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地方故事与历史:19本书聚焦区域社会的变迁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地方社会上流传着许许多多有关人事物的故事,构成了区域社会历史的重要线索。区域是一种多层次的动态观念,区域环境的变化、人口变动、生产力发展、社会心态的变化等因素影响着当地人的宗族建构、生活习俗、文化养成与经济发展。今天文献君带来了19本近期出版的以区域社会与文明变迁为研究主题的图书,探讨人们日常生活各种领域以及社会秩序在区域结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展现地方社会群体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亦神亦祖:粤西南地区信仰构建的社会史

  贺喜 著

  2023年8月出版

  本书以超越地方史为着眼点,来研究粤西南地区呈现的亦神亦祖祭祀现象。本书认为神明与祖先的形象与祭祀模式,关乎在大一统的礼仪与文化推广中,地方社会如何利用国家礼仪来塑造认同。这个过程,既牵涉明清时期国家礼仪、地方行政、经济环境的冲击,也深受文字运用、宗教科仪、建筑形制等因素的影响。

  清代天山北路文化变迁研究

  杨发鹏 著

  2023年8月出版

  天山北路地区的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本书以清代新疆天山北路文化错综分布、融合及变迁的历史事实为基础,从历史、地理的视角探索其变迁轨迹、规律和机制。其相关研究对丰富新疆地方史研究、推动地区文化建设、加强民族交融等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戏台与相机:美国《国家地理》与中国西南

  罗安平 著

  2023年6月出版

  1911年,美国地质学家罗林·钱伯林(Rollin T. Chamberlin)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刊发的都江堰小镇上戏台与相机相遇照片,让历史上西方与东方在镜头里互视。本书以此为切入点,整体回溯了《国家地理》杂志一百多年来有关中国的报道,聚焦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文故事与地理景观,为跨越百年的无声文字与影像赋予多重审读视角。全书重点放在“西南一隅”,梳理了关涉西南形象的四重主题,涵盖植物地理、道路交通、生态文明与民族文化等,运用了跨文化与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反思文化书写中的多重面纱,从不同学科视角探析区域文明变迁历程。

  煮海成聚:明清灶户与滨海社会建构

  黄国信 叶锦花 李晓龙 徐靖捷 著

  2023年6月出版

  明初东南沿海地区生活着一群身份复杂的人,他们多以灶为籍、以盐为业,借此而成聚落。本书广泛利用民间文献,深入理解民众生活,揭示这一群体生活地区社会演化的基本特征和逻辑。明中叶以降,市场化进程加速,商业资本开始进入并逐渐主导盐场经济。与这一进程相结合,在受海水浓度变化影响的具体社会生活中,盐头、盐灶、宗族、商垣等民间自组织,为了应对朝廷课税需求,灵活运用朝廷“以籍定役”的制度设计,和王朝国家不断对话与互动。因此,沿海的商、民、军、渔、灶等人群不断地转化着身份与户籍,慢慢产生多者合一的宗族和其他社会组织类型,“煮海成聚”,构建出明清东南盐场地区独有的社会结构。

  旧市场 新因素:商路变迁与西北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1851—1949)

  谢亮 著

  2023年5月出版

  商路变迁与近代西北商品市场变动和区域经济非均衡三者间互动关系的演进,是近代西北区域经济史研究必须直面之命题,也是此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本书对西北地区商路市场体系中商业城市(市镇)和商路要津之地的商贸活动进行历史考察,一窥近代西北乃至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多歧性之历史镜像,呈现商业贸易和商路变迁对后发展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和独特作用。西北商路的发展影响区域内外商货流通和人员往来,更影响区域市场网络的建立和拓展。商路商贸活动的起伏兴衰以及由此引起的商路变迁,是加剧西北地区商品市场变动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关键原因;商品——尤其是要素商品——流向、流量的结构变动,则在客观上有助于要素市场的初步发育。上述各项是近代西北商品市场变动具有发展模式转型特质的突出体现。同时,西北商路变迁及其自身商贸活动显现的过境贸易特质,不仅使其区域内商品化生产非均衡发展现象加剧,亦使其区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内生动力的生成机制的形成与演进处于一种非均衡发展状态。本书研究结论标明,鉴于西北地区在资本、技术、新知识供给、市场新制度供给以及要素市场发展等方面属后发展地区的客观事实,市场交换扩大将是其社会总资本积累的关键路径依赖。本书研究旨在为西北地区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及促进商品市场相对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学理依据。

  水村社会:内生性秩序力及其现代变迁

  赵春兰 著

  出版2023年4月

  本书是在对浙北水村开展了近3年的田野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个案研究。村子位于杭州西部,距离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直线距离仅5公里。阿里等强大经济力量的介入,使得村庄外貌完成了较为急速地现代转型,而社会结构将长期处于深度转型过程中。本书集中于对乡民生活中的信仰实践、婚嫁观念、乡村仪式等内在日常秩序进行持续观察与真实描述,研究认为,这些处于更为“缄默”状态的内生性秩序力构成了村庄经历激烈现代变迁仍能保持稳定与繁荣的基底。与一般印象中乡村因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而呈现出“失落”状态不同,以水村为代表的浙北乡村民众的生活状况及村庄的整体面貌是充满活力的。甚至可以说,在改革开放40多年后,水村经验为“城市”与“农村”、“传统”与“现代”、“全球化”与“地方性”的融合与平衡提供了一个已被实践证明的理想型。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对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的较新回应。“内生-建构”秩序这一对核心概念及其互动关系成为理解水村现代性进程中社会秩序变迁的关键。这里,内生性秩序力指向从“传统”而来、仍对现代乡村秩序产生作用的一套日常安排;建构性秩序力指向行政力与经济力。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乡村秩序经历“内生性”向“建构性”地转变,由相对自然的社会状态,转变为人为行政状态。相比较于传统社会中内生性秩序力的清晰作用脉络,乡村经历现代转型后,内生性秩序力是否继续有力?这一直是个开放的问题。

  交通体系转型与近代山西经济社会变动(1907—1949)

  李丽娜 著

  2023年2月出版

  本书选取1907年正太铁路通行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研究时间段,从农畜业、煤矿业、城镇、战争、观念习俗等几个视点,系统考察以铁路为主的近代交通体系形成后山西经济社会发生的种种变动,以此揭示交通体系转型在山西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力图在新的视野下观察山西这样的内陆资源型省份转型过程中的特点。

  百年变局下的华北区域史

  张利民 著

  2023年1月出版

  本书收录了作者研究近代华北区域史的重要文章,主要涵盖理论前沿与概念解读、区域经济与市场体系、城镇发展与社会流动和日本在华北的经济掠夺等方面。这些文章为研究近代以来华北区域史的奠基之作,引领和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

  现代国家与其边缘:近代兰州城市发展研究(1872~1949)

  邵彦涛 著

  2023年1月出版

  本书从现代国家与其边缘的互动关系出发,从地理政治、空间格局、经济发展、市政建设、社会心态等方面对1872~1949年的兰州城市发展进行了深入考察。近代兰州从“秦西极边郡”到“中国中心”的转变,鲜活展现了边缘社会参与和推动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实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向自觉转变的集中体现。“兰州中心说”也是对中国广大西部疆域价值的“发现”和“创造”。回顾这段历史,对于扩展中国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广州城市社会变迁(1912-1937)

  李淑蘋 著

  2022年10月出版

  近年来,随着社会史研究的深入和城市史研究的发展,近代广州城市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学者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层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本书主要依据广州市档案馆丰富的馆藏档案和民国时期大量的报刊资料,重点从城市空间的重构、公共卫生的推进、市政建设的发展、社会事业的进步四个方面反映近代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广州城市社会的变迁。

  生计与制度:明清闽粤滨海社会秩序

  杨培娜 著

  2022年9月出版

  本书从海洋经济的角度理解明清广东、福建乡村社会的变迁,强调以海为主的生产生存方式具有独特的节律和特质;同时,不能简单地将沿海地区视为划分海洋和陆地的地带,而应将之视为一个包含了各种不同生计人群的活动区域,主张从水陆互动的观照下重新审视人与海、陆之间的关系。全书试图从明清时期广东、福建沿海地区人群的户籍身份、经济生产和社会组织乃至意识观念等方面,探讨从明初到清代前期生活在水陆之交、闽粤之界的地方生民在王朝军事政治和经济社会政策之下,如何缔造其生活空间和社会秩序,说明王朝体制转变与沿海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形态和社会组织变化之间的关系。

  禁猎前后:鄂伦春族的社会变迁与社会分化

  查干姗登 著

  2022年9月出版

  本书以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的鄂伦春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鄂伦春族所处地区的自然生态和人口变化,重点探讨了1949年以后的森林开发、定居化以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禁猎转产”等政策,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的同时,如何使原住民族——鄂伦春族的生计、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探讨了狩猎民族如何从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同质”社会走向社会分化“异质”社会的过程。

  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

  赵世瑜 著

  2022年2月出版

  江南史研究已取得累累硕果,在农业开发、市镇兴起以及社会与文化的发展等诸多领域有了丰富的认识。而对这一过程的另一面,即水上人上岸成为定居人群的过程,特别是对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能动行为,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结构变化及其内在逻辑,尚有待深入挖掘。本书以太湖东山的刘猛将信仰为切入点,试图对东太湖地区水上人上岸的过程及其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加以梳理,为江南地区农业聚落的形成、商业与市镇的繁荣和宗族建构等问题寻找一条新的解释路径。

  家族·开发·变迁:唐宋以降福建北溪流域的社会发展

  黄艺娜 著

  2020年4月出版

  本书选取北溪流域的开发主力金沙、银塘、玉兰、碧溪四个村落为典型进行田野调查,结合对民间文献与官方史志的利用,较清晰地勾勒出唐宋以降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的历史变迁,并对不同时代不同形态的区域社会变迁的原因、影响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对不同家族对九龙江北溪中下游的开发、家族势力的消长及其对地方社会秩序的影响的分析,既有对传统观点的补充,也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观点。

  清水江研究丛书(部分)

  房族·村落·社会

  王君 著

  2023年9月出版

  本书通过对清代贵州黔东南地区一个以木材种植与采运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少数民族村寨加池的描述与讨论,揭示了加池寨以房族为核心的村落社会生活样态。通过官私文献的运用,详细探讨房族在自身发展、村落内部、村落之间及区域社会内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对以加池寨为代表的清水江下游地区特色的房族发展模式、样态及房族在地方社会生活中表达方式的关注和探索,不仅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极具地方性特色的宗族个案,也为我们理解和解释清代以来清水江下游区域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和切入点。

  龙来龙往:清代以来清水江中游地区的人群、空间与权力

  聂羽彤 著

  2023年4月出版

  独木龙舟节是贵州清水江中游和巴拉河沿岸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作为地域性龙舟文化的集中体现,龙舟节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起源传说与仪式象征,同时,也展现了沿江各村寨之间因共享的历史记忆和信仰习俗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共融共存的空间秩序与权力结构。本研究通过对黔东南台江、施秉两县沿江村寨的民族志考察,较系统地描述了当地围绕龙舟节而形成的神话传说和节日习俗。在对一些村落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拟用“龙舟圈”这一概念来阐释这一独特的地方文化现象。书稿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清水江中游地区明清以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该地区的民族、交通、政治、文化情况。第二章重点介绍龙舟节,涉及龙舟节的起源、龙舟传说的演变、龙舟节的流程等。第三章探讨由龙舟节引发的人群关系问题,如村落社会秩序等。第四章讨论该地区的通婚圈。第五章探讨龙舟圈的形成,以具体的村寨为例,研究龙舟文化与社会变迁、地方政治等的关系。

  木材的流动

  张应强 著

  2021年10月出版

  贵州省东南部沅水上游主要支流清水江所构成的故事里最精彩篇章是清代以来满江漂流的木材带出的喧嚣与繁华。零星文献记载和至今流传的故事中,展开的也正是一幅围绕木材的流动所形成的区域社会历史图景。本书围绕木材流动背后演绎故事的渐次展开,将清水江下游地区置于王朝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脉络中加以把握,通过对以木材种植采运活动为中心的区域历史的描述,探讨依赖区域市场网络发展,传统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发生了怎样的互动,从而对区域社会变迁之多重因素交互作用、多种关系复合一体的过程,进行地域化的理解和做出历史性的解释。

  江河、商镇与山寨:都柳江下游的人群互动与区域结构过程

  王彦芸 著

  2020年4月出版

  都柳江位处黔桂之交,在崇山间蜿蜒流淌。自清开始的河道疏浚,连接了本被险滩恶石阻隔的西江、珠江水路,人和物在通道内流动、交会,改变了都柳江流域社会文化诸面貌。本书以都柳江畔富禄为中心,运用田野调查方法,结合历史资料与地方文献,梳理了都柳江下游社会文化历史脉络,并关注其中的市场活动、人群互动以及观念流动等面向,在微观视野下讨论“区域”如何在历史时间中因人的活动和观念的汇集而构织、流变。

  移民、市场与社会:清代以来小江地域文化的演变

  朱晴晴 著

  2019年8月出版

  清代开辟“新疆”以及随之而来的疏浚清水江河道,使黔东南整个清水江干支流步入区域开发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带动了区域社会内部人和物的流动。移民即在此背景下入住清水江下游小江地区。他们在乡村社会中建立会馆、开设集市,推动了江西街移民村落的形成。本书以乡村集市的建立为切入点,讨论小江地区的移民对区域社会的运行、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结构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策划:张思莹

  原标题:《书单 | 地方故事与历史:19本书聚焦区域社会的变迁》

  阅读原文

上一篇:sat考试需要准备什么
下一篇:福建三明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