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體教融合 科學育人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近年來,贛州市大力推動體育與教育等社會資源有機整合、優勢互補,按照“政府主導、部門主抓、學校主責、學生主體、家長參與、社會共建”的“六方融合”工作思路,積極構建體教融合發展新模式,“無體育,不教育”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有效破解體教融合瓶頸,探索出了一條現代化青少年健康成長之路。

  政府主導,科學系統推進。始終堅持“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原則,將體教融合發展列入全市深化改革開放行動重點任務。出台《關於深化體教融合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小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意見》《贛州市創建全國足球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贛州市教育系統深化體教融合工作實施方案》等系列體教融合政策性文件,同時推動縣級配套出台實施政策文件。

  依托載體,推動全面覆蓋。圍繞體育項目學校全覆蓋、學生全覆蓋目標,以運動項目為載體,探索並建立“足球+跑、跳、投3項基本運動技能+其他體育運動項目”的“1+3+N”校園體教融合發展模式。依托社會體育組織力量和資源,下派體育教練至學校,用好“四點半”課后服務時段,加強對體育運動項目課程的延伸教學。

  找准特色,培育優勢項目。各中小學校結合自身基礎,找准1個或多個體育項目,重點發展特色體育項目。普及推廣“四個落實、三不脫離”校園足球發展模式,有力推動足球運動項目進校園全覆蓋,積極創建全國足球改革試驗區。採取“市隊縣辦、市隊校辦”等特色做法,大力支持有條件的中小學校推進新型體校建設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共布局青少年競技體育項目22項,市級體育單項后備人才訓練單位100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04所。

  強化保障,鞏固發展根基。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深化體教融合經費保障機制,全市2022年共投入2.09億元,2023年預算支出2.95億元,為深化體教融合保駕護航。積極購置體育器材設施,著力化解體教融合工作中的硬件瓶頸。目前,贛州已建成市級和縣級大中型體育場館130余個,均達到了“一場兩館”的要求。(郭訓輝 沈 亮)

上一篇:江西等17省市披露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计划,对债市影响几何
下一篇:道县潇水学校:开展推门听课 打造高效课堂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