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放开后,谁造成了药品的抢购?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8
手机版

  这次感冒类药品的抢购,布洛芬缺货,N95疯抢和人为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城市在前期严管中,对五类药品进行了严格管控,造成了药店不敢大量囤货,企业不敢生产。

  

  因为前两年很多药店感冒药怕过期,都不敢多进货,尤其是布洛芬等退热药更是不敢多进货。销售终端不敢销售,不敢囤货,上游企业不敢大量生产,在这个症结未解决的时候,突然的放开导致生产厂家、下游企业全部缺货,在信息传播飞速的今天,一放开就导致了抢购。

  所以这次很多地方匆忙的放开导致了目前药物供应,N95口罩供应严重缺货,其实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前期做好这方面的统筹,应该就不会产生如今这般一货难求了。

  

  专家学者这个时候应该站出来,解释下医用外科口罩是否有作用,不然导致数量巨大的医用外科口罩无人问津,而人云亦云,跟风抢购N95口罩,不但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更加剧了恐慌情绪。

  

  医用外科口罩真的没有用武之地了吗?

  医用外科口罩曾经在抗疫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怎么会在一瞬间变的没有用了呢?

  恐怕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是制造业大国,一个普普通通的布洛芬也缺货了,竟然让N95口罩翻倍上涨,而且缺货严重,虽然这是市场规律的必然,但绝对有着前期监管一刀切和统筹规划不合理的因素存在。

  

  如果前期早些时候放开五类药品的管控,恐怕也就不会有如今的困局,毕竟,循序渐进,科学有序的管控会产生一个缓冲,这和前期基层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的管理有很大关系。

  在疫情放开管控的当下,呼吁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相关物资的监管,协调,对政策进行统一的执行,绝不能各管各的,最后造成监管的推诿,滞后,也不能任由资本控制国计民生,抗疫关键物资的生产制造。

  

  资本的肆意生长会导致囤积居奇的发生,也会让相关部门的公信力被资本侵蚀,长此以往下去,会让很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公信力被资本挥霍的一干二净,民众的信任会被资本牵着走,这是非常不利于国家利益的。

  

  资本的力量存在方方面面,单就口罩而言,难道医用外科口罩真的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吗,难道经历了武汉抗击疫情,全国抗击疫情,经常使用的医用外科口罩没有用途了吗?

  

  是这样吗?很难说,而现在现实是,所有人都认为只有使用N95有用,不让人惊叹,变化真的快。

  记得基层部门前两年还不允许佩戴N95进入机关单位,会议场所,现在突然变成了必须佩戴N95进入,这风向变的有点快,但这一切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不然只会让老百姓不知所措,只会在无形中消耗公信力,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那么接下来怎么做才更科学合理呢?

  在药品使用方面,各地应该将前期用于防控的资金人力分派一部分用于药品抗原的统筹分配,这样的好处是更公平,更合理,更科学,才能不会造成线上线下的抢购,造成需要的没药用,不需要的囤一堆。

  

  要让老百姓切实知道这些东西不缺,给抗疫一些信心,让老百姓明白完全没有必要抢购,还要加大社区门诊药店抗疫药品的统一管控,加大生产企业抗疫药品监管,加大物流运输的支持,那样也就不会出现这种恐慌了。

  

  最后同时加强科学指导,从检测,用药,治疗建立科学化的规范措施,保证小孩子,老年人的用药需求,保证重症患者的就医需求,也要建立心理疏导,现在整个社会充斥着一种恐惧心理,必须尽快安抚这种情绪,要加大对推波助澜言论的控制,只要建立了社会的信心,相信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疫情放开阶段,还要避免基层监管的扯皮,各扫门前雪的做法,尤其要避免前期各自为政的管控,避免新的一刀切产生,教育说教育,市场管市场,社区管社区,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尴尬。

上一篇:小儿推拿李波:宝宝退烧药应该怎么选?如何正确使用小儿退烧药?
下一篇:烧到38.5℃以上才能吃退烧药,真的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