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教育内容十篇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培养教育内容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 提高方法

  一、素质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各育应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又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取得各育的效果,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教育要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认知活动过程表现出敏锐的感知、集中的注意、清晰的记忆、较好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具有愉快美好的情感特征,适宜兴奋的情绪特征,自觉性、果断性的意志特征,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以人为善,理解他人,关心别人;有充分的自信心和谦虚诚实的作风,成功时不骄傲,受挫折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根据环境和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总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保证在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中介的作用。因此,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全面素质发展的心理内在机制和动力。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贯穿学生素质教育的一根主线。

  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生理——心理——社会”这三类素质的教育。与生理素质相应的是优生优育教育、体育,与心理素质相应的是心理教育,与社会文化素质相应的是智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德育)。按照人的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全面实施的各类素质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都是必要的,决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偏废。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心理教育与体育、智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德育)一样,都是相对独立和不可替代的。

  二、提高心理素质的作用

  1.提高生理素质及开发潜能有赖于心理素质的提高

  人的生理素质是先天的、遗传的,但这先天的、遗传的生理素质蕴藏着丰富和巨大的潜能,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开发出来。潜能的开发和发挥是通过心理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从前面谈到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中就可以得到证明。尤其是大脑潜能的开发,更是如此。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脑机能的认识与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大脑潜能的开发和机能的发挥有赖于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了使脑的机能充分得到发挥,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与教育模式产生了,如柯尔特(corr)的思维训练,科普曼创设的“儿童的哲学”,费厄斯坦提出的工具性强化思维训练,以及我国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金色童年教育等,都是通过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来开发人的潜能。

  2.心理素质制约着社会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进行,如同道德教育、科学教育等都是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的那样,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也必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遗传素质必须借助于心理过程这一中介,才能不断吸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逐渐实现个体社会化,形成现代人的素质。也可以说,生理层面这一基础性因素与社会文化层面这一导向性因素,是通过心理层面,也就是中介性因素发生联系和产生相互影响的,没有心理层面,生理层面与社会文化层面是不会发生关系的。

  3.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人的素质的发展遵循特定的顺序,较高层次的素质必须以较低层次素质的发展为基础。如同良好的生理素质是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样,社会文化素质赖以形成的背景和基础除生理素质外,最直接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社会文化本身作为人类文明的积淀,只有经过内化才能纳入个体的素质结构。内化的重要环节是“理解”和“信奉”。信奉是在接受理解的基础上,不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维护和体现知识规范的需要和动机后才能形成,要依靠“情感体验”、“需要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可见,保证内化实现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脱离或缺乏这些心理因素,高层次的思想观念就只能停留在非生命的外在物质形态层面。心理素质是包括思想政治观念在内的社会文化素质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心理教育是独立存在的一种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三、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1.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做到教书育心

  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开发智力上,而且还表现在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即兴趣、动机、态度、意志等的培养以及社会心理品质,即情感、交往、处事等品质的培养和熏陶上。教书育心中的育心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心理品质和社会心理品质的培养与熏陶。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有显在的,有潜在的。显在的,如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很容易看出来,而潜在的,如学生人格、情感等是潜藏着的。后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心理辅导教育课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心理辅导或指导活动课,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讨论、表演、演说、游戏、访问、填表及观看影视节目等活动形式,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

  环境育人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它也适用于心育。校园文化的心理环境或氛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静态文化心理环境,如校容、校貌及各种设施设备等对学生心理会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是动态文化心理环境,如班风、校风等对学生将产生更大影响。良好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的营造要动静结合,形成一种整体氛围,创造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影响之中,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3.鼓励学员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是个大舞台,很多事实证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而且在培养学员自身心理健康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也应该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改变单纯追求学科成绩而忽视学员的心理素质的做法。

  此外还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与心理咨询箱。其目的是加强辅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传统的教育观只重视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健全,而素质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以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科学知识可以重新学习,而良好的人格却很难重新学习,只有通过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才能达到“教书育心”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培养教育内容篇2

  一、印度的职业教育及师资培养

  在中世纪,印度就有了以“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为基础的师资培养方式。之后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影响,印度的教师培训系统又在借鉴吸收英国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成长发展起来。在国家独立之后,经过几十年发展,印度的教师教育课程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的教师教育开始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和丰富性,表现在全国对教师教育项目的重构和实施达成了共识。政府开始关注、重视教师教育的课程,并对它们进行适当调整,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师质量,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至此,印度的教师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联系更加紧密,将教师教育的发展过程各个环节承接得相对科学、完善,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素质。

  印度的职业教育受众对象主要集中在中等教育阶段。20世纪中叶,印度拉达克里希南委员会提出了开办一些中间学院的建议,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在中等教育结束后顺利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在学习期间激发学生对某些职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技能掌握水平,并且在高中阶段应开设多样化的课程来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这样就促成了“多目的学校”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中期,职业技术教育在印度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继而引发一系列教育社会问题。政府意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于是强制将一些实用性和操作性强、与社会生产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添加进学校的教学课程计划中。就这样,通过政府的控制手段,确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在普通中学的合法地位。

  二、印度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课程框架

  印度的高中教师教育,为了区分不同的教学对象和目标,实施因材施教,分为学术流教师教育与职业流教师教育,各自的课程设置也各有侧重,大不相同。其中职业流教师教育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旨在培养职教师资,不仅要提高未来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职业教育技能,而且还要培养他们对学生进行教授引导知识技能的师范能力。

  职业流教师的培养侧重点是将工作技能和实用操作相结合,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经济价值,注重学生就业或自我创业。因此,印度的职业教育教师不仅要掌握某一行业的高深技能,还要投身于为该行业培养后继人才、取得职业成功的事业,进行职业科目的教学成为职业流教师教育课程安排中的重要内容。职业流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目标是:使教师能够理解并欣赏印度社会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及其相关的原理、目的和需求,使教师具有传授知识、发展必备能力的能力,使教师具备对某一行业或职业领域特定规则的理解,具备取得职业成功而必备的技能和价值观,具备培养学生追求更高生产技能和能力欲望的能力,具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其职业技能从某一行业向另一行业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立、自信的精神,能够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和在岗培训。

  从印度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的设置来看,印度的职业流教师明显区分于学术流教师,专业性明确且突出重心。在印度的技术师范里,通常设有长期和短期两种课程,让学生在长期课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在短期课程中参加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避免与实际社会生产脱节。此外,印度还设有一些师资培训机构,学制一般为一年,主要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相关师范技能。这些中心培训学院通常都会与附近的师范培训学校结成合作培养关系,在中心学习的教师可以去师范学校获得实习的机会。

  三、印度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内容对我们的启示

  我国自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实业教育可算是中国最早的职业教育,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着重于训练学生掌握相当知识面的课本知识,强调学科的专业理论性,相比较之下实践性较弱,忽视了教师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特别是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这一注重手动操作能力的领域,更加需要优化教师课程结构,加强实践实习操作。在这些方面,印度的职业教师师资课程设置确有领先于我国的地方,借鉴这些长处对我国的职教师资培养有极大帮助。

  培养教育内容篇3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育;优化教材;教育多样化

  中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新形势下的中职体育教学不仅内容丰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开拓精神,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我国中职体育教育的现状

  随着中职体育教育的发展,对中职体育教育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其中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体育教学不重视。现阶段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在一味地追求就业率。重专业课,轻视体育课。体育课就让学生打篮球、踢足球,没有教案也没有教学计划。②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方法陈旧。在内容上,教材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造成了学生上课不感兴趣,对体育不够重视,缺乏学习的自觉性。③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下降,最近的一项检测结果显示:我国中职学生的耐力素质和肺活量指标下降;运动量严重不足,一些学生的体重严重超标。④学生课业压力大,对体育认识不足。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根本没有用,只是在浪费他们学习的时间。学生从心理上就不够重视体育课程,因此对体育的开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

  二、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依据与原则

  中职体育教学方法与方式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时是否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好坏。在选择体育教学的方法时,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目的和任务来确定;其次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的心理动态;最后要考虑当地的体育技术水平。体育教材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就决定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多样化。体育教学方式方法要具备健身性、趣味性、实用性、专业性和终身性的特点。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活跃,理解力较强,勇于探索,求知欲强,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巧妙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2]。

  三、加强能力培养,构建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途径

  1.加强对中职体育教育的重视

  现阶段,中职体育教育不能很好地开展的主要原因就是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和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面。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提高学校、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一方面,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资,完善学校体育教育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要提高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要认识到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为了日后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立足实际,优化教材

  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在依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开展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地区不同,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情况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以适应当地中职体育教学。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运动,充分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3.中职体育教学形式应多样化,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1)丰富课堂内容,改变过去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既要有传统项目,又要有现代的学习内容,满足大纲中走、跑、跳、投、垫上运动、健美操和韵律操等的要求。对于长跑、短跑等传统项目,可以采取变换队形、接力赛、逆向接力赛等新的方式,创新课堂模式。

  (2)提高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增强体育教学活力。教师要用语言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培养教育内容篇4

  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是指高职院校的办学者(办学主体)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式。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是一个时空“跨接概念”。所谓的“跨接概念”是指“办学模式”的概念在时空上跨越和链接了“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两个概念。

  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是一个内容“复合概念”。所谓的“复合概念”是指“办学模式”的概念在内容上涵盖了“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两个概念。即:办学模式 = 办学体制 + 培养模式。所以,准确理解和把握“办学体制” 和 “培养模式”两个概念是掌握“办学模式”概念的前提和基础。“办学体制”规定了学校的举办者及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培养模式”规定了培养学生的方式(途径)。“办学模式”规定的是学校举办者培养学生的方式(途径)及其在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

  办学模式属于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的顶层概念,是从学校、专业两个层面对教育现象形成的观念和认识。办学模式并没有涉及到更微观一些的课堂教学层面。办学模式是在概念层面上高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术语。换言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四个术语属于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的宏观范畴,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个术语属于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的微观范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在课堂教学层面,直接由教师主导、学生直接参与的微观范畴。高职教育宏观范畴(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办学模式 )主要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设计.高职教育的微观范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主要由直接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进行设计(此处的课堂教学既包括传统的教室课堂教学,也包括实训室教学、顶岗实习教学。此处的教师既包括学校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也包括企业的指导学生实习的师傅)。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宏观范畴和微观范畴的掌控者不同,这也是区分高职教育概念范畴的重要依据。

  二、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地位与作用

  在高职教育的概念体系中,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是处于顶层的3个概念。办学模式作为办学体制、培养目标的跨接概念和复合概念,仍然处于高职教育概念体系的顶层。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且从某种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高职教育要素。因此,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在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处于仅次于培养目标的第二要素(办学模式不仅包括办学体制、也包括培养模式)。可以认为,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是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的两个最顶层的概念。也可以认为,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的3个最顶层的概念。上述两种认识都正确,并不矛盾,只是从不同的、便利表述的视角诠释教育现象。

  三、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决定因素

  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决定因素主要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生源的质量结构;三是高职教育的实际状况。所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源的质量结构、高职教育的实际状况是决定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三个基础性决定因素。

  四、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特征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符合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具备稳定性与可重复性的模型形式。需要特别指出,稳定性与可重复性是模式具备的两个最基本的形式特征。符合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律是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内涵的本质特征。模式形成的过程性突出体现了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渐趋完善特征。

  五、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最新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内容表述是教职成[2011]12号文指出的3项内容12个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的实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规定了学习的内容必须是职业工作任务;二是规定了学习的途径,即学习过程必须与职业工作过程(职业行动)紧密结合。

  “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可以将教职成[2011]12号文中的“校企合作”归纳为“9个合作”,即: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校企合作联合组织学生实训:校企合作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校企合作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顶岗实习”的实质是学生顶替职场员工走上岗位进行实际工作的学习。处于顶岗实习学业状态的学生可称为“学员”,即兼具“学生”和“员工”双重角色,一般需要配备企业实习“指导师傅”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继而言之,“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失误责任需要“指导师傅”和“指导教师”承担。

  六、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地位与作用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要素体系中,位列培养目标、办学体制之后,可称为高职教育概念体系的“第三要素”。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形成了高职教育概念体系顶层的“3w”,即“what”---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who”---由谁来培养---办学体制(办学者);“how”---如何来培养---培养模式。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作用是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即要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来培养专业人才;要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来培养专业人才;要通过“顶岗实习”的途径来培养人才。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隐性作用是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培养”内容,即教学内容必须是职业“工作内容”,换言之,学习任务必须是工作任务。“培养”的内容必须是属于企业的内容,具体言之,“培养”的内容必须是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

  培养教育内容篇5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湖南省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研究”研究成果。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既是一个理论研究课题,更是具体的实践课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首要任务,学生礼仪素质正是其身心素质的基本内容,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和迫切性。而社会转型和理念多元格局的形成,更增加了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难度,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必要创新方法,构建新的培养模式,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力收培养之效,这样才能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建构的意义和必要性

  弄清楚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和必要性,有助于自觉加强对学生的礼仪素质专题教育,形成规范化的教育培养机制,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课题,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学生礼仪素质养成,能满足人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的内容中,各有不同层次。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次序排列,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礼仪素质养成的需要,就属于人的需要中的精神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通过礼仪的交际,让人得到爱,得到尊重,获得自我实现,所以,加强礼仪素质培养,是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方式。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直接培养人的各种素质,利益素质培育当然也是素质培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一个不确定的开放的,无限的系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i的观点,强调了人的社会性,是人的不确定性本质在社会哲学上的展现。他们说的都意在说明,人还在发展过程中,人需要继续发展。而经过教育,则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主要战略,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的培养,正是符合人的本质发展的需要。此外,礼仪素质的培养,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其价值和意义都是非常巨大的。

  (二)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问题不仅仅在于提升认识,明确其意义,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了。事实恰恰相反,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由于社会理念多元多样化竞争、价值观多元碰撞,使得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面临着各种结果,可以是社会主义的,也可能是封建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的,甚至是反动的。尽管我们认同对主体的价值理念的多元现实给以包容和谅解,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了社会主体价值理念的优化和健康发展,即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率各种价值观。因此,相关的人格构建、素质培养,就显得既很迫切,又不是轻而易举的。

  二、构建礼仪素质培养立体综合模式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必须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注重过程和效果,统筹兼顾,规范实施,使礼仪素质培养形成一个有机体系。

  (一)模式建构的整体构想。

  我们设想,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应该包含基本的教育因素,包括礼仪教育的目标确认、规制建构、礼仪规范的制定、硬件投入、总体规划、任务安排、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和结果评估验收等等,也包括学生的各种关系和交际方式,这些具体的因素,关涉到方方面面,内容庞杂,必须以人为本,以育为纲,以养成为目的,以方法创新为要务,抓制度、抓过程、抓反馈,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坚持实践,才能收效。基于育人规律基础上的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建立,为礼仪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给出了基础条件。学校德育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都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深刻认识,共同重视,把礼仪素质培养当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来抓,当作育人的要务来抓,在这基础上,权衡全局,构建起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培养的力度,教育与管理并重,激励和规范并行,力使过程完善、效果彰显。

  (二)模式的构成因素和作用机制。

  该培养模式由培养机构、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组合成基本因素,共同指向培养对象,再加上培养过程的流程运作最后达到培养目标,再经过流程中的反馈机制,不断调整各个因素,使之与时俱进,符合发展变化的形势要求和育人需要。这些基本的因素,形成了既互相联系又独立生存的子系统。其中,培养机构主要是指学校,如中学、中专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中的班级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单位,活动小组是基于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教学方式变革的需要,而组成的机动机构,着重于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是教育规律在育人过程中的形式表现;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层次的学生道德品行、礼仪要求、行为准则等,是礼仪素质培养的具体内容;培养方法则是育人的总体范围和宏观要求,包括理论指导、技能训练和具体尝试实践等。

  三、基本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制定和落实好学生礼仪培养规划、制度等。

  礼仪准则的具体条款、礼仪规范培养的具体要求,都需要通过基本的制度制定和落实来实现,所以,规划、发展战略和基本制度的制定,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基本因素内容。就是说,中小学生的礼仪素质培养,需要通过具体规划、计划、制度等的制定和落实,形成全体动员,全员参与的局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推动。其中,国家教育职能部门既承担着管理督导任务,还承担着制定学生礼仪素质规范培养的战略、策略、规划和计划安排等宏观任务。要制定礼仪规范培养的目标、任务和统一的操作规则,以便有规可依,有仪可行,有任务驱动。就是说,不但要具体制定学生礼仪的基本内容,更要制定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培养目标、基本制度等,以便保证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日程,并取得实效。同时,学校要加强管理,加大礼仪素质的宣传教育力度,形成校园礼仪素质规范养成的氛围和环境,推动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促成学生礼仪素质的提高。

  (二)强调礼仪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

  礼仪内容是礼仪素质培养基本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切实强调礼仪内容的更新和丰富,以满足教育培养过程的需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其内容必须不断更新,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古往今来,礼仪规范和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现实的需要而推陈出新。某一阶段公认的规范准则,可能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被否定,被扬弃,同时又有新的内容增加进来,如此发展变化充实提高的结果,使得礼仪规范常学常新,保持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文明。所以,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也要注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充实更新礼仪内容,剔出一些过时的内容,网络交际要求、网络文明规范等则是新的活动领域的礼仪内容,需要给学生以系统的培养。类似这些,都属于礼仪素质内容的创新,需要我们关注时代的变化,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进展,及时修订、充实、丰富现代礼仪规范的内容,以便保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三)突出学生礼仪规范的实践。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关键在实践。在落实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应该成为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首要形式。学校要建立实践教学的机制,把礼仪规范的条文转变为学生的尝试行动,学一条,用一条,并形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行动,这样就易于巩固所学,使礼仪规范变为学生的良好习惯。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是我国公民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基本模式的建构,符合教育实际,更为具体的培养过程创设了可以遵循的范式。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培养力度,切实提高培养效果,以促成广大中小学生礼仪素质的提升,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新世界出版社 2003

  培养教育内容篇6

  关键词:信息检索;教育观念;通识教育;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7-0144-03

  1、通识教育与信息素养

  1.1 通识教育的意义与面临的问题

  钱理群先生表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社会艰难转型的时期,钱先生对大学教育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高等教育起源于前苏联模式,长期以来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才”,而忽视了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人”。如果大学培养的人才更重视自己的利益,而非国家、社会公众的利益,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大学生人文和道德素养的滑坡是必然的。大学应该把学生培养为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道德的全面素质的人才,通识教育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化”的教育而言,是非功利性的,它秉承的是培养社会“完人”的教育理念。哈佛红皮书将“通识教育”定义为“首先将学生教育成民主社会中负责的人和公民的那一种教育”,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有教养的人,此种人需要具备4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做适当判断的能力、能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与国内高等教育界交流的日益广泛,通识教育的理念开始在国内高等教育界急切升温。但是,由于专业教育思想的深远影响,国内通识教育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始终寄存于专业教育的影像之下。台湾大学黄俊杰教授总结出通识教育存在的4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常常处于脱离状态,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是谋生活的教育,而不是一种提升生命的教育;二是有些学校的通识课程之知识承载度不足;三是教学方法的问题,现今大学课程多半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四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相比较通识课程,他们更加重视专业必修课。另外,通识教育还面临大学评价这样严重的外部问题,当前所采用的大学评比指标基本上都是数量化、标准化的指标,而通识教育由于较难加以数量化、规模化、标准化,所以很容易被忽视。

  1.2 通识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关系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通识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通识教育中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桥梁。国内大学最初以开设文化素质课程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大多数高校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的方式,积极探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式。从教育目的上来说,文献检索(或称谓信息检索)相关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检索分析能力和信息道德法律操守。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素养教育已经自觉的融入到了通识教育之中,成为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此外,信息素养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有效支撑。2000年,美国高等教育图书研究协会提出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包括:能决定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能有效而又高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能评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所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素养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人个人素质的关键。信息检索教育不仅培养学生搜索学术文献,支持科学研究探索,还应该帮助学生能够利用它的教育成果完成自我教育、自我培养,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间建立桥梁。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五标准,它涉及到学生个体的思维、知识、技术、协作以及法律和道德意识。从认知、思想和技术视角提升学生基本素质。能够渗透、融合到几乎所有学科专业教育,为开展通识教育建立了良好的方法学和技术能力体系。

  2、国内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2.1 培养途径单一

  自198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开始,不论是文献检索阶段还是信息检索阶段。此项课程始终将自己定位在方法类和工具类课程,成为开展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主要甚至惟一途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开设、管理一般都设在图书馆,专业教师也产生在图书馆,师资背景也多以图书情报学居多。由于信息素养培养是一个系统的体系,信息检索能力仅仅是信息素养的一部分,仅信息检索课程显然不够,有必要对信息素养培养途径进行研究,整合所有的教学资源,使信息素养教育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培养内容不足

  当前信息检索课程教材中信息检索技能训练内容所占的比重多,而信息道德教育的内容偏少,信息意识教育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由于信息检索本身就是定位为工具课、方法课,不可能更多涉及素质培养的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内容,且教材内容很难及时反映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导致授课内容老化现象严重。同时,绝大多数高校的信息检索课程课时设置在16-32课时之间,课程性质以选修课为主,很难开展全方位的信息素养教育。而且选修人数偏少且多集中在医学、理工类专业学生,信息检索课程在信息素养培养和通识教育中的影响力严重不足。从课堂教学看,由于师资学历背景的局限,课堂教学主要集中在文献信息检索工具使用、学术资源检索,在培养完整的信息素养方面很难有突出的效果和研究深度。

  2.3 培养管理缺失

  从课程面向的对象看,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既存在于面向专业教育的选修课,也存在于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课程教学管理则以图书馆为主体。由于对信息检索相关课程认识的局限性,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很难进入到教学一线的视野,这无疑阻碍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笔者从网上对一些大学开展的通识课程进行了解,发现仅有武汉大学将信息检索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范畴。也就是说。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然而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的追求还仅仅停留在图书馆个体努力层面。信息素养培养管理的缺位使信息素养教育面临发展桎梏。

  3、基于通识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信息素养

  虽然,通识教育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它却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钱理群先生担忧问题的惟一途径。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关乎高等教育的未来。

  3.1 建构教育体系,融入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理念,实现这种理念必须建构完善的教育体系才能实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中,不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信息素养教育都是依托课程设置完成的,但是课程的开始与终结并非意味着通识教育的完成,恰恰是刚刚开始,更多的通识教育则需要学习者后续自主完成。基于通识教育的信息素养培养体系可以从3个视角完善:一是积极探索、整合通识教育课程,对与信息技术、法学等有关课程进行分析,形成符合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教学内容;二是改进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环节,改变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考核模式,结合专业教育需求,以学科专业发展为内容探索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三是建立教育跟踪机制,将信息素养培养融入到整个的大学教育阶段乃至终身教育阶段,技术引导、思想引导、法律道德引导都成为跟踪机制的内容,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信息素养标准或单纯的课程教学研究。

  3.2 完善教育内容,强化人文教育

  在教学内容上,由于信息素养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的很多学科体系,以一门甚至多门课程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都不可能完成。虽然,在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提及了专利、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标准等部分内容,但是,远不能解决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的要求。要改变文献信息检索偏重学术性信息获取能力的模式,除了在教育体系中完善课程建设外,还需要不断丰富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强化人文教育理论。从个人素质养成看,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并非单独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而是在相关课程教学中有所体现。比如,在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中应树立通识教育之理念,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致力于通过检索、阅读、分析文献信息,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体验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无穷魅力,不断完善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

  3.3 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培养体系

  信息素养教育同样遇到了黄俊杰教授关于通识教育面临的四个问题,甚至问题更加严重。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根本目标,就此而言,并不是只有“通识课”才需要通识教育,“通识”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使命。要打破根深蒂固的专业教育思维模式,必须加强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特别是具体到每个不同类型的高校尤其如此。信息素养顶层设计的首要问题是领导层的认识要深刻,信息素养高低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效果,改变那种只需开设几门与计算机或信息资源有关的课程就是信息素养教育认识,积极探索设计一套符合信息素养标准的教育体系。另外,信息素养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部分,应该尽可能提高专业教育与素养教育间的教育效果,借助通识教育理念,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切实提高信息素养教育质量。

  培养教育内容篇7

  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内涵广泛,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示道德教育现状,对主要的内容要素进行详细分析。

  (一)基本道德素养教育

  学做人,会做事的指导思想基本贯串于高职道德教育内容的始终。高职院校将教育学生学做人,会做事作为高职生道德教育培养的核心,以基本道德教育内容为主,以提高道德素养为目标。这些基本道德素养包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文明礼貌,公民的基本准则。

  (二)传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串于道德教育的各个阶段。高职院校教材中也将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期间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爱国主义教育。在道德教育目标上,以期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将学生培养成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在内容安排上通过爱国主义讲座,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等方式向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优越性。

  (三)职业素养教育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受现代企业欢迎的“企业人”,所以在高职道德教育中,与本科院校最大的区别在于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教育包括就业指导、职业习惯等方面。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时间较短,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还不够系统和完善,没有统一的规范与对策,职业指导的内容也大多由高职院校自行选择与组织。

  (四)伦理道德教育

  结合高职生的特色及发展需要,在高职道德教育内容中包括婚姻、爱情、家庭方面的伦理道德内容。许多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实际不断开展有关婚姻观、爱情观方面的专题讲座。在教材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还开设专门的婚姻、爱情专题,这一内容虽然不是高职道德教育的重点,但是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

  (五)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虽然道德教育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缺少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但各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实际,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开设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六)创新能力教育

  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素质,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将其列入道德教育内容,主要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承担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也有专门的专题阐述这一内容。在日常教育中,通过各种活动和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内容存在的缺陷

  高职院校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道德教育。但是由于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道德教育内容仍存在一些缺陷,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道德教育内容脱离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

  现有的高职道德教育内容大多沿用本科院校的体系,缺少高职特色,且在内容上陈旧落后,跟不上高职院校发展需要。这种陈旧的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材内容过于大众化、通俗化,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学生接受度不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新意。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高校教材实行全国统一,专本科统一的模式。

  (二)德育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从高职生的成长历程看,其主要经历4个角色:家庭角色、学校角色、社会角色与职场角色。现有的道德教育内容缺乏贯穿高职生人生经历的系统性,内容零碎,系统性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高职道德教育缺乏独立性,在照搬其他本科院校道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必须强制性的道德教育内容。这种系统性缺失必然影响高职院校道德教育效果。

  (三)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缺乏针对性

  在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与辅导员承担着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针对高职学生的成长特点与就业方向,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不断研究高职生的特点,创新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内容。但实际情况是现有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缺乏对高职生特点与成长历程的研究,照搬本科道德教育内容,用本科的德育内容与方法来教育高职生,必然会出现针对性不强的情况,其道德教育达不到预期目的。

  (四)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重视不够

  高职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企业,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这也是高职道德教育的特色之处。但是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虽然高职院校也开设职业指导课,但对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传授上。许多职业指导课教师本身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不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与管理模式,不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其讲课内容主要来自于书本和网络,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五)道德教育缺少实训教学环节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最大的特色就是实施专业课程实训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培养的学生更受企业欢迎。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高职院校缺乏对实训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在教学模式与内容上更多地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师、学生都认为道德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不需要实训项目教学,更不需要学生进行实操训练,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只讲不练的理论课程。

  (六)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纳入正式的道德教育范畴现代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高职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问题,各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未将心理健康内容列入道德教育的范畴,教材上缺乏关于心理健康内容,主要原因是学校、教师、学生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是心理学教师的责任,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责任,高职院校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其范畴,利于对高职生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功效。

  三、重构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内容

  重构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内容的总体思路是围绕高职学生人生历程中的4个角色,即儿女角色、学生角色、公民角色、职员角色设定4个角色相对的道德教育内容。这4个角色的道德教育内容将贯串高职生的一生,其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在家是好儿女,在校是好学生,在社会是好公民,在单位是好职员。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道德教育的现实性与真实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培养学生“在家是好儿女”的素养

  人生的第一个角色就是为人子女,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好儿女”,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尽孝学优始终”。教师应教会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会计算自己的成长成本,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养成他们的感恩习惯。

  (二)培养学生“在校是好学生”的素养

  大学阶段是学生重要的人生经历,所以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显得非常重要。道德教育内容应围绕珍惜时光,遵守诚信,正确处理异性与同学的关系,正确对待网络等内容展开。教育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懂得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学会诚信做人,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面对人生环境。,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正确处理爱情与人生的关系,懂得婚姻家庭法律知识。在对待网络诱惑方面,能正确使用网络,养成网络自律措施,遵守网络中的道德要求。

  (三)培养学生“在社会是好公民”的素养

  好公民的基本准则是“爱国、守则、诚信”。在大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教育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能理性的处理爱国问题,做一个自豪的中国人。在法制教育方面,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能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很好地执行权利和履行义务,学会依法保护自身的权益。在社会道德教育上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要培养学生知荣辱,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四)培养学生“在单位是好职员”的素养

  培养学生做一个“好职员”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内容。在道德教育中必须教会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习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掌握企业的核心文化与用人标准、管理模式,以“责任良知、团队精神、规则意识、绩效理念”等企业核心文化来教育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良知、规则意识、绩效理念。这样,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才能受到企业的欢迎,并成为企业的“好职员”。

  培养教育内容篇8

  关键词: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265-02

  排球运动(Volleyball)诞生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由威廉·G.摩根在1895年发明。排球运动在其诞生的十年后(1905)由美国的传教士传入中国,之后就成为了中国民所众喜爱的一项现代体育项目。在排球运动传入中国后的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游戏性的娱乐体育项目到充满竞争的竞技体育项目再到市场化的职业体育项目”的演化过程[1]。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排球竞技水平得到了提高,在群众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并且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排球产业。虽然排球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在中国日渐繁荣的体育产业结构中,排球产业相对是一个发展较为弱的项目。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在于人才问题、在于人才的培养问题。为此,我们提出要对体育院校排球专项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重构这一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

  中国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建国后借鉴了前苏联的专业人才教育模式而建立起来的,其目标旨在:“培养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精深知识和能力基础的高级专门人才”[2]。按照这种模式,中国的高等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但是面临经济、社会、科技、文化飞速变革的局势,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诟病日益显现。

  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设计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3]。“人才培养模式”有四部分构成,分别是:(1)人才培养的目标:即按照社会需求的标准来培养人才,有学者认为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人才根本特征、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业务培养要求等内容”[3]。(2)人才培养的过程:人才培养过程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实践设施等中介手段,相互配合,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因而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属性”[3]。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包括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途径和人才培养方案等。(3)人才培养的制度:有学者把人才培养制度理解为“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一项内容”[4]。(4)人才培养评价:人才培养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养过程及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的一种方式”[3]。

  二、国内体育院校排球专项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中国体育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借鉴了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设置专业强调按国民体育人才总体计划对口培养专门人才,以“专才教育”思想制定专业培养目标”[5]。这种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是“以培养体育运动专业人员和基层教师、教练员为主,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内容的安排,都以体育训练为主线,非常有局限性”[6]。关于目前中国体育院校排球专项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我们不妨从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1.培养目标: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关于培养目标表述历经多次改变,已从1980年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改为了2003年的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从目前国内一些高等体育院校排球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主要是定为培养中等以中学校的体育教学、训练、科研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人才。

  2.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包括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途径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就排球这一项目来说,我们可以从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该课程的教学计划来进行分析。(1)从课程内容来说,目前中国大多数高等体育院校的排球教学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一是理论部分,主要介绍排球的起源、发展、排球基本技战术和排球裁判法等;二是实践部分,主要学习排球的基本技战术、临场裁判能力以及组织相应的排球比赛等;三是考核,主要包括理论考试和排球技战术考核等。(2)从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说,主要是采用讲授、实践、教学比赛等教学方法,另外近几年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逐渐被一些学校所采用,如:探究教学法、微格教学发、学导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3)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各内容的教学顺序和课时安排等。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部分、实践部分和考核,在学时安排上实践课占总课时的绝大部分。

  3.培养制度: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3]。基本制度又包括学年制和学分制。从目前看,在中国的排球专项课程中这两种基本制度都在采用。组合制度原先只是一种权宜性的计划外安排,意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课程[7]。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制定一些课堂规则、旷缺课制度、补考制度等,这种制度在不同学校均有制定。

  4.培养评价:培养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所进行的科学、客观的价值判断。从目前看,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排球专项课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采用理论课的开闭卷考试和技战术的考核两种方式。

  三、体育院校排球专项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措施

  培养教育内容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育;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对既有较强专业动手能力、又有实用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指出高职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专科和本科教育――以培养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用型英语人才为主要目的。如何根据高职英语教育的特点和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职英语教育的特点

  高职英语教育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1.1 高职英语教育具有高等英语教育与职业英语教育的双重属性

  1.1.1 高职英语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英语教育,具有职业英语教育的特征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描述为:“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

  1.1.2 高职英语教育有别于中职英语教育,具有高等英语教育的特征

  它们的课程结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职业英语教育课程均占很大比重,都非常重视实用性。高职英语教育是职业英语教育中的高层次,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比中等职业的英语教育高一层次。

  1.2 高职英语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强调了两个“并重”、一个“更要注重”和一个“原则”。两个“并重”是“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一个“更要注重”是“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一个原则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高职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计划区别于普通院校,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中需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1.3 高职英语教育中的英语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对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

  按照国际语言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高等教育中的英语教学可以划分为专门用途英语与学术英语两大体系,学术英语旨在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工作者,而专门用途英语旨在培养能够在特定的职业范围使用英语的专门人才,从这一意义讲就是指职业英语。

  2 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特点

  2.1 高职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据调查,英语高考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只认识600个左右的基本词汇。他们的阅读、听说能力差,兴趣与学习能力与普通高校生也有明显差异。

  2.2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主要为工具性动机

  英语学习动机受性别、英语水平、年龄、职业要求、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不是简单的个别因素,而是个交叉型、立体型、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过程。据调查和统计,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主要为工具性动机。

  3 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著名教育家李秉德的定义,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许多教师把教学内容等同于教材,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对教材的界定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日本学者欢喜隆司教授认为“从总体上说教材是受学校教学内容所制约的”,可见教学内容涵盖教材。此外,许多教师在教科研上还存在着一个误区,偏重于对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而忽略教学内容。实际上,教学模式是教学结构的稳定而简明的理论框架,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使用的工具和手段。鉴于以上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学内容应当重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高职学生的工具性动机,同时激发他们的融合性动机,以促进教学和学习效果。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替代,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从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了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考虑它们是否能够调动起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3.2 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英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强调的是培养实用型的英语人才,因此教学内容一定要区别于英语语言文学类的教学内容,应侧重加大语言能力类教学的力度,突出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适当降低“学术”性知识的含量,加强“实用”性知识的训练与培养。

  3.3 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典型性

  高职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该做到“少而精”“用得着”,与经营环境、业务环节和涉外交际活动密切相连,和职业岗位密切相关,应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普遍的指导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比如,在英语应用文的写作上,我们应侧重培训学生撰写简历、通知、信函等,然后根据各专业和岗位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的专业应用文书写,而不是要求学生面面俱到。

  3.4 教学内容应该有助于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主张“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重视高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才能使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持续进取和不断提高。

  3.5 教学内容必须承载文化教育

  语言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形成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学好一门语言,不应仅局限于学习它的语音、句法等,还应该学习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基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而造成的语言运用错误,常常会使对方误会而导致交际的失败,同时通过语言的教学内容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特别是职业文化的差异将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乃至素质提高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涉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实用人才,是我国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在一个较短周期内,打造出高层次、直接服务于社会各行业一线岗位的合格人才,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事关重要。

  【参考文献】

  培养教育内容篇10

  [关键词]人才层次 课程体系 衔接 “3+2” 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林海亮(1978- ),男,广东高州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比较教育;李雪(1985- ),女,四川成都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管理。(四川 内江 64111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19-03

  “3+2”职业教育模式是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它以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衔接为纽带,中职和高职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分学段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及管理,共同完成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方式。①根据制度安排,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获得中职文凭后,可以选择就业或者升学,如果升学,则可以到高职院校继续深造两年以获得高职文凭。从中职到高职的过程,有的学校需要学生参加升学考试,有的学校不作升学考试要求。

  “3+2”职业教育模式实施能否成功,除了宏观的教育制度安排之外,课程体系设计也是很重要的决定性因素。“3+2”职业教育模式实施以来,在两阶段专业课程衔接上普遍存在问题,导致了学生学习时间得不到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极大浪费,最后也难以实现“3+2”职业教育模式设置的目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在强调中高职教育贯通和一体化的同时,忽视了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差异,忽视了中高职之间的差别和“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的本质,把两个阶段的教育混为一谈。面临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建立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是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的理论依据

  1.职业人才具有层次化的特点。社会中每种职业的人才需求和分布都呈现出层次性的特点,职业人才层次化是自发形成的。职业人才层次化现象反映出社会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更有效地促进各种职业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应该促成职业人才的分层,帮助学生在初次就业时找准自己的岗位,减少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的损耗。“3+2”职业教育模式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区分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的不同,认为中职和高职两阶段应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且两种不同层次的人才之间是相互衔接、相邻递进的。因此,“3+2”职业教育模式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以职业人才分层为依据,在“3+2”职业教育模式内对职业人才进行分层,同时对分层后的人才进行培养。

  2.“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的本质。“3+2”职业教育模式的提出,主要是因为“单考单招”的中高职贯通模式,由于中高职对应专业不多,导致无法满足有知识和有能力的学生升学的诉求,也无法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五年一贯制”的中高职贯通模式,由于把中职生按照高职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来培养,使得职业教育难以培养不同层次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3+2”职业教育模式就是要破除这两种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分层受阻的缺陷,在保留中职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同时,拓宽了中职毕业生升学流向的渠道,让更多有意愿、有能力、有知识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从而把各个层次的人才有效区别开来,实现人才层次化,达成职业人才层次化和提高人才质量目的的职业教育模式。因此,职业人才层次化培养是“3+2”职业教育模式的本质之一,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完全符合“3+2”职业教育模式的这个本质,能使“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的本质得到全面反映。

  3.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是受教育对象,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认同和尊重是提高教育效率的重要前提条件。尽管“3+2”职业教育模式强调中高职教育一体化,但是中高职两个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却是完全不同的。中职阶段学生年龄介于16~18岁,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心智不完善;而高职阶段学生年龄介于18~20岁,是成年人,他们的心智相对成熟。两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价值观、自理能力、思维能力、接受能力等均处于不同的水平上,因此,“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两个阶段培养,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应该分别符合各自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二、“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的特点

  1.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的差异。中高职两个阶段的差异是“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课程衔接的前提,没有差异就无所谓衔接。中高职两个阶段的联系是“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课程衔接的基础,没有联系的衔接是不存在的。为了较好地衔接两个阶段课程,“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对两个阶段的差异和联系有较好的认识,并针对当前课程体系衔接混乱的现象,强调两阶段的差异。

  “3+2”职业教育模式是中职和高职两个不同阶段职业教育学校之间,建立在两个阶段职业教育的联系基础上的合作。但是该模式的中高职两个阶段又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存在明显的差别。

  当前教育者更多地强调两个阶段职业教育之间的统一性以使“3+2”职业教育模式获得合理性。这反映在课程体系上就是片面地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中两个阶段的一体化,而忽视了两个阶段之间的差异,这必然会导致中职阶段教育向高职阶段教育靠拢以达到一体化的目的。中职阶段教育向高职阶段教育靠拢,其必然结果是中职阶段培养目标从属于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继而中职阶段课程以实现高职目标为导向。这样,中职阶段教育不仅失去了独立性和独特性,还容易把中职生看作高职生来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误用。教育者片面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一体化的教育实践,最终模糊了中高职之间的差异,瓦解了“3+2”职业教育模式两阶段课程体系衔接的前提,使“3+2”职业教育模式里的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难以实现。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认同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联系,坚持了“3+2”职业教育模式的合理性,同时,针对当前模糊中高职两阶段教育区别、课程体系衔接混乱的现状,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的差异,重构中高职两阶段课程体系衔接的前提,这是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与当前课程体系的重要区别之一。

  2.强调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是当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导致教育者无法准确地制定课程体系,也无法在教育过程中向学生传递培养目标及其定位的信息,最终导致很多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定位不明确――他们不知道接受职业教育之后应该从事何种职业。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紧紧盯着那些专业不对口、令他们学非所用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铁饭碗”工作,而那些能让他们学以致用的民营企业、私人企业、中小型企业的岗位却无法提起他们的就业兴趣。一方面,学生所学难以致用,抱怨学校教育的无用;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又因没有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而导致资源浪费,备受社会批评。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除了与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有关之外,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不明,以及由此导致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模糊的错位。

  “3+2”职业教育模式职业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要求区分两个阶段的培养目标,这有利于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其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能力,使他们体认自己具有潜力去追寻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工作”②,使他们完全依赖自己的技能而不是其他的外在困惑。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观念,真正实现其帮助青少年“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功能,减少社会资源浪费,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这既是对青少年负责的需要,也是对社会负责的需要。

  3.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相互衔接。目的决定着实践活动的方向、步骤、方式和方法,是支配、控制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之一。③课程通过实现课程目标以实现培养目标,是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媒介。因此,“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相互衔接是课程体系衔接的条件。如果两阶段培养目标的衔接出现偏差,课程体系衔接就不可能实现。

  “3+2”职业教育模式的两阶段培养目标的相互衔接应该体现在它们之间的层次性、递进性和连贯性三个方面。层次性是指两阶段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不同层次的人才规格和要求,具体而言就是中职阶段体现较低层次人才规格和要求,而高职阶段体现较高层次人才规格和要求。递进性是指两个阶段教育对同一种技能或者同一方面的教学要求存在高低递进关系,具体而言就是中职阶段要求稍低,高职阶段要求稍高。连贯性是指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应该以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为起点,不能脱离中职毕业生的水平盲目追求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只有坚持两阶段课程体系的层次性、递进性和连贯性,才能建构出具有层次性、递进性和连贯性等特点的相互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可能采取符合或促进课程体系相互衔接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目前在“3+2”职业教育模式里,由于教育者混淆了两个阶段的差异,使得中职阶段培养目标从属于高职阶段培养目标,失去了中职阶段培养目标的独立性,甚至直接把高职阶段培养目标应用于中职阶段教育。这不仅不符合两阶段的本质差异,而且违反了人才发展规律,更谈不上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衔接。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在全面认识“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阶段的联系和差异基础上,以人才发展规律为依据,强调两阶段培养目标的相互衔接,为课程体系衔接做好条件准备。

  4.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阶段之间的人才分流。首先,人才分流是人才分层的主要手段。并不是所有“3+2”职业教育模式中的中职毕业生都具备升学的知识、能力和意愿的。不具备这些升学条件的毕业生分流到工作岗位,成为一般的技能人才。具备升学条件的毕业生分流到高职院校,继续接受培训,最终成为高技能人才。没有分流,“3+2”职业教育模式就失去了人才分层的基本功能,将无法实现人才分层培养的本质。其次,人才分流是昭示和维护“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两阶段衔接点的重要手段。当前职业教育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班级授课制强调同一个班级或年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因素应该处于相对一致的水平。否则,教师将无法面对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展开有效教学。因此,中职阶段毕业生应达到的水平、高职阶段入学水平应该是一致的,而这个“水平”应该是“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阶段课程的衔接点。人才分流的标准就是这个衔接点。分流可以使课程衔接点进一步的明确和完善,一方面,使中职课程体系获得明确的目标,保证其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使升入高职阶段继续学业的学生有相对一致的知识、能力水平,帮助高职课程体系获得明确的起点。

  现实的“3+2”职业教育模式中,有三个问题是应该考虑到。第一,学生的发展具有生成性,不是所有中职毕业生都完全或者刚好达到中职培养标准,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备升入高职的知识、能力等基本条件。第二,建立“3+2”职业教育模式的目的是要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和满足更多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对中职教育而言,它满足了那些有能力、有意愿进入高职院校深造的中职毕业生的需要,对高职教育而言,它满足了高职院校扩大生源、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两种需要之间的张力和磨合,构成了社会与个体对“3+2”职业教育模式的共同需要。第三,职业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中职阶段毕业之后,学生是否升入高职阶段,要看他们自身的意愿。因此,“3+2”职业教育模式两阶段之间需要一次自主自愿的分流。但是,当前多数教育者都希望“3+2”职业教育模式中的学生能连贯完成两阶段五年的学习,不愿意学生分流,甚至把学生分流看作是不良现象或者“3+2”职业教育模式没实施好的结果。因此,当前“3+2”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课程体系刻意回避了两阶段之间的人才分流。学生在中职阶段毕业之后,不管其是否达到升学要求、是否愿意升学,全部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这导致了高职阶段的课程设计失去了与中职阶段课程衔接的衔接点,进而出现种种衔接乱象,所以,“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针对当前课程体系回避分流造成课程衔接乱象,强调自主自愿的人才分流,维护了两阶段课程衔接点,保证了两阶段课程的有效衔接。

  三、建构“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议

  根据泰勒的“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课程设计原理,在人才层次化培养的目的之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才可能建构并实施有效衔接的“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

  1.根据职业技能人才层次规格确定两阶段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的灵魂,所以要解决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就得先确定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目标,核心前提之一就是要对社会需要进行研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围绕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当前大多数实施中的“3+2”职业教育模式里,教育者对社会需要的认识往往比较宏观,对职业人才层次的认识较为模糊。有些研究者迷惑于“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这两个概念,却对具体某种职业的人才层次及其规格、要求不了解。例如初等教育专业,有些课程体系制定者对小学教师的人才层次不了解,无法区分技能教师和高技能教师,因此,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均为“优秀小学教师”。由于课程目标脱离职业具体实际,也就失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衔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育者在制定或调整课程体系之前,应该加强职业人才层次化的研究,对所培养的具体某个职业的不同层次岗位群对人才层次要求进行详细调查,然后结合本校的办学宗旨、“3+2”职业教育模式的体制特点、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规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确定两个符合职业实际、相互衔接、相邻递进的人才层次规格作为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确保课程目标在符合职业实际的情况下,体现职业人才的层次性,体现作为培养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和连贯性。

  2.根据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确定相互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核心成分,它是根据课程目标来确定的。由于当前“3+2”职业教育模式两阶段课程目标被混为一谈,导致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僭越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大量重复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情况非常严重。为改善这种情况,“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建构,应严格根据已确定的两阶段课程目标,紧扣中职课程的基础性特点和高职课程的提高性特点来建构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中职课程的基础性是指中职课程教学内容应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生通过中职课程的学习,获得就业和高职阶段学习的基本知识、技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中职课程教学内容建构过程中,只有恪守其基础性,才不会僭越高职课程教学内容。高职课程的提高性是指高职课程教学内容应能提高学生人才层次,学生在中职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高职课程学习,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提高。高职课程教学内容建构过程中,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提高性,才不会随意重复中职课程教学内容。总而言之,只有紧扣这两个特点来建构教学内容,才可能做好两阶段教学内容的衔接。

  3.确立两阶段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系。只有适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体系才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才是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衔接得到贯彻的保障。当前“3+2”职业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往往认定,同一种职业的教育,由于其职业要求具有相通性,教学方法也大同小异。这反映了教师没有明确“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的本质,未能区分两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这种忽视了两个阶段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行为又直接破坏了两阶段课程体系的衔接。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应该确立两个阶段不同的教学法体系。这样,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标识两个阶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的不同;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教师深刻认识“3+2”职业教育模式的人才层次化培养本质,区分两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水平,从而更好地在教育实践中,把已经设计好的课程体系按照衔接要求较好地实施。

  4.制定两阶段不同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体系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培养目标出发,衡量人才培养效率的主要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中,两个阶段不同的人才评价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人才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通过评价的途径保证“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次,人才评价体系是课程教学的指南。人才评价体系能很好地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进行引导,保证两阶段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得到较好的落实。可以说,两阶段不同的人才评价体系是“3+2”职业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良好衔接的保障。

  [注释]

  ①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办学工作试点的通知(京教职成[2012]3号)[Z].2012-04-18.

  ②(美)勒维克.技职教育哲学[M].李声吼,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78.

  ③夏甄陶.关于目的的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446.

  [参考文献]

  [1]刘春生,马振华,张宇.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理论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5(10).

上一篇:高耗水高污染行业
下一篇:红楼惜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