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这是什么道理,好电影就该让人拿枪指着?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3-03
手机版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是什么道理,好电影就该让人拿枪指着?

  中国很多电影都缺乏整部故事想要表达的主线含义,甚至模糊不清,就像是小品式快餐电影,反而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我个人表示十分厌恶以及恶俗,表达的尽是一些“有用的废话!”电影需要的是哲理思想的突破,不是随便拉来一个会二人转的就能拍一部动作片,他们从没关心过思想,只会关注那些天天拿着烂大街的梗和段子一遍遍回访引起自己多巴胺分泌然后傻笑。拿《人在囧途》举例,这部电影带给我儿时很多的欢乐,但是长大后再仔细地去了解编剧所要表达的主线剧情之后我才真正明白,除了对资产阶级的包庇和掩盖在笑点之下漏洞百出的剧情,这部电影什么都没有。引人大笑是目的话为什么不直接演小品,那多省成本。《活着》、《鬼子来了》、《无人区》等等为什么有道理的会被封杀修改,毫无逻辑的笑话会成为人们饭局间的焦点。

  《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让我真正地认识到国内外的差距,一方是掩盖人性,另一方是改变人性。绕过了许多浪费生命的电影,体会到这部电影所讲述给我的一些我真正不知道的东西。还记得“病毒”说过的一句话:“这支笔是卓越的标志,等你遇见和你一样卓越的学生请再传给他,32年,我一直在等那个学生出现.“这句话对我的印象最深,曾经有过一位老先生路过我的人生中对我说过相似的话,所以这句电影片段令我记忆犹新。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超越了很多国内很多教育片,尽管名字翻译的有点怪,听到名字对这部电影的第一印象感觉就是一部搞笑电影或者开挂电影。但是看过这部影片之后才知道编剧所表达的意境至深,印度现如今的教育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制度,但是大部分都没有给学生们创新思考的机会,只给他们备足脑中的“小抄”。身边的朋友很多在离开学校工作以后都说以前学到的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这是现今教育最大的缺陷,记忆并不是终身的。没有人可以真正的“过目不忘”。

  电影中有很多嘲讽的例子,像在开学大典中“消音器”只会盲目的死记硬背,没有发现自己的演讲稿已经被人做了手脚,导致演讲的时候出了洋相。直接抨击了当前填鸭式教育的缺陷。在开学的时候兰科活学活用地利用盐水导电的原理捉弄了那帮惹麻烦的家伙。预示故事发展的是那一支钢笔,影片中详细的说道这是美国航天局耗资上亿的“太空笔”。在影片的最后“病毒”告诉了兰科任何东西都有绝对的价值,你远远不配用自己一个人的小聪明去嘲笑科学家们呕心沥血的创造,他们远远想的比你要多。

  兰科在剧情中曾教过“毫米”偷偷听课,后期剧情中回忆起兰科在学校蹭课的经历。从剧中可以看出“毫米”应该是低种姓,只不过在影片中被淡化了种族间的排斥,侧面地说明在印度教育中仍存在着种族主义间的差异。“病毒”曾经在学校典礼上面说过他的儿子曾考了三年没有考上工程师,我这里仔细去查了一下,印度理工比美国的麻省理工的录取概率还要低。这段剧情为后来“病毒”的儿子是死于自杀买下了伏笔,他又对那个预谋自杀的学生传递了负面的消息击溃了他最后的心理防线。最后学生们发现了JOY扔在垃圾桶里面的飞机捡了回来修好想送给JOY一个惊喜,但是扑面迎来的就是一个噩耗。这里直接讽刺了当前教育制度对学生们的压力和束缚,让他抛弃了自己的理想去选择对应别人心愿的梦,他无能为力,所能做到的只有自杀,自杀是对压制者最恐怖无声的抗议,但是面对另一些人貌似没什么用。

  Rostugi在面对“病毒”地威胁和家庭的压力进退两难,选择了与Joy一样的道路,但是上天留了他一条命,自杀在国内的高校并不缺乏,只不过这类新闻被巧妙地掩盖住,但是并不代表就可以忽视,家长和老师们一口一个活学活用,独立思考,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自由的土壤上才能够扎根的种子。在填鸭式思考和试卷轰炸的钢筋混凝土之下,没有新生命和新思想的诞生,他们被深深地压在那对废墟之下无法呼吸,又何来超越和创新。

  整部影片深刻的反映了印度当前的教育制度、种族差距、校园自杀、贫富差距、医疗缺陷.但是三傻大闹宝莱坞主要针对性地将教育制度四字加重了,告诉了我们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地找上门来的人生态度。三傻大闹宝莱坞他所表达的很多,在编剧的文笔中又不乏幽默感的诞生,在影片的最后还是告诉我们世界存在着希望,让人们体会到一切都“All is well”一切顺利!

上一篇:如果爱我,请为我修剪一片雪花——《剪刀手爱德华》
下一篇:《放牛班的春天》:因春天而美丽!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