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初中古诗文鉴赏与练习《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译文;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散了骏马的嘶鸣。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落日时分,一抹晚烟荒凉萧瑟的营垒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一、主旨与赏析
赏析:极目远眺,云山苍茫;纵马驰骋,北风呼啸。在这深秋的边关,应该用怎样的情怀去感受这苦寒这空旷呢?晚烟飘过,斜阳返照,那荒凉的营垒,那破败的关城,显得更加萧索,更加寂寥。天高地远古今浑茫,个体生命有限,浩浩宇宙无穷,这样的“幽恨”悄然而生来去无端,何时能平!词人的感觉细腻而敏锐:马嘶的声音是被北风吹断的,烟霞是“一抹”,残阳是“半竿”。一切似乎都可以度量,一切最终又难以度量。这就是词人惆怅而放歌的动因吧!
二、作者简介&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他从小出身高贵。他的父亲,就是康熙时期独揽朝政的武英殿大学士明珠,为清代有名的几个可数“权相”之一。
纳兰性德为明珠长子,英雄出少年,十八岁就中举人,二十二岁又中进士,列二甲第一名。纳兰性德同他的词一样“纯任灵性,纤尘不染”,人长得又英俊潇洒,而且还会武功,真乃“文武双全”。康熙初见就很喜欢,钦点其为三等御前侍卫。在短短的几年里,他从三等侍卫升到一等侍卫。一等侍卫相当于正三品,格同武官参将、文官府尹,可谓前程似锦。
他二十出头就已成名人了,靠的不是皇帝的宠臣、权相的长子,而是他的词。纳兰性德一生主要有两本词集:《侧帽集》和《饮水词》。后人细选了三百四十二首,另外结集,以《纳兰词》命名。当年《饮水词》问世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用“家家争唱饮水词”来形容纳兰词在当时受到的欢迎。
其词风清丽哀婉,韵味悠远,被誉为“清初第一词手”,词集有《侧帽集》《饮水词》。纳兰性德出身显赫,文武兼修,深受康熙帝的赏识,经常随驾出行。但他性格孤傲,淡泊名利,厌恶官场却无法摆脱,这令他非常苦闷。康熙二十一年八月,纳兰性德奉命赴梭龙巡边,十二月返回。这首词大约作于这一时期。

四、选择题
1.对纳兰性德的《浣溪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B.“北风吹断马嘶声。”“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C.“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温馨的边塞夕照图。
D. “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2.下列对《浣溪沙》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B.“北风吹断马嘶声”,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C.“一抹晚烟荒成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D.“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这是纳兰对自己身世的独特感悟,抒发了奉使出塞内心极度的凄惘之情。
答案
1.C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2.D不仅仅是作者对自己的感悟,而且是纳兰性德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五、赏析题
3.哪些词语写出了塞外的荒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词情景交融,请你说说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词____________这两个量词,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赏析“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这首词哪些词语写出了塞外的荒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这一首边塞词通过刻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边塞之景,将塞外的荒凉和词人内心的悲怆合二为一,凄凉中透露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
11.请你展开想象,试着描绘“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探究诗词“景”与“情”的关系,是诗词鉴赏的一种方法。试分析词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一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谈谈你对这首词末句“古今幽恨几时平”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范仲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若为情”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远、晚、荒、旧一系列形容词写出了深秋远塞,揭示出时间处于深秋,给人以寒冷萧瑟的印象,空间处于偏远荒凉之地。晚烟、荒戍垒、旧关城,给人以暮色、黯淡与荒凉、残破之感。
4.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5.此句引人入寒风凛冽之境。“断”字,不仅生动描绘马嘶声在北风中被阻断,更描绘了人被隔绝在荒凉地的感觉。
6. “一”“半” 与丰富、繁多完全相反的萧疏、稀薄之感,映衬塞外空阔荒凉。
7.北风呼啸,吹散了骏马的嘶鸣声; 深秋遥远的边塞 , 使人不禁情伤。渲染了边关荒凉萧瑟的氛围,抒发了词人奉命出塞的的怅惘之情和迷茫情绪。
8.一抹晚烟袅袅升起,边防驻军的营垒显得更加荒凉,夕阳照在关塞的城堡上。描写了深秋边关萧索、寂寥的荒凉之景,寄寓了词人奉命出塞的怅惘之情。
9.①北风吹断马嘶声,引人入寒风凛冽之境,“断”字,不仅生动描绘马嘶声在北风中被阻断,更描绘了人被隔绝在荒凉地的感觉。 ②“深、远、晚、荒、旧”一系列形容词。 深秋远塞,揭示出时间处于深秋,给人以寒冷萧瑟印象,空间处于偏远荒凉之地。 晚烟、荒戍垒、旧关城,给人以暮色、黯淡、荒凉、残破之感。 ③另外“一、半”这两个量词,实际上展示的也正是与丰富、繁多完全相反的 萧疏、稀薄之感,映衬塞外空阔荒凉。
10. 北风 晚烟 戍垒 斜日
11.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抒发了作者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12.描写了塞外深秋的北风、战马、关城、营垒、晚烟、斜阳,构成一幅萧索、寂寥荒凉、破旧的画面,烘托了诗人怅惘的情怀。
13.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山的方向前行,凛冽的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使人不禁情伤。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悠远的遗憾何时能平复!
14.“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吹断”二字形容风声大过马嘶声,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也暗示心态悲凉。
15.这是这首词的主旨句,抒发了出塞远行的“幽恨”(悠远的遗憾)之情,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16.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7.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18.“若为情”的发问中带出了作者的迷茫与不安。环境险恶,前途未ト,怀古之心,恋乡之情,忧虑之思,纷纷扰扰难以平静。
19.古今幽恨几时平
举报/反馈
上一篇:18岁,家里没人教我怎么选内衣,我胸围挺大的,现在有副乳,并且胸有些下垂,请问有
下一篇:王者:18岁妲己就这么丰满,黑色蕾丝很膨胀,柔嫩的样子更显成熟
最近更新科技资讯
- 22年过去了,《透明人》依然是尺度最大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伦理问题
- 不吹不黑,五阿哥版的《嫌疑人》能过及格线
- 论Lacan心理公众号的“双标”特质
- 猎罪图鉴:犯罪实录 女性伦理
- 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是谁,清朝入关后有几位皇帝?
- 描写露台的优美句子
- 谭德晶:论迎春悲剧的叙事艺术
- 中秋节的好词好句
- 《三夫》:一女侍三夫,尺度最大的华语片要来了
- 赛博朋克的未来,在这里
- 文件1091/721/2A:反概念武器实体的一封信件
- 尤战生:哥伦比亚大学点点滴滴
- 韩国最具独特魅力的男演员(安在旭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乃至造句
- 请保护好我们的医生,他们太难了
- GCLL06-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以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大坍塌事故为例
- 黄金宝典: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必背篇
- 【我心中的孔子】伟大的孔子 思想的泰山
- CAMKII-δ9拮抗剂及其用途
- 选粹 | 郑玉双:法教义学如何应对科技挑战?——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
- 苍井空37岁宛若少女,携子送祝福遭热讽,下架所有视频母爱无私
- 日韩新加坡怎么对待影视剧中的裸露镜头
- 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词
- 土豪家的美女摸乳师——关于电影《美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