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 朱自清《春》课文赏析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2-11-16
手机版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最美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历来,春天都是文人墨客笔下吟诵的对象。她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时节;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勃勃;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缱绻。朱自清笔下的春梦幻动人,富有情趣,下面就一起来感受一下。

  01盼春

  开篇第一段两个“盼望着”使用反复,动词的叠用,写出对于春天的渴盼期待之情。紧接着使用一个拟人:“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个“近”字不仅写出春天还没有来,而且与前文“盼”字相照应,表达对春的兴奋、喜悦、急切之情。这一段可归为全文的第一部分:盼春。

  02绘春

  接着,文章2—7段描摹了五幅图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以及迎春图。这六段内容可以归纳为文章的第二部分:绘春。

  第二段内容为文章总起,是对春天总体的描绘。“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使用拟人修辞,把万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写出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的情态,表现春天的到来。后一句使用三个“……起来了”,写山、水、太阳在春天到来之时的状态,朗读时的语气应是上扬、喜悦的。

  第三段即为春草图。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里应重点关注“偷偷”“钻”这两个词,首先明确的是拟人修辞,这样写使小草有了意识与情感,写出春草的情态,在不经意间小草已经长出来了,给人一种惊喜的感觉。而“钻”这个字耐人寻味,写出一种力量感,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儿。

  接着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放在句末,是为了突出这两个特点,同时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像小朋友的语气。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春草的长势茂盛,放眼望去全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则不再写草,而是写人,侧面描写,衬托出人们在春草上嬉戏,写出春天、春草给人带来的欢乐与生机。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多么悠闲美好的感受啊。

  第四段描写春花图,非常生动,值得探究。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拟人修辞,把三种树人格化,形象生动写出花的多,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描绘出一幅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比喻、排比修辞,写出花色艳,各种花朵颜色各异,写出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意。这三个分句的顺序也不能改变,这是与前文“桃树、杏树、梨树”的花色相照应的。

  “花里带着甜味儿”写花味甜,从感官角度来讲是嗅觉。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闭眼联想,由眼前的花联想到结的果,由眼前的春华联想到秋实。表现了花儿的甜香引人遐想,让人心醉。(这里可以区别一下想象与联想。联想是由A想到B,两者之间有联系,由眼前之景想到其他。想象可以说是凭空的,把A重新改造成B,创造出一种新形象。)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写蜂闹蝶舞是从侧面衬托春花的竞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表现春天的美丽。一个“闹”字,不仅写出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极富感情色彩,境界全出。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一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把野花比作眼睛和星星,野花在眨眼,则是将花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野花的多,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表现春花逗人喜爱的特点。为什么像眼睛和星星?或许是春风吹过,春花在春草之中若隐若现,极富动态美。

  这一段的写作顺序也很有趣,从“树上”到“花下”再到“草丛里”,从高到低、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进行描写。

  第五段是春风图。

  第一句引用了南宋志南的《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风”指春风,所以这一句运用了两种修辞:引用和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柔和。“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抚摸”又给予春风人的动作,形象生动地写出春风的柔和。

  这一段的剩余部分更是“五官开放”,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官角度准确写出了景物的特征。开头“母亲的手”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柔和;“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鸟叫声、清风流水的声响以及牧童的短笛,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这一段中“酝酿”一词很有意味,从表达效果上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阳光下的味道。“酝酿”本义是酒发酵的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一样越来越浓。所以这一个词也是写出在阳光下芳香味道的越来越浓的过程,照应前文的春花图与春草图。

  第六段描写春雨图。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表现春雨的频繁与绵长,下雨时间长。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比喻、排比的修辞,牛毛是细的,花针是亮的,细丝则是柔而绵长的,所以这一句写出了春雨的细、密、亮、闪烁而绵长的特点。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了春雨的轻盈与朦胧美。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没有在写春雨,而是写了树叶的绿,小草的青,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的润物,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

  这段的后几句写了在春雨中人们安静而和平的生活,给人悠闲之感。“草屋”在雨里“静默”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那是一种静态的美,着力渲染了春雨沐浴的温馨,写出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第七段由景及人,写人们迎春图。

  “城里乡下”写出范围广,“家家户户”写出人的多,“老老小小”写出人们各个年龄段的全。“他们也赶趟儿似的”照应前文春花图中的“赶趟儿”,果树争先恐后开花,人们也争先恐后地出来沐浴春光。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运用叠词,表现动作次数的多,读来也更有节奏感与韵律。

  之后引用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一俗语。一是为了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写春天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动。二是抒发作者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和积极向上的情感。

  03颂春

  8—10段可划分为文章的第三部分:颂春。

  三个比喻各自成段起强调作用,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体现春天的成长过程,分别写出春天的新、美、力,表现作者对春天的爱。当然,这三段的顺序也不能颠倒。这三句话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进程。如果合为一段,则层次不明显,表达效果没有这样强烈。

  朱自清的《春》文笔优美,使用反复、拟人的修辞写盼春,在绘春部分描摹了五幅画面,运用多种感官、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借代等手法,写出春草的嫩、绿、多;春花的多、艳、香;春风的暖、柔、鲜;春雨的细、密、亮;人在春天的多与精神抖擞。用三个比喻赞春颂春,表现春的新生、春的美丽、春的健壮。全文描写春天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把握时机进行辛勤劳动的情感。

  春天展现美丽的世界,春天也给人带来崭新的希望,最后一起来积累一些描写春的诗句吧:

  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⑤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举报/反馈

上一篇:贵安教育云平台助力“阳光校园·空中黔课”
下一篇:消除幼小衔接焦虑 家校不妨合力共育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