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波去大凉山支教6年,小伙不想离开了:放不下眼睛明亮的孩子们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11-07
手机版

  01:08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唐旭锋 通讯员 翁天可

  (视频由镇海融媒体中心提供)

  在公益圈,“支教”一直是个热词。一些年轻人去西部支教,是为了丰富人生履历,留下青春记忆。这些年,我也采访接触过不少支教者。

  可是,采访完张振生后,我还是被感动了,甚至也产生去大凉山支教的冲动。

  在30岁打拼事业、赚钱结婚的关键时期,张振生辞掉在宁波的外贸工作,在大凉山一呆就是六年。

  他的故事一开始并不为人所知。直到上个月中旬,来自宁波镇海区新闻中心的“衣家人”爱心捐衣公益组织去大凉山举行捐衣活动,才结识到这位满脸泛着“高原红”的新宁波人。

  “虽然有点想家,想吃宁波的小黄鱼和海鲜面。但这里的孩子们也是我的家人,我放不下他们。”今年36岁的张振生这么解释自己在大凉山呆6年的原因。

  辞掉外贸公司的工作

  他从宁波去了大凉山

  张振生老家安徽宿州,2008年大学毕业后在宁波工作。2017年,30岁的张振生辞掉在镇海一家外贸公司的岗位,报名川西大凉山支教。

  “在网上填写资料以后,招募支教老师的工作人员还跟我父母联系过,征求他们的意见。”张振生说,“父母的态度是不同意的,我说服他们,跟他们说我就去体验一个学期,然后再回宁波工作。”

  只是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六年。

  “有了感情,就想扎根不走了。”张振生说。

  每周一早上,学校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受访者提供

  张振生学的专业并非教育师范类,但这不影响他踏上大凉山支教之路。他背上行囊,从上海坐火车到成都,再转车去西昌。在西昌,招募支教志愿者的公益组织给他们培训并进行结业考察。“我的基础并不好,第一次上课时表现不好。”张振生回忆说,他努力查资料,并虚心请教其他支教老师,第二次考察时顺利通过,不然就要打道回府了。

  培训结束后,一辆面包车将张振生带到了美姑县龙门乡尔马千村的爱慕公益小学,这里海拔2000多米,学校看上去挺简陋,只有几间瓦房连接而成,是一家公益基金于2015年捐资建设的。

  这是一个秋天的下午,初来乍到的张振生成为了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当时,这所小学里有学前班和一二年级共三个班。包括张振生在内,教师一共5名。

  “刚来时,高原反应很强烈,经常感冒发烧,嗓子都咳出血来。”张振生起初有些忧心身体,也不敢和父母说,医生给开了一些消炎药,一个月以后,就逐渐适应了,症状也消失了。

  六一儿童节活动现场,受访者提供

  孩子们一声声“张老师”

  让他再次回到了学校

  一学期的支教生涯很快结束。

  五名年轻的支教老师包了一辆车准备下山,回老家过年。

  孩子和家长们都赶过来相送。

  在西昌,有一个短暂的学期总结会。公益组织者播放了一段他们与孩子们相处的视频。

  张振生看了很动容,鼻子都酸了。

  临别那一天,好多孩子赶过来送别。

  “我走的时候很早,大概早上6点,天还没透亮,孩子们在后面追着喊‘张老师’、‘张老师’,哎呀,我心里特别难受。”

  寒假回到宁波后,张振生并没有寻找新的工作,他牵挂着那些教了半年的孩子们。

  他再次说服父母,新学期重新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孩子们的身边。

  支教的生活是艰苦的。

  张振生和其他几位支教老师住在学校简陋的宿舍,冬天没有空调。中午,他们和孩子们一起吃当地政府提供的免费午餐。早饭晚饭老师们自己解决。“我们几个老师大约一个月会包车去县城买点菜。这边的菜还挺贵,因为是从外地进过来,成本高。”张振生告诉记者。

  可张振生觉得自己的生命异常饱满。尤其是看到孩子们质朴的脸庞上发散的光芒,他说再辛苦都值了。微信图片_20231012174903.jpg

  一件件小事打动着他

  他说“短期内不会离开了”

  在大凉山支教六年来,张振生回过家三趟。

  “本来父母在宁波打工的,后来回到宿州老家,我也挺牵挂他们的,平时会打微信视频聊天。”

  张振生给孩子们打饭

  如今,张振生除了担任数学老师,还兼任这家公益小学的校长。在寒暑假,他挂念着学校的外墙和一些基础设施需要翻新,就自己贴钱买点材料,请村民帮忙施工。“完了请老乡们吃顿饭,喝顿酒。”张振生说。

  我采访张振生的时候,他刚刚结束与其他老师的课业研讨。

  “我们学校现在有学生200多名,支教老师增加到10个,分别是5个语文老师和5个数学老师。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都是兼的。”张振生教过孩子们体育课和音乐课,他被孩子们打动:“我其实不太懂乐理,就是教孩子们唱歌,他们很开心,眼睛亮亮的,课堂里非常欢乐。”

  聊起孩子们,张振生提了两个细节。

  “他们早上五六点会沿着山路小跑着来学校,速度比大人还快,兜着揣着烤土豆边跑边吃,有时还会塞给我一个。来学校后,原本没有刷牙习惯的他们,学会了认真刷牙。”

  孩子们学会了刷牙

  他还和记者聊到了当地人。

  “这些彝族同胞非常好。”张振生回忆起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学校的水管都冻住了,外面送菜的车辆也进不来,是乡亲们冒着大雪,跋涉几十公里把水和食物背到学校里来的。

  支教老师们的付出,被他们都记在心里,并以自己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感激。

  这些小小的事情,就像一个个小太阳,打动着张振生。他说,短期内可能都离不开大凉山了,“因为还有好多事没有忙完。”

  孩子的眼神单纯又明亮。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

上一篇:沙坪坝:“县聘乡用”破解基层卫生人才荒
下一篇:家庭教育父母“童”学公益课堂走进合肥市直属机关幼儿园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