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支“校队”走出国字号队员
新华社南宁10月24日电 题:这支“校队”走出国字号队员新华社记者黄浩铭“出球快一些、打小范围配合、丢球马上反抢……”在广西南宁市第十七中学的足球场上,教练员张弛正在指导30多名女足队员练习各种战术动作。这群12至15岁的孩子是广西女足未来几年征战各级赛事的主力,肩负着振兴广西女足的重任。2019年9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的支持下,广西足球协会积极探索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和社会青训机构共同培养精英女足球员的体教融合模式,与南宁市第十七中学和桂超体育公司等三方合作共建,组建广西女子足球精英梯队。队员平时学习和训练都在南宁市第十七中学进行,广西足球协会派出专业教练和生活老师负责队员的训练和生活,文化课程由南宁市第十七中学的老师负责,桂超体育负责协调和后勤保障等工作,三方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广西足球协会青少部部长李祝介绍,这些队员在小学六年级时由广西各地的俱乐部和足球特色学校推荐试训,考核合格并确定入队后,由南宁市第十七中学统一招生。队员平时和普通初中生一起上课,利用周一至周五下午的2个小时和周末、假期进行训练。与传统依托体校进行培养的模式相比,体教融合的好处是队员文化课不会落下,训练质量也有保障。今年14岁的段美丽9岁开始接触足球,在学校接受足球启蒙后,她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在两年前的选拔中,她被广西足球协会教练看中,进入广西女子足球精英梯队。经过专业训练,段美丽的基本功愈发扎实,目前已是球队的主力中后卫。“我不光喜欢踢球,还喜欢这里的学习氛围,在这里两者可以兼顾。”段美丽说。根据梯队年龄特点,广西足球协会和南宁市第十七中学制定了适合队员的培训计划、训练方式、竞赛方案,同时配备后勤保障团队,负责队员的吃、住、行等,保障队员运动与学习均衡发展。“如果出现成绩下滑的情况,我们会安排老师专门补课。队员在兼顾日常训练和比赛的同时,大部分人毕业后可以顺利升上高中继续学业。”南宁市第十七中学校长梁海宗说。教练员张弛说,女足队员平时训练刻苦,技战术水平不断提升;正在举行的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足球比赛中,以南宁市十七中队员为班底的广西女足表现出灵巧、快速、脚下功夫扎实的特点,受到业内关注。李祝介绍,经过不懈努力,这支球队培养出中国五人制国家女子足球队队员潘彦宏,入选U15国家女子足球集训队的陆可依、黄琳婷等一批小有名气的“希望之星”,展现了广西女足体教融合的成果。(完)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
- “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让这所高职院校交出亮眼成绩单
- 田浩江×毛尖|《角斗场的<图兰朵>》:重新发现汉语呼吸系统
- 冠军诞生!
- 悬疑小说在网文平台走红背后《十日终焉》作者:我的写作是一场与读者的博弈
- 解读广州前三季度“成绩单”:新动能持续发力 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 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自动化学院:推进产教融合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 全国现当代文学青年学者汇聚上海大学,深度讨论人文学术
- 揽胜运动:成都挑战者的聚集地
- 探索“有趣高效”课堂!郑州24中第十四届常规教学质量月活动启动
- 拼搏路上洒下如花歌吟
- 山东人社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完善工资收入分配有这些大招
- 近300件百年意大利展品在渝开展 展示欧洲艺术设计传承和发展
- 儿童友好|“竹够精彩”
- 报考托福有什么要求
-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遵义职院:提升办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职教人才
- 网售处方药监管趋严
- 玉米播种机“水土不服” 四川岳池破解乡村人才匮乏 引来的博士科研团队小试牛刀
- 2023秋季仲景健康节缤纷活动花式养生,中医药文化蓬勃绽放
- 原创中冠广州影豹2-1击败上海同济,将与彬州辉龙争夺一个冲乙名额
- 托福独立作文没写完
- 高考报名明日启动,这些重要事项须明晰!
- 让老年人都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 创意展活力 数字赋新生
- 西南交大、石室中学与郫都区三方携手 西南交大实验小学揭牌启用
- 江门摩托车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