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除暴》|做到了情理之中,却没做到意料之外!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4
手机版

  Hello,大家好,我是大象王sir。很久没有跟新文章了,在消失的这三个多月里,深深地体验了一把人性的惰性,之前待业在家的时候基本上能保证每周都有更新。自从八月进入房地产行业之后,由于工作本身较忙,再加上懒惰心理的作祟,导致一回到家除了睡觉就想睡觉,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但通过这一个礼拜的调整,今天我回来啦!说实话内心还是非常想能通过文字继续与大家进行交流的,但与惰性的斗争确实是一场持久战,我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自律,毕竟在电影的道路上,能与大家一路相伴,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儿!

  

  言归正传,今天要和大家聊得这部电影是由吴彦祖和王千源主演的《除暴》。在看这部影片之前,网上已经有很多人对这部片子进行了评价,褒贬不一!说实话我对这部电影还是很期待的,尤其是当下经历过疫情之后的电影市场,确实需要一部较燃的影片来引爆观众,再加上主演之一是久违的吴彦祖,更让这部影片具备了成为爆款的潜质,但从目前豆瓣6.6分的结果来看,似乎有点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当我昨天看完影片后,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部电影做到了情理之中,却没有做到意料之外!#电影除暴#

  

  从片名来看,“除暴”自然而然让人联想到“安良”,这就为整个影片的基调定了性,虽然邪不压正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让人看到了开头就能毫无悬念地猜中结尾,对观影体验来说无疑会大打折扣。整部影片最为致命的不仅是能猜中结尾,更能提前预想到情节发展中的每一步。在观影过程中不断地让观众产生“这一点我早就想到了”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又能不断的降低期待值,期待值越低,影片的评分自然也就越低。就像谈恋爱女生总希望能仰视伴侣,这种心理一样受用于观众,我们都希望导演和编剧比自己聪明。毕竟从2012年中国电影井喷式爆发以来,每年百部影片的轮番轰炸已经训练出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观众,再加上韩国、日本、好莱坞等警匪片的“洗礼”,让观众已经不止满足于情理之中,而更希望看到意料之外的东西,也就是对人性深处的窥探与思考。

  

  其实这部影片中我个人认为有几处情节是能做到“意料之外”的,以下内容多少有点剧透,如果你还没看电影,建议谨慎阅读。

  《除暴》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其中吴彦祖饰演的反派张隼就是90年代轰动全国的悍匪张君,而王千源饰演的钟诚则是机智勇敢的人民警察。为了表现悍匪的心狠手辣和警察的英勇无畏,可以看到导演和演员在人物身上没少下功夫,但太过于注重外在形式人物就有点标签和脸谱化了,而标签和脸谱化会使人物更加缺少内心深处的矛盾与冲突。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张隼的情人怀孕,得知消息后的张隼打算干一票大的,不仅是为了挣钱养孩子,更是为了挑衅警察。而在对这段情节的处理中,无论是张隼还是他的情人都没有因为孩子的到来而内心产生一丝波澜。尤其是对于一位即将当母亲的女人,她知道自己男人在外面干的事是掉脑袋的,她不希望失去这个依靠,更不想张隼再去冒险,而张隼答应她为了孩子干完这一票就带她远走高飞,她才无奈地答应,最后张隼失败,她又帮着张隼成功脱逃并对抗法律,如此这个女人内心的矛盾与决绝就表现出来了,人物也就立住了,不然看完电影后总感觉这个角色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情节二,张隼在最后一次抢劫押款车之前将手榴弹作为玩具给了路边的小孩,这一情节表现出了他悍匪冷酷无情的特质,但在这个情节之前再加上一段哪怕只是台词,他们在等待作案时,张隼告诉同伴他给自己的孩子起好名字了叫阿枭,之后再生一个叫阿雄,联合起来就是枭雄,等这一票做完后他就收山,把自己这一身的本事都交给孩子,之后再接把手榴弹当玩具给陌生的小孩,更能表现出他的疯狂与残暴,以及自私自利的本性。

  

  情节三,当抢劫押款车失败,张隼在情人和兄弟的帮助下,成功躲开警察的围捕,逃回老家,而警察方面也中了张隼及其同伴布下的金蝉脱壳之计,误将同伙当成了张隼并宣告结案。但钟诚却发现了其中的破绽,知道张隼仍在逍遥法外,并死死盯着不放,顺着线索追捕到张隼老家,并在张隼母亲开的澡堂内上演了最后的对决。

  

  针对这一场戏,应该是整部影片的最高潮,虽然有激烈的打斗戏,但只能给观众带来感官的刺激,并不能带来心理的紧张。如果修改一下,加上警察的无奈与选择,我想应该会更好看。因为目前所有的证据都指定了警察抓到的同伙就是张隼,即使钟诚知道眼前的男人才是“老鹰帮”的首脑悍匪张隼,但并没有实质的证据证明。而张隼告诉他你今天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一枪打死我,要么我就能大摇大摆地走出去,并飞离你的视线。而此刻的钟诚也知道以目前的刑侦技术(上世纪90年代),没有任何的证据能证明面眼前的人就是张隼,要想定罪要么他主动承认,要么他的同伙或情人指证,显然这两点都行不通,要是今天让他走了想要再抓回来可就难了,面临着两难的处境钟诚该如何选择?

  一枪打死他钟诚可能面临着处分甚至是脱掉警服,不打死他又没有实质的证据起诉他,面对着巨大的无奈,钟诚的抉择就成为了影片最大的看点。而为了表现出意料之外,如果我是编剧,我会选择一枪打死张隼,然后让钟诚脱警服,虽然无奈,但更能体现出这身警服的价值和意义。有警察的地方就不会让罪恶逍遥法外!如果你是编剧你会如何选择呢?评论区我们一起聊聊!

  

  最后我想聊聊本片的导演刘浩良,这是他第二部导演作品,但作为编剧他的履历还是蛮厉害的,之前创作过《大魔术师》、《画皮》、《三国之见龙卸甲》、《飞沙风中转》等影片,尤其是他的导演处女作《冲锋车》,拍摄手法新颖时尚,蛮有意思的,推荐给大家。针对这部《除暴》而言,我想这应该不是他最好的状态,虽然影片达到了及格线,但我相信他能创作出更好的影片!

上一篇:国内1类化药走向上市:从治新冠到抗肺癌
下一篇:人生苦短!不必委屈自己!放开才活的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