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材问题答案提示汇总【第1-15课】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答案提示

  这两则材料反映了西周统治者从重神观念向重人观念的转变,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这一转变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产生有重大影响。孔子、孟子的"仁"与"仁政"思想,以及历代以民为本、民为邦本的呼声,在治国理政上发挥出积极作用。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比较好的时期,也是民本思想受到重视的时期。

  第 2 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思之窗

  商鞅由魏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商鞅变法思想的认识。

  答案提示

  商鞅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不仅提出了完备可行的变法政策,而且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同时也具备丰富的理论素养。《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了商鞅与守旧贵族关于是否有必要变法的对话。守旧贵族反对变法,提出"法古""循礼",商鞅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提出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社会的需要随着时代而变化,因而现行的政治制度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改革,仅仅依靠"循礼",无法实现富国强兵、在大国兼并战争中胜出的目标。

  ※思考点

  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你能举出若干学派的核心思想内容吗?

  答案提示

  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发生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解体,新兴士阶层崛起。各国统治者为了增强国家实力,纷纷招揽人才,重用士人。士阶层针对废旧立新的现实政治,代表各个阶层提出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道家学派在哲学上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儒家提出民本、仁、仁政和礼治思想,并重视教育,对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兵家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问题探究

  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诸侯国掌握政权。他们为了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发展封建政治和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如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主张“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颁布《法经》。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明法审令,捐(舍弃)不急之官”。

  查阅战国变法的材料,结合时代背景与变法措施,说明各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的原因其效果。

  答案提示

  吴起变法主要基于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的现实问题,主要措施是∶封君传到第三代就收回其爵禄,废除疏远公族的特权。这从政治、经济上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使其国力迅速强盛。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以"食有劳而禄有功"为原则,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使地主阶级的代表得以牢固地掌握政权;推行"尽地力之教",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封建政权的田租收入;颁布《法经》,确立封建法制,镇压破坏封建秩序的行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李悝变法使魏国经济迅速发展,地主政权逐渐巩固,成为战国初期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建立"循功劳,视次第"的因公行赏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韩国治理成果显著,诸侯不敢侵犯。

  第 3 课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学思之窗

  韩国派遣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嬴政采纳郑国建议后,发觉这是韩国的阴谋,于是下令驱逐所有其他诸侯国的人。为此,李斯上《谏逐客书》,改变了嬴政的主张,网罗了天下英才。其理由是: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史记·李斯列传》

  从人才角度分析,为什么只有秦能够统一六国?

  答案提示

  韩国派郑国借修渠而行间之事被发觉后,"秦宗室大臣"强烈主张驱逐来事秦的关东客卿,秦王赢政受到宗室贵族的压力,作出了驱逐所有外来客卿的决定。商鞅变法内容中重要的一条即剥夺贵族特权,由国君根据尚贤标准选官。宗室贵族与外来士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矛盾。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指出许多具体的事实,如商鞅、张仪等,皆以客卿身份帮助秦国,证明六国来事秦之客无负于秦。"秦僻在雍州",经济文化相对于东方六国较为落后,人才也比较匮乏,只有大量任用外来客卿,唯才是举,才能在大国争雄中崛起。李斯将人才提升到敌我战争中战略资源的高度,强调了人才在统一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最终,《谏逐客书》改变了赢政的主张,"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学思之窗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占领陈后:“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史记·项羽本纪》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分析为什么陈胜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

  答案提示

  秦王朝东部地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六国反秦势力比较强。当时流传着"楚虽三户,灭秦必楚"的谣谚,楚人反秦意识最为强烈。因此陈胜起事时,便以楚的名义相号召,把国号定为"张楚",意为"张大楚国",期望得到楚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思考点

  楚汉战争中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

  秦王朝灭亡后,反秦队伍中势力最大的两个军事集团——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这场战争不再是农民起义战争,而是转变为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战争,也可以说由秦末割据战争转化为统一战争,是战国后期统一全国战争的延续。以项羽为首的楚军起初居于绝对优势,但由于项羽缺乏政治远见,企图倒退至秦以前的割据时代,违背了统一的历史潮流,加之他刚愎自用,不能用人,残忍暴虐,将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兵败自杀。刘邦则顺应秦王朝以来的统一形势,加之他善于纳谏,知人善任,遂由劣势转为优势,最后打败项羽,取得了对全国的统治权。

  ※问题探究

  战国后期,楚国学者荀子到秦国访问。他对人讲述访问观感时说:

  (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汙,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kǔ),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tì)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荀子强国篇》

  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探讨秦良好的吏治在秦崛起与统一中起到的历史作用

  答案提示

  商鞅变法废旧立新,其在政治制度上最重要的措施是废除分封制,在地方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考核。这个制度便于国君直接控制地方,因此,秦国吏治出现了荀子所见"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不比周,不朋党"。地方的行政管理权从世袭贵族手中回到国君手中,避免了地方分割国家的财政、军事、行政管理权,促进了秦国富国强兵和行政高效。

  第 4 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思考点

  汉武帝为什么要建立刺史监察制度?

  答案提示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为强化对地方势力的控制,武帝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秩六百石,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监察守、相两千石官和强宗豪右,以"六条问事"。汉代刺史秩卑权重,"六条问事"中除一条针对宗族豪强外,其他五条都是针对两千石以上的高官。

  ※学思之窗

  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亡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

  ——司马相如《上林赋》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乐府《江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行行重行行》

  谈谈阅读上述诗赋的感受体会。

  答案提示

  汉赋华美的辞藻、恢宏的气势中蕴含着对大一统后政治潜力的肯定和彰显,也体现了作者对君主过度奢靡、滥用民力的担忧,寄托了作者劝谏君主勤政爱民,为国政之计久远的主旨。《江南》描写了江南采莲中的欢乐场景,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委婉含蓄,韵味无穷。《行行重行行》主题是东汉末年动荡社会中的生离死别,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

  ※问题探究

  东汉末年政论家仲长统讲叙了东汉豪强势力的迅猛发展:

  汉兴以来,相与同为编户齐民,而以财力相君长者,世无数焉。而清絜之士,徒自苦于茨棘之间,无所益损于风俗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宾客待见而不敢去,车骑交错而不敢进。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睇盼则人从其目之所视,喜怒则人随其心之所虑。此皆公侯之广乐,君长之厚实也。

  ——《后汉书 · 仲长统列传》

  阅读这段材料,分析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衰亡之间的关系。

  答案提示

  西汉中期以来,因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一些具备商业资本、投资土地的地主,在儒学成为仕进重要途径的历史条件下,修习儒学,逐渐出现世代通经入仕、位至公卿的世家。他们既拥有宗族和经济势力,又有政治、文化背景,周围聚集了众多的门生故吏,形成盘根错节的高门世族,对地方甚至朝廷政治进行干预和影响。西汉中期以来,豪强地主不断积累、发展、壮大,王莽新朝覆灭时,地方豪强地主纷纷拥兵自重。刘秀在南阳和河北两地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实现了全国统一,建立东汉王朝。东汉中后期,一方面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另一方面豪强地主因是东汉王朝建立的基础,因此几乎不受限制地发展壮大。豪强地主逐渐转化为割据势力,成为瓦解东汉王朝统治的力量。

  ※学思之窗

  《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有一段描述: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jiōng),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hù)、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根据材料,说说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

  答案提示

  本条材料反映的是南朝刘宋前期南方经济发展状况。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为"元嘉之治",是南朝的鼎盛时期。材料中提到了钱塘江下游平原、长江下游平原、长江中游平原几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涉及农业、渔业、副业、手工业等生产领域。

  ※思考点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提示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湿润、土地广阔等,参看《学思之窗》);长期以来基本处于和平环境,没有爆发像北方那样大规模和长时间的战乱;北方大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问题探究

  《资治通鉴》卷 140 概括记述了北魏孝文帝改姓氏的措施: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zhān)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yù)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

  宋末元初人胡三省在注释《资治通鉴》时感慨说: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

  汉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大量少数民族成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只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阶段。请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代汉族姓氏与古代少数民族的关系。

  答案提示

  本题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答案。从广义上讲,先秦华夏族融汇周边少数民族成分的史实亦可纳入其中,但从汉代开始的材料就足够了。查找资料时可注意区分不同情况∶①少数民族的姓氏与汉姓重合或近似,逐渐混淆于汉姓(如粟特人"昭武九姓"中的安、史、石、曹、康、何、米诸姓氏);②汉族王朝对少数民族赐姓,或少数民族入居汉族王朝统治之下主动改用汉姓;③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王朝统治期间逐渐改用汉姓;④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王朝灭亡后改用汉姓。

  第 6 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学思之窗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结合皮日休的诗,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

  答案提示

  隋炀帝早年率军消灭陈朝,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他开凿大运河,也是在为国家消除分裂隐患,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但是他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穷兵默武,超过了社会的承受极限,引发了大规模起义。从这方面讲,隋炀帝又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当然,评价隋炀帝时还要考虑到儒家修史者的评价标准。

  ※思考点

  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提示

  从历史大势上说,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三个多世纪的动乱,人心思定,百姓需要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从唐朝统治者来说,政治上,注意改革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经济上,发展生产,规范赋税徭役;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对外用兵有节制;文化上,大兴文治,兴学重教;民族关系上,采取较为平等的民族政策,实现了边境地区的统一和安定,民族间交往密切。

  ※问题探究

  隋朝国力雄厚,财政充裕。杜佑《通典·食货典》记载说: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赐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

  609 年至610 年,隋炀帝为夸耀国家富强,在洛阳举行盛大的表演大会。

  《资治通鉴》卷181 记载: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达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华盛,卖菜者亦藉以龙须席。胡客或过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不取其直,绐(dài)之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惊叹。

  其黠者颇觉之,见以缯(zēng)帛缠树,曰:“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与其他朝代有何不同。

  答案提示

  一般朝代多是亡于王朝末期资源调配能力(财政能力)的枯竭,隋朝国库充盈,但是隋炀帝穷奢极欲、大土土木、滥用民力、穷兵默武超过了社会承受力上限,引发大起义,导致了隋王朝的灭亡。

  第 7 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学思之窗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

  科举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保障,在程序上给所有考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形成了相当大的社会阶层流动;以才学为依据,保证了政府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是,科举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用儒学作为考试内容,忽视科技;片面应试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

  ※思考点

  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

  汉到唐前期,赋税制度是以人丁为征税之本,而以人丁为征税之本的前提条件是纳税人必须有相应的土地、资产。然而,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特别是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沦为地主的佃户,唐朝政府控制的农户越来越少,赋税来源逐步枯竭,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已经无法实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两税法扩大了税源,简化了手续,增加了财政收入,挽救了唐朝中期以后的经济危机,稳定了唐朝政权的统治。更重要的是,它为赋税制度确立了一个新的合理的征收标准。从此以后,征税标准开始从人丁转移到土地、资产。

  ※问题探究

  两税法推行后,有人批评说:

  每州各取大历 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诗人白居易则写出如下诗句: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集》卷2《重赋》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

  答案提示

  利∶分夏秋两次征税,明确纳税时间;扩大纳税主体,扩大了纳税面,确保了封建王朝的税收,解决了唐朝政府财政危机;明确各阶层税率,推进税收公平,两税法是以财产征税,不再以丁户来征税,照顾了人民的负担能力,体现了合理负担原则,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两税法实施后,中央财政实力得到加强,起到了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户税纳钱,地税交实物,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否定了以"人丁"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开创了我国封建历史上以土地和财产为基本计税依据的先例。

  弊∶税外加征,税外又出台许多苛杂,人民负担逐渐加强;配赋不均,两税法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各州各道按照所掌握的旧有数额进行摊派,但由于战乱,田亩数量变化很大,而当时仍然以旧额摊派赋税,显然是不合理的;折钱纳税,使得人们的负担随币值的波动而波动,负担不稳定;两税法按照资产计税,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资产难以估算。

  第 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学思之窗

  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齐民要术·序》

  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

  答案提示

  贾思勰这段话反应了其重农抑商、农本商末的思想。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 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采取这种政策,归根结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统治者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贾思勰生活在北魏时期。在北魏之前,我国北方处于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之后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由此逐渐稳定,社会经济也随之从屡遭破坏的萧条景象中逐渐恢复并得到发展。北魏孝文帝在社会经济方面实施均田制等一系列改革,更是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尽管如此,当时 的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贾思勰认为农业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是否富强,于是他撰写农书。同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也为贾思勰撰写农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思考点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的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

  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 提供了物质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继续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隋唐时期,大运河沟通南北,社会经济繁荣。

  选官制的发展与官僚政治的成熟,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人才基础。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成熟,官僚成为了文学艺术创作的最主要的人才群体,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社会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 隋唐统一后政治稳定,带来了全国的社会安定。

  民族交融及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基因。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印度、中亚文化传入,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在文艺领域以绘画和雕塑较为显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及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思考点

  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提示

  文字方面:日本文字的创制受到了汉字的 影响,汉字在朝鲜广泛使用。

  思想与宗教方面:佛教经过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中国的儒学也传入朝鲜、日本,产生深远的影响。

  社会与习俗方面:饮茶与围棋在隋唐时期由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朝鲜贵族宽衣博带的服饰和妇女的发式多是模仿南朝,日本的和服深受唐朝影响。

  城市与建筑方面:新罗都城平壤,日本飞鸟、奈良时代的都城藤原京、平城京都是模仿隋唐的长安、洛阳建造起来的;日本寺院建筑也往往仿唐,如奈良法隆寺、唐招提寺,是由鉴真大师及其弟子依据唐朝寺院的风格式样建造的。

  科技方面: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朝鲜,印刷、水车制造、瓷器烧制、銅镜铸造等技术,均在唐朝传入日本;在农业上,中国茶种传入日本。

  制度方面:日本仿照隋唐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问题探究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 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谈谈唐朝所受域外文化影响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答案提示

  服饰:唐中宗之时,中亚粟特人的男装,被改造为唐朝妇女的时髦服装。

  乐舞:唐朝流行的胡旋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龟兹乐在唐朝广泛流行,李顷在《听安万善吹驚篥歌》诗中写道:“南山截竹为驚集,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书法绘画:受传自印度的佛教影响,佛教 经典成为书法的内容,佛像画是唐人绘画的重要题材;来自中亚于阈国的画家尉迟乙僧活跃在初唐画坛。

  工艺美术:金银玉石器的形制和纹样多吸 收印度、中亚和西亚地区的样式。

  第 9 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学思之窗

  时人描述王安石变法开始后的情景说: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至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史,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刘挚《忠肃集》卷3《论助役法分析第二疏》

  上述言论出自变法反对派之口,或有夸大之处,但是否也反映了变法的某些缺陷?

  答案提示

  题目已经告诉学生“上述言论出自变法反对派之口,或有夸大之处”材料中的极端化表述“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无一民一物 得安其所者”也显示出了夸张色彩。但结合教科书正文所说“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可以推断材料中的内容并非凭空臆造、无中生有。

  ※思考点

  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答案提示

  有人认为北宋"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屈辱而不可取的,这种观点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辽和西夏军事力量较强,而北宋军事"积弱",因此"以钱财换和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面临的困境。和议签订后,北宋在政治上并不屈辱,而经济损失有限。南宋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指出,"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这样来看,"以钱财换和平"也有可取之处。

  ※问题探究

  南宋学者陈亮、叶适对北宋初期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进行了批评,他们说:

  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极一世之人志虑之所周浃(jiā),忽得一智,自以为甚奇,而法固已备之矣。是法之密也。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huī),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

  ——《水心别集》卷10《实谋》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叶适《水心别集》卷14《纲纪二》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利弊得失。

  答案提示

  两段材料批评的焦点是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在执行中矫枉过正,并且积重难返。第 一段主要批评制度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段主要批评过度崇文抑武(与唐朝后期相比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导致军备废弛, 国势积弱。应当注意,材料并没有否认宋初措施的积极因素(“皆先有法以待之”“是法之密 也"“虽能自安”)。

  第 10 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学思之窗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 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

  ——余靖《武溪集》卷18《契丹官仪》

  第一段材料反映的辽朝职官设置特点是什么?你能否从第二段材料的描述中体会到这一特点?

  ※答案提示

  第一段材料概括了南、北面官制度,总结 其特点为“因俗而治”。第二段材料则从官员服饰的角度反映了 “因俗而治”特征。

  ※思考点

  观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你认为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

  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在今天也能明显看出来。首先,元朝行省的名称有一些今天还在使用,或对今天的省仍有影响;其次,今天一些省的辖区直接渊源于元朝行省,还有一些省的辖区是以元朝行省为基础分割而成的。

  ※问题探究

  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陆行资车,水行资舟,反之则必不能行;幽燕以北,服食宜凉,蜀汉以南,服食宜热,反之则必有变异。以是论之,国家当行汉法无疑也。然万世国俗,累朝勋贵,一旦驱之下从臣仆之谋,改就亡国之俗,其势有甚难者。苟非聪悟特达,晓知中原实历代帝王为治之地,则必咨嗟怨愤,喧哗其不可也。窃尝思之,寒之与暑固为不同,然寒之变暑也,始于微温,温而热,热而暑,积百有八十二日而寒气始尽。暑之变寒,其势亦然。山木之根,力可破石,是亦

  积之之验也。苟能渐之摩之,待以岁月,心坚而确,事易而常,未有不可变者……在陛下笃信而坚守之,不杂小人,不营小利,不责近效, 不恤浮言,则天下之心庶几可得,而致治之功庶几可成也!

  ——许衡《许文正公遗书》卷7《时务五事?立国规模》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王朝统治者学习、接受中原传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的认识。

  答案提示

  本段材料主要讲元朝的情况,但所提问题不限于元朝,而是包括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在内。可从以下角度考虑: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之后,为什么需要采用“汉法”?在这方面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各少数民族政权采用“汉法”有无程度和速度的差异?差异原因何在?

  第 11 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学思之窗

  明朝后期人陈邦瞻撰有史书《宋史纪事本末》。在自序中,他这样评价宋朝社会变化对后世的影响:

  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季为极。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变未极,则治不得不相为因。今国家之制、民间之俗、官司之所行、儒者之所守,有一不与宋近者乎?非慕宋而乐趋之,而势固然已!

  你理解他的观点吗?他是怎样看待宋朝历史地位的?

  答案提示

  陈邦瞻对宋朝的历史地位十分重视,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第三阶段的开端,该阶段直到明朝尚未结束,明朝的制度、习俗、观念各方面都深受宋朝影响。

  ※思考点

  如何认识北宋科举考试中南北分卷的做法?

  答案提示

  制度通常都具有两重性,有利有弊,南北分卷制度也不例外。从南方考生的角度看,南北分卷制度不是完全公平;但站在统一国家全局的角度考虑,该制度的实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问题探究

  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讥议,多公而审。亦或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

  ——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5《韩文公荐士》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为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故议者谓国家科场之制,虽未复古法,而便于今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

  阅读上述材料,了解其中所说“糊名”“誊录”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唐宋两朝科举制的主要区别,及其与社会变化的关系。

  答案提示

  唐朝科举制在公平性方面尚有明显欠缺,考生的个人背景可能对考试结果产生影响。宋朝科举制则力图杜绝这种影响,保证单纯凭试卷决定成绩。这方面的变化,与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流动加强的历史线索互为因果,存在密切联系。

  第 12 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学思之窗

  1313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当时宰相向皇帝上奏说:

  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

  ——《通制条格》卷5《学令·科举》

  元朝是怎样确定科挙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理由何在?

  答案提示

  元朝中期开科举时,考试内容有两种选择:一是考文学(诗赋),二是考儒家经书。蒙古统治者对汉族文学创作不完全理解,认为没有实际用处,而对儒家经书巩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作用比较赞赏。程朱理学作为宋朝新儒学的主流,重视发挥儒家思想在巩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和树立社会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因而顺理成章地被确定为考试答题标准。

  ※思考点

  你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提示

  “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提法,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它反映了一种对人高标准、严要求的修养理念,要求人摈弃过度欲,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准宗教的道德自律精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它具有禁锢合理欲望、扼杀人性的潜在可能,极易成为统治者束缚被统治者的精神工具,因此历来受到进步思想家的批判。

  ※问题探究

  二程、朱熹对于他们思想的核心概念“理”(有时也称为“道”)作过如下阐释:

  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2 上《伊川杂录》

  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杨遵道录》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5《二先生语五》

  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

  ——朱熹《四书或问》卷39《大学或问》

  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朱子语类》卷94《周子之书·通书》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程朱理学宇宙观、人生观相结合的特点,并分析它在当时受到官方尊崇的原因。

  答案提示

  通过各条材料对“理”的解释,可以体会到程朱理学宇宙观、人生观相结合的特点。一方面“理”具有本体地位,相当于“天道”;另一方面“理”又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万事万物之中,也体现于社会人际关系当中,也就是儒家伦理道德秩序。这样,就将儒家纲常伦理提高到本体地位,为专制统治提供了哲学论据。这也就是程朱理学在当时受到官 方尊崇的主要原因。

  第 13 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学思之窗

  清太宗天聪年间,汉族降官宁完我上奏说:

  我国六部之名,原是照蛮子家立……必如此,庶日后得了蛮子地方,不至手忙脚乱。然《大明会典》虽是好书,我国今日全照他行不得。他家天下二三百年,他家疆域横亘万里,他家财赋不可计数,况《会典》一书自洪武到今,不知增减改易了几番。何我今日,不敢把《会典》打动他一字?

  ——《天聪朝臣工奏议.宁完我请变通〈大明会典〉设六部通事奏》

  《大明会典》是明朝的行政法典,这段上奏提出了什么主张?

  答案提示

  作为汉族降官,宁完我认为,当时后金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盲目照搬明朝行政法典《大明会典》的倾向。他指出∶《大明会典》固然值得学习,但书中内容在明朝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过多次修改,况且明朝的国情与后金又有差别,所以将其奉为金科玉律盲目照搬是不对的。应注意材料中"全照他行不得"一句,不能完全按照现代汉语的意义去理解,其实际意思是"全照他行"并不可取。

  ※思考点

  应当如何看待明朝统治者"下西洋"政策的变化?

  答案提示

  郑和下西洋的积极作用和历史意义非常突出,但与许多正面历史事件一样,存在着局限性。简而言之,就是它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成本明显高于收益,难以长期持续。期持续。

  ※问题探究

  明太祖阐述废宰相的原因说: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xiéháng),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则对明初废宰相的做法进行了尖锐批评。他说: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古者君之待臣也,臣拜,君必答拜。秦汉以后,废而不讲。然丞相进,天子御坐为起,在舆为下。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遂谓百官之设,所以事我,能事我者我贤之,不能事我者我否之。设官之意既讹,尚能得作君之意乎?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辅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 ——《明夷待访录·置相》

  阅读上述材料,体会明太祖与黄宗羲两人对废宰相做法的不同理解。你认为明太祖所阐述的废除宰相的理由充分吗?黄宗羲又是从哪些角度来批评废宰相之举的?

  答案提示

  以一般人的眼光来看,都会觉得明太祖所阐述废除宰相的理由并不充分,近乎强词夺理。他把秦朝速亡的原因归咎于设置丞相,而且以"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将宰相制度粗暴否定,对于宰相的积极作用仅以"虽有贤相"一语轻轻带过,这都是难以服人的。黄宗羲对废宰相之举的批评则是有理有据。他首先强调"天下不能一人而治"的基本道理;其次肯定了宰相作为官僚机构首长对皇权的制衡作用;最后指出,由于皇位世袭,皇帝治国的素质要求高。

  第 14 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学思之窗

  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奏折制度如何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答案提示

  奏折制度的实质是官员与皇帝单线联系,这种做法在以前的朝代也出现过,但并不普遍。通过这样的单线联系,清朝皇帝能够做到多渠道地了解下情,使不同等级、不同部门的官员进行复杂而秘密的互相监督,自己则从中充分施展权术,或进行"私人"感情笼络,或挑拨离间令臣下互相猜疑,由此大大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思考点

  为什么说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答案提示

  元朝疆域辽阔,但明朝的疆域又有明显收缩,对东北、西藏等边疆地区的控制比较薄弱。这种情况到了清朝才又改变,不仅版图有所开拓,而且在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地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统治。

  ※问题探究

  乾隆、嘉庆时期,英国先后派出两个使团来华,希望扩大贸易、增开通商口岸,都以失败告终。清朝皇帝在写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

  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且天朝统驭万国,一视同仁,即在广东贸易者亦不仅尔英吉利一国,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徇所请?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尔国王或误听尔臣下之言,任从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欲求上岸交易,天朝法制森严,各处守土文武恪遵功令,尔国船只到彼……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未免尔国夷商徒劳往返,勿谓言之不预也! ——《清高宗实录》卷1435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己卯

  尔国距中华过远,遣使远涉,良非易事;且来使于中国礼仪不能谙习,重劳唇舌,非所乐闻。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人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俾尔永遵,故兹敕谕!

  —《清仁宗实录》卷320 嘉庆二十一年七月乙卯

  答案提示

  清朝中叶,全球化的进程早已开始,时人对外部世界有所了解,但由于传统思维定势的巨大影响,国家的对外政策仍与历史上对付"四夷"的策略并无二致。乾隆、嘉庆皇帝的两封敕谕就比较明显地反映出了这一点。他们仍用老眼光看待新的对手,预示中国在适应国际环境方面还要经历艰难的历程。

  第 15 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学思之窗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并使用了几何、点、线、面、平行线、直锐钝角等汉语数学概念。徐光启对这部书推崇备至。他说:

  《几何原本》者,度数之宗,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由显入微,从疑得信,盖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真可谓万象之形囿(yòu), 百家之学海。

  ——《徐光启集》卷2《刻〈几何原本〉序》

  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qù)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

  此书为用至....而习者盖寡。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也!

  ——《徐光启集》卷2《〈几何原本〉杂议》

  应该怎样理解徐光启的观点?他推崇《几何原本》的理由何在?

  答案提示

  在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的过程中,徐光启学习到了西方数学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也深切体会到几何学在自然科学体系中的基础作用。他正是从这一方面对《几何原本》表示了高度推崇。

  ※思考点

  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提示

  文学创作往往是现实的镜子。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当时社会诸多方面发生变化的反映。

  ※问题探究

  王守仁这样阐述他的“良知”概念: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王文成公全书》卷26《大学问》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王文成公全书》卷2《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

  王守仁的弟子王畿说:

  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郎中王龙溪先生畿》

  李贽则将上述“良知”概念发展为“童心”,并有如下论述: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药医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sǒu)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

  ——李贽《焚书》卷3《童心说》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陆王心学衍生出的思想解放倾向及其对封建传统思想的冲击。

  答案提示

  "良知"是王守仁思想的核心概念,实际上是"天理"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南宋陆九渊主张"心即理",王守仁在其基础上提出"良知"概念。他将"良知"解释为人最基本的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与程朱理学强调"天理"要通过知识和阅历的积累逐步体验不同,陆王心学认为"天理"(即"良知")只能通过心灵感悟获得,更加重视感性自然和直觉经验。因此在有的地方,王守仁又说"良知"就是"本来面目"。他的一些弟子,还有李贽等激进思想家,不断发挥"良知"的主观性,甚至提出"童心"的新概念,从而大大发展了心学的思想解放和平等、叛逆倾向,以至于对儒家经典和传统伦理道德秩序多所否定。这样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变化的趋势相适应,影响十分巨大。

  声明: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上一篇:电影周年事件那么多,我们为你精选了这3个!
下一篇:金瓶梅中多个男子因潘金莲丧命,潘金莲到底有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