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复活奶奶”?须防过度渲染恐慌影响技术赶超
近日,视频平台上一段相关视频引发了争议。上海一名“00后”小伙利用AI技术“复活”其已故的奶奶,并与奶奶进行了一段家常对话。视频中,利用AI技术制作的“奶奶”说着方言,语气与声音都很自然,聊起家常对答如流。
在电影《超人》中,超人的父亲就把自己复制到一个AI中,想不到电影中的科幻技术这么快就出现在了身边。巨大的戏剧性之下,这段视频在网上爆红,引发了争议。一些网友认为,这是AI的创新使用,让人的思念变得具体,我们要收集足够多的亲人的音容笑貌,以便以后可以复现。也有网友认为,制作一个虚假的人物,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存在伦理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这绝不是什么“复活”,而只是在图形、对话上的模仿与重现。
现在的技术其实已经可以做得更好。在外形方面,如果他有奶奶足够多的视频资料,有各个侧面的相片、视频,电脑可以模拟得更真实,也可以在中模拟。利用现在的AI图形技术,个人用户已经能做到这一点了。在语言方面,如果输入的语言资料足够多,模拟的对话也可以输出被模拟的人惯用的词语、句子,甚至“回忆”起之前的事。这也是现在的技术能达到的。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更高级的记录方式而已,就像手工画、相片、视频、VR一样。虽然AI技术让逝者的重现更鲜活,但本质并没有改变。以前的这些介质重现记录的东西,不存在伦理问题,那么,用AI“重现”一个人,也不存在伦理问题。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把人的记忆、意识上传,就可以实现永生。如果是这样,的确会有伦理问题,不过,这一天可能永远不会到来。
现在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深度学习,都是在仿生大脑的运行。回顾人类的技术仿生历史,在没有搞懂基础技术原理情况下的仿生,很难有本质性的、全面的超越。遗憾的是,人类对大脑的运作方式虽然已经能够探究了,但仍然所知甚少。至于自我意识,还处在假设层面,可以说一无所知,甚至在哲学层面都充满矛盾。
假设一个人的记忆、性格都可以上传,结果就是人工智能具有这个人的记忆、性格,对外界来说,某种程度上,这个人重生了,永生了。但对被复制的那个人来说,他还是知道,我是我,不是那个复制人。反过来说,假设你躺在一张床上,经过一系列黑科技操作,上传了意识,工作人员笑眯眯地告诉你,意识成功上传,然后要杀死你。你会同意吗?
所以,人工智能或许永远不会带来人的复活这样一个伦理问题。现在很多人的解读夸大了焦虑与恐慌,有网友跟帖说“复活”反映了AI技术的运用亟须进一步的监管。实际上,监管从来都是不会缺位的。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新事物、新技术都会有两面性,监管当然是必要的,但监管要约束的是可能的负面因素,而从根本上是要促进、鼓励发展新技术。舆论不能为了吸引眼球故意渲染焦虑和恐慌,这可能会导致过度的监管,影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上一篇:英文电影《哈利波特》1-8部全!
下一篇:一叶真传,径山禅茶产业再迎“春天”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