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墨成“画” 一面成“色”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03
手机版

  

  面塑作品《黄河之声》

  

  张倍源在曲江第一学校讲授面塑技艺

  

  精巧的面塑作品总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张倍源制作面塑芯子,以增加作品的灵动感。

  

  揉面也是技术活

  

  制作面塑用的工具

  

  只有黄豆大小的面塑头像五官清晰

  

  戏迷模仿面塑人物的身段动作

  3月底,屋外的阳光渐暖,坐在工作室里手拿刻刀在面团上精雕细琢的人叫张倍源,85后的他是莲湖精巧面塑的第五代传承人,自幼受家中长辈的影响,在耳濡目染中喜欢上了面塑艺术。由于在国外留学时学习过动漫和雕塑,他认为用创新的艺术形式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才是最有底气的,而面塑艺术恰恰承载了他的梦想。

  张倍源的面塑作品以刻画人物见长,除了传统题材以外,他还创作了很多以反映黄河流域、关中文化、陕南风情为主的作品,风格粗犷朴素。张倍源说:“国画讲‘一墨成画’,面塑讲究‘一面成色’,色,就是神态,精气神,是魂。这和西方雕塑、手办模型有很多区别,面塑是立体的国画。”张倍源用传统面塑的工具和技法,结合二次元动漫、雕塑以及陕西地域文化,创作出的人物形象生动而传神,别有韵味。

  在对艺术精益求精的同时,张倍源一直致力于面塑技艺的推广传承,他将面塑配方、刻刀制作工艺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融入作品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创新和传承是张倍源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初衷。

  在西安,像张倍源一样的非遗传承人还有很多,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成就梦想、传承文化。(文/图 记者 王燕)

  来源:西安晚报

  举报/反馈

上一篇:《海街日记》
下一篇: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凡人革除神权王朝天命的经典操作,理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