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因春天而美丽!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3-03
手机版

  《放牛班的春天》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美国影片《死亡诗社》,同样的师生题材,同样的励志向上,但两部电影中的教师形象却截然不同。相比《死亡诗社》里激情四溢的基廷,《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更真实可亲。初到学校时惶恐的目光、不解的询问、人性的质疑、疲惫不堪后的自我反思.他毫不掩饰自己对未来的恐惧以及对教导这群行为恶劣的坏孩子的有心无力,而基廷则是一开始就抱着改变学校死板的风气去任教的,而且对自己对孩子们都很有信心,他通过孩子们嘲笑他秃头的歌曲中,找到了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就是组合唱团,教他们唱歌。马修也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拾起他对音乐的热爱。作为被主流社会忽视的他,能体察出被教师漠视的孩子们稚嫩脆弱内心世界,更能感受到孩子们渴望爱与被理解的生命气息。他对莫翰奇尤为看重,或许是为着他的天赋,或许是为着他母亲的缘故。马修真是个可爱的人,他一眼就喜欢上这个不再年轻但仍显得格外端庄高贵的女子。那一幕他急切地换上比较体的衣服,表现得好似热恋中的小伙子,让人忍俊不禁。但是他失恋了,缪斯女神只是将他当作幸运女神,而非阿波罗。他十分失落,但他对莫翰奇依然爱护,既让他反省到错误,又给他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那种度,拿捏得真叫人惊叹。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用音乐打开了孩子们尘封已久的心灵,用动听的歌声和美的旋律让学生们发现了儿时的乐趣。虽然这些孩子不曾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但是他们都有着纯真的童心,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渴望拥有做人的尊严。在马修老师和学生皮耶尔·莫杭治关系冷淡时,马修谅解了莫杭治,让他重新担任合唱团的领唱,从而维护了学生的尊严。表面看来,这些孩子总是站在老师的对立面,在学业上漫不经心,在生活中不修边幅。但实际上,学生们是希望通过这些手段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以便吸引老师的注意力,希望老师和学校不要抛弃他们。

  他们渴望尊严,渴望理解,渴望尊重。但由于找不到恰当的沟通途径,只得不断地制造事端,引起学校注意。因此,面对这些对学业产生畏难情绪的学生,马修老师并没有采取高压手段,而是选择音乐作为感化他们的一剂良方。,他们的双眸在音乐声中变得清澈、明亮,他们开始彼此友爱相待,开始理解自己的父母,开始分辨善恶,开始走向天然的成熟。

  《放牛班的春天》主题歌《眺望你的路途》——海上面的青城托起了轻盈的飞鹜停落在孤岛的礁岩上面冬日稍瞬即逝的气息你的呼吸终于远去了身影融入群山中蓝蓝的海面上宁静如烟。

上一篇:三傻大闹宝莱坞:这是什么道理,好电影就该让人拿枪指着?
下一篇:拳皇志之坂崎琢磨:一代武学宗师,人生最大乐趣居然是捉弄儿女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