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就帮帮”提升就业援助帮扶质效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原标题:便民服务"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就帮帮”提升就业援助帮扶质效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以居民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创建“就帮帮”就业服务品牌,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质量,全面提升就业援助帮扶质效。

  居民找工作、企业稳岗留工是最普遍也是最亟须解决的问题。对此,市南区搭建全域服务新体系,成为居民、岗位、企业之间的“快速通道”。

  “我们主要围绕居民和企业两类服务对象开展工作。”市南区“就帮帮”服务专员、香港中路街道人社中心主任张鑫介绍,“一方面围绕居民摸排需求、推荐政策、匹配岗位、进行求职招聘指导等,帮助居民家门口就业;另一方面发布企业的招聘需求,指导企业申报补贴、做好就业备案手续、合法合规用工等,助力企业稳岗扩岗。”

  为增强就业帮扶力量、提高惠民服务质量,市南区建设了一支由街道人社中心人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组成的“就帮帮”专员队伍,向居民、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就业援助服务。帮帮专员分片包干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楼长对接,实时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需求,按需点对点对接企业、推荐岗位、推送政策。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市南区调研发现不少居民出于照顾家庭原因,更倾向于就近就地就业。为此,市南区在街道社区建立“就帮帮”就业服务圈,依托街道社区网格,摸排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需求,形成人员调查、需求登记、就业匹配、政策解读闭环式服务流程。2023年1—8月份市南区新增就业3.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000余人。

  王广清是市南区八大关街道的居民,因为身体不好也无专业技能,近几年求职多次被拒,生活窘迫,压力很大。公益性岗位招聘期间,八大关街道人社中心工作人员主动联系王光清,告诉他可以认定就业困难人员并进入公益岗。经过公益性岗位招录程序后,王广清顺利上岗。

  “街道人社中心工作人员的多次鼓励给了我不断再就业的信心,终于圆了我的工作梦。我现在有了工作,政府每个月给我发岗位补贴,还给缴纳社保,我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工作让王广清重新充满动力。

  为帮扶城镇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市南区率先在青岛市启动2023年度城镇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工作,在街道社区创设1450个社区公共服务岗,成为市南区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增收、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民生工程。

  大龄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失业后重新就业周期较长,为此,市南区还从扶持灵活就业入手,通过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加大对从事零工工作等人员的就业扶持,截至2023年9月,已促进2000余人实现灵活就业。此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通过用人单位社保补贴稳定就业岗位8093个。

  健康检查、按摩、理疗、推拿……市南区人社局“就帮帮”就业服务站健康义诊周活动现场上,医生耐心地为前来的外卖小哥、快递员等群体进行健康咨询和服务。

  “平时工作很忙碌,没时间做一些能够舒缓放松的理疗,经过医生一按,身体疲惫感确实得到了缓解。”从事外卖工作多年的骑手王先生表示。

  健康义诊周、“中国中医行”健康咨询……一场场暖心活动依托“就帮帮”就业服务站在市南区火热开展起来。“就帮帮”就业服务站是市南区为更好地服务居民、实现居民家门口就业而搭建的平台,目前已在银鱼巷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建立了2处,居民可就近登记就业创业需求,查看家门口就业岗位,实现快就业、就好业。此外,服务站还为新业态人员提供阅读、饮水、充电、岗位推荐等一站式服务,让灵活就业等新业态人员能够深度感受到市南暖心服务。

  与此同时,为更好地为居民、企业答疑解惑,市南区“线上”与“线下”发力,多种宣传手段并举,确保服务能够到达每个需要它的人手上。市南区开展以就业困难人员、毕业生等为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暖心系列活动,在各社区活动现场开设便民政策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现场答疑、推荐岗位,共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推送岗位信息5000余条。

  “‘就帮帮’服务模式正在持续摸索探索中。”市南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段薇说,下一步,市南区将不断创新,拓展“就帮帮”就业服务品牌外延,推进就业援助帮扶工作提质增效。

  (稿件原载于2023年10月9日光明日报客户端)(刘艳杰 朱楠)

上一篇:【盘中宝】芯片+异构计算架构+AI框架持续创新突破,华为打造自主的计算生态,机构
下一篇:国家开放大学一年学费是多少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