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疫情数据观察:层出不穷的新型变异毒株,会引来全球冬季新一波疫情吗?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7
手机版

  10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虽然目前全球疫情形势已明显改善,但病毒仍在变化中,新冠疫情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同时期,两种相当麻烦的新冠变异毒株正以“令人不安的速度”在美国迅速传播,分别是BQ.1和BQ.1.1。

  两者都是奥密克戎BA.5的变体,拥有较高的感染率,仅一周的时间,感染比例便翻了两倍。根据美国CDC的数据,截至10月15日,BQ.1在美国的占比已达到11.6%,BA.1.1则为8.0%。

  对此,不少学者警告,美国在未来的三到四周内或将迎来新一轮疫情的增长。

  

  数种毒株处于上涨趋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BQ.1与BQ.1.1也处于上升趋势。

  根据GISAID的数据,截至10月10日,BQ.1.1已至少扩散至全球39个国家,占新增病例的5.3%。而BQ.1则已扩散至44个国家,占比为3.9%。

  

  除此之外,在全球范围内,至少另有8种变异毒株处于上涨趋势。

  从新增病例的占比上,BA.5株系依旧是全球主流毒株。截至10月10日,全球占比为86.8%,其中,BA.5.1占比最多,为20.3%。

  

  而众多新型变异毒株中,XBB与BF.7的增长态势也较为明显。截至10月10日,XBB的全球占比为3.6%,而BF.7达到12.8%。

  

  XBB病毒隶属于奥密克戎BA.2变异毒株,又被称为BA.2.10,最早于印度被发现,目前已扩散至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XBB在新加坡的影响较大,已成为新加坡此轮疫情的主流毒株,占比已超过63%。

  自2020年以来,新加坡先后经历了原始毒株,Delta,奥密克戎BA.1/BA.2,BA.4/BA.5四轮疫情。而在今年9月初,由XBB毒株引发的第五轮疫情在新加坡爆发。

  截至10月19日,新加坡单日新增病例数达到8384例(7天平均值),达到上一轮峰值的78%,且依旧处于上升趋势。

  10月15日,新加坡卫生部部长王乙康表示,这波由XBB毒株引发的疫情预计将会在短期内病例急剧增加,预计在11月达到顶峰,然后趋缓。

  

  免疫逃逸能力再度提高

  在此轮疫情前,新加坡卫生部部长王乙康曾表示,新加坡至少已有六成的居民曾感染新冠病毒。并且,新加坡也是全球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国家,有92%的居民已接种2剂疫苗,接种第三针加强针的占比也接近80%。

  即使这样,新型变异毒株XBB依旧在短时间迅速扩散,原因在于病毒免疫逃逸能力不断提高。

  根据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联合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10月初发布的研究,在四种不同情况下,XBB的免疫逃逸能力都远超BA.4与BA.5。

  在已接种三针疫苗的情况下,XBB的免疫逃逸能力是BA.4/BA.5的3.6倍;在“接种三针疫苗+已感染过奥密克戎BA.1”,XBB的免疫逃逸能力是BA.4/BA.5的20倍;而在接种三针疫苗,在感染BA.2与BA.5的背景下,XBB的免疫逃逸能力则分别是BA.4/BA.5的23倍与28倍。

  

  与之类似,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在采访时也提到,变异毒株BF.7的免疫逃逸能力较BA.5增加了5%至10%。

  免疫逃逸能力的提高,意味着重复感染率提高,病患可能会多次感染新冠病毒。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的数据,在8月BA.5流行的阶段,新加坡重复感染率为5%左右。而当XBB成为主流毒株后,重复感染率上升至17.5%,提高了近3.5倍之多。

  从新加坡病死率来看,XBB的毒性并未提高。截至10月19日,新加坡7天动态病死率为0.05%。在近28天以来,共计新增15.52万确诊,99.8%的患者无症状或表现为较轻症状。

  

  但由于感染基数大,住院人数也有所增多,大部分都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

  截至10月20日,新加坡共有583名住院患者,其中81.2%的患者为60岁以上老者。共有13名患者在ICU病房中,12名为60岁以上老者。

  

  此外,死亡人数也处于上升趋势。

  

  境内多地出现BF.7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境内至少5地出现变异毒株BF.7,包括内蒙古乌兰浩特市、陕西、山东烟台、广东韶关、深圳。

  但从目前新增病例情况来看,新型变异毒株尚未在境内大面积扩散。近一周来,本土疫情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10月15日开始,境内本土单日新增感染数(包括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下同)降低至1000例以下,此后有小规模波动。

  

  10月14日至20日24时,境内累计新增感染数5981例。

  其中,新疆累计新增感染病例数最多,共1365例,占总数的22.82%。其次是内蒙古和广东,分别占累计新增感染病例的9.3%和9.7%。

  除上述三地外,境内各地一周内累计新增感染数皆低于500例。

  

  而从新增趋势上来看,内蒙古、陕西、广东等8地本土尚处于波动状态。

  10月15日,内蒙古单日本土新增感染数虽已经降低至100例以下,但存在小范围波动。10月18日,据呼和浩特市通报,呼和浩特市社区传播的风险还没有彻底阻断,当前依然面临着疫情反弹的巨大风险。

  据卫健委介绍,该市目前共有两条传播链:一条为来返该市的外省份感染者,一条为自治区内其他市感染者。感染病毒分别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和BF.7变异株,已知关联感染人数分别占感染总数的28.22%和66.89%。

  陕西市本轮疫情大多来自外省输入,同时涉及学生面传播。10月13日起,西安市全面暂停线下教学,目前疫情形势严峻。

  10月18日,广东省单日新增感染数98例,临近近两个月单日新增感染数峰值。广东疫情仍呈“点多面广”之势。

  

  上海、西藏、宁夏等11地本土新增感染数呈下降趋势。

  10月19日,上海市单日新增感染数降低至10例;据上海市卫健委通报,10月20日新增本土感染者均在隔离管控人员中发现。

  10月15日,宁夏单日新增感染数降低至10例以下,创本轮疫情新低。

  西藏目前已经实现中高风险区清零,社会面多日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0月19日,西藏单日新增感染者降低至3例,为本轮疫情最低值。

  

  新冠病毒接连不断的变异对全球造成了持续影响,冬季是否会出现新一波疫情还是未知状态。

  因此,应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政策措施,科学精准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实习生 黄佳钰对本文有贡献)

上一篇:钟南山院士更新密接概念,德尔塔变异株到底是“何方神圣”?
下一篇:他们感染新冠离世,让“阳康”们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