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告诉你,哪些人容易犯罪!发现了要离他远点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2-11
手机版

  心理学的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

  心理学通过研究人的心理走向,去预判一个人未来的走向,可以看到他的未来发展趋势,也能看出他的未来有没有犯罪倾向,要么针对进行调节治疗,要么就离他远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什么特征的人容易犯罪

  情绪不能合理进行发泄

  许多犯罪的发生都是因为积怨太深,得不到发泄,到达一个临界点之后就彻底爆发,从而就造成了犯罪的后果

  这一类人就是在很多情况下,自己的意见不能得到别人的听取,或者被直接否定,还有存在感很低,在日常生活中是默默无闻的一些人,不表达自己的情绪,看起来没有负面情绪的那些人,有一定的犯罪倾向

  措施:发现了要么让他把心理的积攒的不良情绪全部发泄出来,要么基于更多的尊重和关爱,多去聆听他内心的声音

  不能控制自己的怒火

  冲动是魔鬼!有时候的犯罪的人,是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怒火,心理一出现怒火,整个人就没有意识的一种状态,怒目圆睁,许多犯罪后的下一秒后悔的那些人,就是如此

  这一类人就是在许多的情况下,都不能处理自己的情绪,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打出手,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怒火不受控,就会出现许多家暴等事件发生,常常在生活中情绪非常不稳定,因为一些话,一些事情而突然生气,突然伤心,因为不稳定,容易被他人利用和控制,最典型的就是电视剧里面经常被煽动的人

  措施:发现了这类人呢,如果这个人有反省的想法和意识,能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并且已经慢慢做出改变了,那犯罪动机就会慢慢减少,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并且也不愿意去改的话,那跑得越远越好

  成长环境的恶劣

  许多犯罪的发生,都是能从小时候的环境找到线索,如何评判是否恶劣呢?在于成长过程是否幸福,因为小时候的缺失,在长大后疯狂获取,极端的时候能够发生犯罪

  马加爵事件这一类人通常都是,长大的环境和小时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一些富豪都是穷怕了,一些年少轻狂的就是被宠坏了,比如著名的马加爵事件,也是如此,这些人容易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穷怕了的人怕别人炫富,宠坏的人怕有人不按照他的意向去行动

  嫉妒措施:发现这类人呢,如果他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自我反省,自我觉察,仍然意气用事,那样他追求一样东西的执念会越来越强,甚至犯罪,如果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或者努力的话,离得越远越好

  李玫瑾著名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就在《圆桌派》里面曾经讲过这些,大家细心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人,有一部分人都是具有这种情况,不单单与他相处不愉快,不通畅,更有一定的威胁,关于这个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生活中的心理学#

  举报/反馈

上一篇:「英雄城市」苏家屯区:守护一座城 共爱一个家
下一篇:深圳宝安女孩遭全家虐暴打,不是所有人都担的上“父母”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