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年,破风而来的《骨语2》,怎么不香了?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3-14
手机版

  2022年,沉寂近4年之久的《骨语》,带着原班人马破风而来。

  上映仅5天的时间,播放量就达到了1.3亿,这个速度,带的有点猛啊!

  

  老班底,新故事,一样的团队,一起来守护故事里的朔阳市!

  就这是——《骨语2》!

  

  回到2018年的夏天,一部没有大IP加持,没有流量明星加盟的刑侦悬疑剧,以另类的破案手法, 一开播,就跑出了黑马之姿。

  接连看完12集,2022年的《骨语2》若想再创当年的风光,似乎有点悬,因为。。。

  深夜,一个锁门的男孩看向身体左侧,突然画面定格,是不是悬疑的氛围上来了?

  

  然后画面一转,在人烟稀少的小巷,就出现了他的尸体....

  昨晚,那一瞥,他到底听到或看到了什么?是谁杀了他?

  

  从这样的开头一看,剧集的罪案氛围,依旧营造得足够出色。

  死去的男孩叫蔡天浩,在道上被称为“浩哥”,如今金盘洗手,回归家庭,陪着老爸经营着一家小店铺。

  像蔡天浩这样曾经有过不好迹象的人能洗心革面吗?还是仅仅他看到了什么而被误杀?

  剧情,如蛛网般撒开。

  

  观众跟随剧情,一边怀疑,一边猜,矛头指来指去,让人神经紧绷,仿佛跟随主角一同抽丝剥茧——

  终于,案件缺口在小巷里的下水道发现了——两件上衣和行凶的东西。

  

  谋杀?拼图,被一步步拼起来,又重新被解构....

  

  原来是,因为另个两个小混混在蔡天浩面前没有得到便宜,为了所谓的面子,而杀了他!

  

  在故事循序渐进地推进后,你才会发现包裹着一个关于信任的问题。

  对于一个曾经犯过错的问题少年,是否能洗心革面,重新生活的问题。

  其实,这个话题挺好的,只是这个案件拍的有些随意,简单,很容易让观者一眼带过,看了等于没有看。

  对于悬疑的刑侦案件,最好的是在于烧脑,一环扣一环,而不是这样简单的一眼到底。

  

  还有一案,一个男人被杀死在家里,报案的是同样受伤的妻子。

  

  一个人受伤,一个死!

  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

  让人很有代感是:家暴!

  

  更重要的是,在受害者死亡之前,他们夫妻俩在餐厅里已经发生口角!

  

  更何况,还有受害者同事的描述....

  

  观众仿佛在一场探案中,面临不同选项,过程里,疑点和问号会时不时冒出:

  他,真的是家暴男吗?

  不剧透。

  即使不剧透,大家估计都能猜出结果。

  这样一眼了然的案件,看似反转,实则有些小儿科了。

  

  话说回来,几年不见了,米露怎么变样了?

  当然,《骨语2》也不缺好的故事体裁。

  只是,这样好坏参半的结构,属实有些应付的感觉。

  好的故事,就像是艺术品,只有细品,才会看到它所折射出来的人生悲凉和社会问题。

  轻描淡写的描述,不触及痛点,只是隔靴搔痒!

  2018年夏天,因为骨会“说话”,让其爆红网络。

  2022年春天,《骨语2》少了能破案的“骨语”,就没有了新意。

  

  被肢解的人体,都只是给一闪而过的镜头,根本看不到法医通过骨头给出破案的线索,更多则是推理。

  不知,他们是不是怕太血腥的画面,会被别人投诉!

  春节档的《水门桥》因场面太过血腥,被有的家长投诉,说不适合孩子们观看。

  

  有一位网友说,家长们在观看这样真实的战争场面时,首先自己的三观得正,然后告诉孩子,祖国的强大是由多少革命先辈拿生命换来的,这样的他们值得尊敬!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更应该好好珍惜,保护好自己的祖国。

  其实,一通百通,《骨语2》也应该这样。

  

  真实反映案件,反映社会现象,再通过艺术的手法,寓教于乐,警示世人,是最好的,而不是直及表面,不去深挖,说了等于没说,拍了等于没拍!

  好不容易带着前部剧的高光而回归,那就好好的拍,别浪费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的好资源!

  举报/反馈

上一篇:终生学习,不做咸鱼
下一篇:《长空之王》预售9小时票房破1000万,国庆档开启“极限定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