国的,德国的,英国的,法国的,意大利的……
很多中年人一谈到汽车,脑海中总浮现出奔驰S600,法拉利F360,凌志LS460,宝马760Li,林肯大陆,凯迪拉克,甚至劳斯莱斯,因为他们年轻时,能接触到的汽(za)车(zhi)就是这些。于是,汽车品牌深深根植这群人的心中。
最初拥有私家汽车的那批人,根本不在乎什么品牌,国产进口与否,他们只在乎有台车的优越感。这个阶段,拥有汽车与否,成为标榜人的标准。
又过了几年,大奔,宝马成为大款们的专属座驾,汽车就是要在道路上跑来跑去的,只要在道路上跑来跑去,就会吸引人群的注意。人们发现,哦原来大奔,宝马们,比普通汽车好很多呀。于是,汽车品牌成为标榜人的标准。(最贴切的例子就是冯小刚电影《大腕》中的台词: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开一日本车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实际上,有些日本车价格远远高于所谓的奔驰宝马。还有《天下无贼》中的台词:开好车就一定是好人吗?)

其实细细品味:刘德华在天下无贼电影中开的仅仅是一台宝马318i。事实上,宝马三系3.0T排量中配版,在美国,售价是低于美国人均年收入的,如果是二手车,价格更亲民,根本算不上是“好车”,但在那个年代的国人眼中,只要是宝马,就是好车!
渐渐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原来汽奔驰,宝马也是分等级的,就像人一样。好的奔驰200多万,甚至更贵,差的呢只要3-40多万。奔驰如此,宝马也如此。于是,人们把车贴上一张张生动的标签。随着汽车级别越来越细分,人们的收入水平也越差越大,汽车的标签也就越来越细。
雅阁:乡党委书记或者微型暴发户,南方车主爱托关系上军牌,多数车主爱选黑色,多数穿西装,正装! 帝豪:职场新人,多位大学毕业生,或小老板,创业初期或事业小成者,经济不算殷实,IT业和市场营销,策划职业者,多数较低调!吉利-沃尔沃:低调的有钱人,低调到你不知道他的钱是从哪来的普拉多或陆地巡洋舰:光头纹身大金链子的黑道小弟,但多数三线小城市黑道小弟眼光却无法触级此车 马自达3:开“三”车的不一定都是小三,但漂亮女青年居多是事实,年轻女教师,公务员老油条女性! 世嘉:70后个体户,经济殷实但不夸张浪费,相对低调,较为追求性能,不太在乎舒适性和外观!速腾:国企职工,公务员初级,爱车如命,保养洗车,当车是小老婆,但很快满足不了自己了!天籁:50岁大叔,经济能力中肯,吃喝较省,车房较为会享受,多数早年会喜欢越野,估计下一款车会是SUV 马自达6:事业正在起步的小老板,在当地城市处于中层经济,较有情调 BYD:一、二线城市此车司机多数随时可能刹车、乱停车、乱变道的流氓司机,只是片面说法,三五线城市也不乏素质高尚之人,很多人的第一台代步车! 荣威550:正宗“爱国青年”较为正直,极个别入门级的公务员也颇爱此车! 迈腾:李gang之子(三线城市的官二代)的专属车 吉利金鹰:村支书的儿子,人大代表的亲戚 科鲁兹:敏感、矫情的80后 狮跑:房地产商的小弟,建筑工头,基本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了,象小资进发 卡罗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公司业务员,销售精英!宝来:一般公务员 森林人:高利贷从业人员 雷克萨斯:比较有钱的个体工商业主 卡宴:黑社会大哥,通常没有疑问 帕萨特:如果车里坐的不是县领导或者镇党委书记,一定是某个小私企老板,小到只是承包了一片河滩。 君威:富家子弟,但是不太富奥迪:90%是领导,10%是冒充领导的暴发户宝马:100%是暴发户 奔驰:10%是领导,30%是暴发户,60%是酷爱装逼的小资 翼神:闷骚的文艺青年 途观:性情中人,胖子居多 英朗:机关供职的70后 凯越:40-50岁,目光呆滞的大叔 明锐:自认为很懂车的大葛格,喜欢给别人建议 科帕奇:乡村爱情里六大脑袋就用这车 腾翼C30:信心满满的屌丝标致307:凤凰男 伊兰特:土财主 悦动:土财主家的少爷 锐志:70后小资 CR-V:小中产荣威350:生活刚刚稳定下来的屌丝 凯美瑞:机关公车,或者很和善的小老板座驾 奔腾:40岁以上,人品很好,很实在的老兄 mini:如果开车的不是小三,那她的大款老公一定很爱她 朗逸:和速腾一样的国企职工,后悔没买速腾 中华:完美主义者,勤快人,永远把车擦的锃亮 悦翔:和上面的相反,就是讨厌洗车 加长林肯、加长凯迪拉克、加长悍马:如果车主不是婚庆公司老板,就是矿老板 雨燕:开车最老实,走在路上规规矩矩,从来不和人抢道 北斗星:胡子拉茬头发凌乱的大叔,抢起道来极其刁钻锋范:幸福的一家三口 思域:车盲,只会开着跑,加个玻璃水都要找人帮忙。别人说这车不好,她傻傻的跟着点头,但是心里还是最爱自己这辆车。 路虎:房地产从业者,想追求品质,享受尊贵,却发现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 逍客:冷艳的长腿妹子,经常忘记锁车门。 牧马人:部队大院(或者干部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吃过苦,现在有钱了,要享受生活。 蒙迪欧:微胖的体型,善良的娃娃脸,一丝不苟的头发,斯文的谈吐,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吉利全球鹰:疲劳的上班族,少有不加班的时候。 福瑞迪:都市白领,比吉利上班晚,下班更晚。 骐达:与世无争,深藏不露,看似小康之家,实则家底丰厚 C5:小城镇的富人阶层,N多房产 标致508:高级白领,多次跳槽 ix35:心机深不可测的人,能言善辩,很会赚钱,从不吃亏 哈弗:有工作,但是不指望工资,全凭干私活 轩逸:职场老滑头,谁都不得罪 捷豹:文化产业老大奇瑞:诚实人,无怨无悔汉兰达:**人士的代表作昂科拉:年轻小高调人群昂科雷:年长低调人群,政府离休人群。大众新捷达:家用代步,省油利器,性能好,皮实! 个体户使用者居多!大众新桑塔纳: 同 大众新捷达 同配置同技术,不同外形而已,使用人群亦无差异!开一辆国产车,在今天绝大部分人眼中,都会认为你是没什么钱的,虽然有些开合资车的人,兜里也不一定有什么钱。2017年,我国全年汽车金融渗透率已经有30-40%了,加之汽车和房产价格比起来,更像是买玩具,某些开国产车的人也许是过早的用钱买了房子。
如今,开好车不一定有钱,但你在北上深有十好几套房子,那你一定很有钱!
在思维有很大惯性的中老人眼中,即便是30万的长城,也不如十几万的奥迪,宝马。
他们看不上国产品牌,真不怪他们。
但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汽车的社会标签功能有越来越弱化的趋势,而汽车的使用属性正在一点一点提升。
随着买人生第二台车,甚至第三台,第四台,第五台的群体越来越多,汽车的性价比,质量稳定程度,投入产出比,售后服务,正在成为人们买车的新标准。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共享汽车等业态会在科技和社会的变革下也许会越来越普及。
用个很形象的比喻,假如有一天,如果买车、用车就像现在的共享自行车一样方便,谁又会在乎你骑的是摩拜还是哈喽?
别以为这是天方夜谭,日本人对汽车的态度大多是如此的,美国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如果剥离汽车的阶层标签,现在8万元的大厂国产车和20万的合资车,给你生活带来的便利程度是一样的,质量也不会相差太多,毕竟合资车的绝大部分零部件也是国产的……
话说回来:长城车可以买,因为长城每年卖出100多万辆汽车,把这些长城车首尾相接,长度……(未充值,广告暂停)
最后,呃,推荐车的环节,就省略了吧。个人觉得,把更多的钱投入在让自己和家人快乐事情上,而不是投入在一台冷冰冰的不断贬值的汽车上,更合算,您觉得呢?
参考资料与数据来自于:
[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通用汽车2016年每股收益创历史新高-_百度文库
[3]:上汽集团2017年报出炉 营业总收入超8700亿
[4]:某四缸发动机平衡轴抱轴问题的分析与解决_图文_百度文库
[5]:日企再曝造假丑闻:马自达铃木雅马哈承认篡改数据
[6]:汽车之家_看车买车用车 都回汽车之家
其实直接用好坏来划分一个车有点太粗暴,举几个例子:
案例一:有一次在石河子产棉区办案,搭上了一辆棉农的哈弗h2。路不太平车跑起来到处异响,手动挡换挡的时候异响很大。但是大叔聊到车的时候对这个车很满意,因为主要在地里干活有时候还要拉一些农具什么的,空间大而且还有一点越野能力,他认为真是好车。
案例二:有一次在边境八线城市办案,搭乘一个法官的哈弗h6。三十五岁左右,工资四千多,上班不到十分钟路程。上有老下有小又是家里第一辆车,必须不能太贵又能偶尔带全家人出去自驾,他认为这个车在经济承受范围内又能满足他的需求,是个好车。
案例三:同学家里两辆车,一辆雅阁一辆h6。最近想把h6卖了,原因是两辆车太多了,哈佛在市区里不好停车油耗高而且起步太肉,就是卖掉贬值太多有点肉疼。
案例四:客户私企老总,05年买的捷达,09年换了荣威的一款suv,12换了途锐,16加了一辆辉腾。谈起荣威一脸不满意,表示此生不会再相信国产车。
案例五:朋友二十八岁,没有孩子。选车时候纠结卡罗拉雷凌和h6,最后选了卡罗拉。表示乌鲁木齐越来越堵,又不好停车油价飞涨。卡罗拉够用,省钱,而且现在领取路况越来越好绝大部分地区不需要去越野。
案例六:亲戚,四十岁,第一辆吉利英伦,前年换了迈腾。家里有买国产车的,表示还是合资车好,国产车还需要考验。
案例七:我马自达cx5,被开哈佛的亲戚称作为傻子。因为明明他的车比我大四驱功能更多,我偏偏多花七八万买这个车,而且认为我买日系车不爱国。
所以一辆车好不好,还是要看自己的需要。如果手上十五万,买个像奔驰一样豪华,宝马一样操控,还需要日系省油省心也不现实。题主的亲戚到反对题主买vv7肯定是基于他自己的需求,而非题主自己的需求,毕竟是个意见你自己参考就行。
另外,市场是产品最好的试金石。听听广播的二手车节目,现在已经陆续有vv7二手车进入市场,看看vv7在市场上二手车贬值率,你就知道市场对这个车的认可度了。
小孩子才会简单对车用好与坏来区分,成年人是贵的都想要……
哈弗H6车主,汽车售后从业人员,看到某个幼稚的答案才来的
往往在购买新车的时候,很多朋友对自己自己到底需要怎样的一款车(Suv或轿车,手动挡or自动挡,用车频率,能承受的经济范围,后续保养维修)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以我为例,H6逆向CRV(质量相对成熟稳定),用料皮实,空间足够(长途的时候座椅放平直接睡),安全配置齐全,售后服务好和保养维修便宜(作为同行的我都有些自愧不如),符合十五万的预算。环西北沿线,云南,贵州,重庆,川内甘孜阿坝凉山各州都跑过,没有遇到任何毛病,完全符合了我的预期。
缺点也有,发动机和变速箱匹配不好,平均油耗偏高,在城里使用走走停停揪心,堵车的时候腿容易累,品牌名声也赶不上大众,别克等合资品牌,容易受到歧视。
建议答主多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需求来做决定,人无完人,车也是如此。车子最终是你自己在使用而非你的长辈,时代在发展,车子也在更新换代。总是用老一辈的经验来思考和刻舟求剑也没多大区别。
当你做过诸多理性分析和考虑过后,你内心仍然冲动着的某个选项,可能才是你最想要的。
而对于某个幼稚的回答,我只能说哈弗的市场定位绝非你所说的那样简单,否则也不会有H6这种现象级的车型存在。
无论是古斯特还是宾利飞驰,911 GT2或者A45 AMG,G63还是揽胜巅峰创世……体验过后,如果你所谓的价值观就被重塑了,你的认知就被颠覆了,对车辆的一些缺陷都感到恶心和难以忍受了,那么只能说,你接触到的太少了,太弱了……




最近更新科技资讯
- 22年过去了,《透明人》依然是尺度最大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伦理问题
- 不吹不黑,五阿哥版的《嫌疑人》能过及格线
- 论Lacan心理公众号的“双标”特质
- 猎罪图鉴:犯罪实录 女性伦理
- 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是谁,清朝入关后有几位皇帝?
- 描写露台的优美句子
- 谭德晶:论迎春悲剧的叙事艺术
- 中秋节的好词好句
- 《三夫》:一女侍三夫,尺度最大的华语片要来了
- 赛博朋克的未来,在这里
- 文件1091/721/2A:反概念武器实体的一封信件
- 尤战生:哥伦比亚大学点点滴滴
- 韩国最具独特魅力的男演员(安在旭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乃至造句
- 请保护好我们的医生,他们太难了
- GCLL06-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以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大坍塌事故为例
- 黄金宝典: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必背篇
- 【我心中的孔子】伟大的孔子 思想的泰山
- CAMKII-δ9拮抗剂及其用途
- 选粹 | 郑玉双:法教义学如何应对科技挑战?——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
- 苍井空37岁宛若少女,携子送祝福遭热讽,下架所有视频母爱无私
- 日韩新加坡怎么对待影视剧中的裸露镜头
- 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词
- 土豪家的美女摸乳师——关于电影《美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