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开始救灾,他23天没回家,疫情结束第一时间想陪女儿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0-02-18
手机版

  ?采访?▏浮琪琪

  编辑 ▏肖泊

  截至2020年2月15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56249例,其中,武汉市39462例,孝感报告的感染人数仅次于武汉,3201例。

  在孝感市民政局2楼,孝感义工联合会(以下简称“孝感义工联”)会长周文借到了临时办公室。从大年初一开始,周文吃住在办公室,已经连续23天没有回过家了。新冠肺炎疫情中,孝感义工联与壹基金、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合作,成立湖北联合抗疫情项目组,利用孝感义工联覆盖湖北全省的公益网络,帮助这两家基金会执行省内医疗、生活物资的协调与分配。

  周文和近1000名孝感义工联志愿者每天从早八点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与来自湖北省17个地市州的公益伙伴对接。截至目前,孝感义工联已向省内供应了250多万只口罩、7万多个护目镜、500台无创呼吸机、1004桶医用酒精、600吨蔬菜等各类物资。

  包括周文在内,所有志愿者的防护措施是简单的一次性口罩,体力劳累加上精神压力,每个人时刻处于紧绷状态。

  因为担心交叉传染,周文有意不回家。和家人视频时,爸妈会吵他口罩没戴严实,上九年级的女儿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周文说话朴实内敛,但提到家人时他哭了。没能陪在家人身边度过这个艰难时期,他感到内疚。现在他只有一个愿望,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如果到时还健康活着,他要第一时间赶回家陪女儿,好好休息半个月,去吃一碗热干面。周文(右二)

  周文(右二)

  1?

  “哪怕是一片布,总比‘裸奔’强”

  《社会创新家》:孝感义工联在疫情中主要做哪些工作?具体模式、流程是什么样子的?

  周文:壹基金、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广东绿芽基金会这三大基金会在湖北全省的救援工作,具体都是由我们来落地执行的。早在2016年,在壹基金推动下,我们在湖北全省搭建了一个公益网络,覆盖湖北17个地市州,共79家公益组织。正是有这些年的建设基础,这次我们才可以带领大家迅速响应。

  孝感义工联负责总协调,各地公益组织负责执行落地。基金会提供物资,我们接过来放在孝感最大的仓库,接着根据各地市的疫情及需求来分配,然后通知当地公益伙伴,他们安排车辆把物资运回去。之后通过这79家公益组织,发送到各个县市的医疗单位和一线部门。

  《社会创新家》:主要帮基金会协调哪些物资?

  周文:春节前1月21号,壹基金分管救灾备灾的副秘长沙磊老师就和我沟通疫情,商量社会组织如何响应。1月22号,经过不到24小时的信息研判,壹基金迅速启动响应模式,算是第一个响应疫情的民间公益基金会了。当时上线第1个项目,筹款目标50万,不到两三个小时就筹满了。我在项目上线的时候同步开始采购,打了几十个电话,在公益伙伴协助下,联系到第一批口罩,11万只,当时医用的买不到,都是民用的。

  我发朋友圈说买到了口罩,就有医院认识我的医生来申请。我说这不是医用的,只能给上路设卡的工作人员用。当时那个医生说了一句很心酸的话,她说哪怕是一片布,总比“裸奔”强。我立马把拖回来的口罩分给收治发热病人的医疗单位,比如汉川人民医院、孝感中心医院、孝感第一人民医院等。

  壹基金目前提供的物资分两大块,一个是对医院的医疗物资,比如口罩、酒精、84消毒液、医用手套,还有一些医用仪器,像呼吸机、血氧仪这类。根据医院需求,缺什么我们采购什么。另一个是对交警、公安等一线单位的普通物资。

  《社会创新家》:如今物资发放情况如何?

  周文:很多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总体来说我们与壹基金合作的物资价值有3000多万了,截至2月15号,光壹基金提供的口罩就有3559200只,完成发放2588000只。此外,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提供口罩15.3万只,蔬菜129000公斤,广东绿芽基金会提供9万只口罩。

  《社会创新家》:近一个月来,你们工作内容有发生什么变化?

  周文:最近一个变化是,除了医用和普通物资,我们跟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开始走民生线。我们已经从四川菜农那里调了12车蔬菜330吨。四川的绵竹、绵阳地区的菜农免费捐菜,但是运输成本很高,在四川原点公益中心的协调下,找到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承担运输费,把菜运到了我们湖北。

  目前我们已经接到了12车,后面还有8车已经排上,一周左右全部到位。这些菜是免费给社区被隔离居民、福利院、医院等一线部门,覆盖武汉、黄冈、襄阳、孝感四个重灾区,因为这些地区出行措施最严格,有些居民根本没有办法自己买菜。孝感市民政局二楼,周文所在2020年湖北抗肺炎联合项目组办公室

  孝感市民政局二楼,周文所在2020年湖北抗肺炎联合项目组办公室

  2

  小区面临民生物资保障压力

  《社会创新家》:社区民生具体是什么情况?

  周文:湖北现在所有社区都是隔离封闭状态。以孝感为例,所有的小路都用建筑工地那种蓝色铁皮封死,所有大路路口设立的关卡都有警察检查工作证和通行证。所有小区围得像铁桶,一个小区只有一个出口。有确诊病例的小区,连这一个出口也会被封死,不准任何人员进出。整个孝感城区就像画圈圈一样,画成一个个铁桶。

  日常采购方面,刚开始每户人家按3人计算,三天内只有一个人出去一次的路条,昨天(2月14日)连这一次机会都没了。所有超市不再针对没有社区工作证的普通民众开放。就算你想办法出来了,也买不到东西。政府下文件指定一些供应单位,社区工作人员统一采购,你到指定地点各自分批次拿。

  《社会创新家》:由街道社区出面采买给居民送,也不是每个社区都能做到吧?

  周文:对,因为人手有压力。现在政府把很多机关部门的人都抽调出来设卡,这种一级响应的防御工作压力已经很大,再安排协助社区的民生保障,工作压力更大了。

  《社会创新家》:没覆盖到的,只能居民自己想办法?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周文:对,没有。

  现在社区面临的压力,一个是环境消杀的压力,一个是整个小区民生物资保障的压力。虽然有供应部门,我这几天接到几个供应商求助,他们的员工都被封锁了,没有人送。我只能建议他们与相关部门沟通,给员工开具证明让出来送菜。不准民众出来,但得确保有吃有喝才行。

  《社会创新家》:网传出现抢购现象,买不到米面菜,这是真的吗?

  周文:你看,我们孝感号称“武汉菜篮子”,但现在孝感所有城区、乡镇全封锁隔离,没有老百姓去把田里的蔬菜挖出来,没菜可卖,怎么供应民众?针对这个问题,目前政府党委已经在从其它地区调拨,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就是辅助党委政府解决一些供应有问题的区域。

  从外部来看,这次疫情是全国性的,各地有不同措施的隔离,我们都是消耗内存,如果疫情还这样持续下去,涉及民生物资的生产还没有迅速恢复,那问题真的会很严重。说实话,就我们所了解,身边朋友、我自己亲身感受,物资很紧缺。你到超市买短筒纸,没有,三天前就这样了。米和油不是很好买。

  就在今天,我早上发了一个朋友圈说到菜了,一早上都在接电话,都是说社区有困难,向我申请蔬菜保障社区居民。

  《社会创新家》:医用、民生物资具体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来分配?

  周文: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排序,优先保障重灾区。壹基金目前还在尽全力采购医护物资。壹基金拨给湖北全省60台呼吸机,前天晚上半夜到的,昨天厂家工程师从武汉赶过来组装,15号一大早,我们就给孝感中心医院送了8台呼吸机。这段时间我们送的普通呼吸机近5万块钱一台,今天送的是高级版的,一台12万左右。说实话,到现在,不管是武汉还是孝感、黄冈,这些物资都还是很紧缺的。

  蔬菜免费供应的话,毕竟我们覆盖的社区还是少数,社会组织能力也是有限的,只是说是缓解矛盾。以街道为单位,每个街道下面有十几个社区,我们给一个街道送十几吨蔬菜,街道再往社区分。首先重点保护孤寡老人、福利院这些,因为他们是最弱势的,更难。其他成人,多少还是有办法解决问题,不是说完全解决不了。志愿者在仓库组装呼吸机

  志愿者在仓库组装呼吸机

  3

  社会组织“抢了一拍”

  《社会创新家》:除了县市,乡镇村落有被覆盖到吗?

  周文:有,我们每个县城都有负责的公益伙伴团队,物资发到县城之后,他们志愿者再送到乡镇。一周前,我们已经开始把侧重点向乡镇转移,因为现在乡镇也在收发热病人,而且确诊案例越来越多。但是,乡镇卫生院根本没备防护物资,所以他们物资奇缺。我们最近一周已经给乡镇送了几批物资,有民生的蔬菜,有口罩、酒精、消毒液和体温枪、体温计等。

  《社会创新家》:政府对你参与救援工作持怎样的态度?

  周文:支持的,给我们义工开工作证明、开通行证,主动免费给我们提供官方仓库。现在我们就是在孝感市民政局提供的场地办公。

  《社会创新家》: 孝感义工联之前做中小型灾害救助,今年特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孝感义工联是怎么提高效率的?

  周文:湖北民间组织的工作效率是非常高的,有个鲜明的对比,就是武汉市红十字会的事情。现在网上很多人找到我们,把物资通过各种方式寄送给我们,再由我们发放,效率是很高的。比如今天早上,到了60吨蔬菜,半天走了30吨,发了15个社区。

  政府这块为什么不够快,因为他们量大,人手不足。现在孝感市慈善总会每天都跟我们要志愿者帮忙装卸物资,他们没有人手,人手都派去卡点了。另一个是官方有流程,流程有点复杂。

  我们民间组织,是直接主动到医院和社区的摸需求,告诉外界这个信息,有可能需求计划都出来了,物资还没到。等物资到了,我们的志愿者就像快递员一样,拿着之前早就做好的投递清单立马就送了。我们很多时候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红十字会或慈善总会是先接受物资,然后再来安排人员调拨,这里面手续有点复杂,周期比较长。

  社会组织是抢了一拍,主要还是相关操作流程简化了,也还有些工作做到前面去了,从而节约物资的周转滞留时间。

  4

  “医用级物资,去向绝对是医院”

  《社会创新家》:现在你们工作遇到哪些困难,最需要哪方面的支持?

  周文:因为现在形势越来越严峻,政府限制力度越来越大,但是物资来了,我们得送物资。刚开始我们自己给义工开证明都有效,后来孝感市慈善总会或孝感市应急管理局给的工作证明有效,到后来连这些部门的证明也无效了,因为管控更严,车辆出行还是很麻烦的。送的时候,车上都是物资没关系,回来是个空车,就被拦了下来。然后我们就打电话沟通,让放行。

  再一个挑战是志愿者的安全问题。

  《社会创新家》:你们义工联的志愿者现在分为几个组?

  周文:主要分为发放组,给医院送物资;财务组,统计爱心人士捐款,收到了3万多块,这个钱买了物资再去分发;仓库组,负责所有车子的装运分发工作;还有项目组,与基金会对接,向社会公示。

  《社会创新家》:志愿者都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现在防护情况怎么样?

  周文:我们义工联总部在孝感,成立湖北联合抗疫情项目组之后,每天有40名义工在仓库帮忙装卸货物。我们是地方上的一个志愿服务组织,注册义工有200多人,非注册义工有3000多人。我们发出通知,大家只要有时间就可以报名,没有强制性。

  刚开始条件比较差,我们给所有人员配了口罩,用84消毒液做环境消杀。后面资源稍微丰富一些,仓库所有人员车辆进出全部用酒精消毒。那些出去发放物资的志愿者,因为去的场所危险系数高,我们采购了非医用的防护服做基本防护。

  《社会创新家》:但是志愿者面临的感染风险还是比较高?

  周文:对,志愿者的防护我们已经要求很严,定岗定责,但风险还是高的。他们带的口罩不是专业级。

  《社会创新家》:你们不是有收到一些专业级的口罩?

  周文:有收到,但志愿者不舍得带这种。我们有可能面对感染者,也有可能面对不到,但一线医护人员是直接跟这些人接触,如果不把最专业的物资给他们,这些医生倒了,谁还来为民众治病?所以志愿者都很清楚,只要是标了医用级的物资,去向绝对是医院,没有第二个去向,社区虽有困难,我们也不能给社区。志愿者在仓库搬运物资

  志愿者在仓库搬运物资

  5

  形势严峻,心理压力大

  《社会创新家》:志愿者们的心理状态怎么样?

  周文:项目启动时,孝感是没有数据的,数据一公布出来就是117个,现在确诊3000多。不累是假的,精神压力很大,因为知道自己担负的责任是多么重要。面对数据,政府叫“爬坡”,我们叫“不断恶化”,孝感地区截至目前每天都三位数增长。很多志愿者的亲戚朋友都被确诊了,精神上打击很大。

  但大家还是义无反顾去做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志愿者都是很感性的人,发现有需要,只要条件允许他都愿意去做。我们仓库有这么大的物资周转量,像今天一天要下100吨蔬菜,84消毒液、酒精都一桶一桶,几十公斤装,不管男女老少都毫无怨言地去做。他们会担心自己的安全,会情绪崩溃,不过大家都还在坚持。

  ?志愿者在路上

  志愿者在路上

  《社会创新家》:未来疫情进一步发展,你们还需要其他部门或组织介入哪些工作?

  周文:第一个还是物资方面,基金会采购物资,还是受到一些限制,买不到N95这样的专业防护级口罩。之前买的350多万只口罩都是普通口罩和普通医用口罩。

  《社会创新家》:基金会买不到,那谁能买到?

  周文:湖北省的所有的生产厂家都被政府管控,这不是开玩笑的。已经20多天了,各种生产医疗器械的厂家已经被政府通知要求恢复生产,为什么市面上还是没有口罩卖?不是说湖北买不到,在全国各省都买不到。

  目前管控的这部分专业级口罩还是紧着大医院用,乡镇这一块,别说什么N95了,你就是给他一个民用普通口罩,他就很高兴了。没有办法,这个问题靠政府解决,政府解决也有这个难点,这是全国的疫情,哪个角落都在要求戴口罩,还有很多国家和我们一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防物资的紧缺程度还是会比较明显。

  《社会创新家》: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周文:其实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情。这次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在关注湖北,关注我们。我很多公益行业的老师、伙伴会给我发信息,叮嘱我注意安全,注意休息。还有老师看我到处跑,他自己在海外网购防护服,特意给我寄过来,希望我尽量保护自己。

  我好久没回家了,家人很担心,每天问一下我的情况。有时候看照片里我口罩没戴好,会跟我发脾气,然后叫我按时吃饭。我女儿发视频说想我了,我想等疫情结束之后,回家见他们,再好好睡一觉。如果可以去外面下馆子了,就先去吃点热干面。END

上一篇:大学在“数字人文”中的角色和作用:重思理论与方法
下一篇:年初一开始救灾,他23天没回家,疫情结束第一时间想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