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医共体高效衔接 架起“救心高速路”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近日,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与医共体成员单位江津区贾嗣镇卫生院紧急联动,快速打通“生命高速通道”,成功救治一名54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男性患者。打破信息壁垒 赢得黄金抢救时间2023年10月6日15时左右,患者唐荣(化名)突发胸痛,持续半小时缓解,家属立即将其送至江津区贾嗣镇卫生院就诊,医务人员在10分钟内为其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下壁导联ST段抬高”。首诊医生马学祥立即通过信息平台将患者相关信息传给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患者唐荣(化名),胸痛1小时,血压156/84mmHg。”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胸痛中心团队立即反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已开启,直接到我院急诊科启动介入手术。”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随即开始运作,贾嗣镇卫生院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和治疗方案,并征得其家属同意后,立即转诊至上级医院。120急救车到达后,患者绕行急诊科和ccu病房,直接送至导管室进行介入手术,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心内科主任付世全及助手为其行急诊冠脉造影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造影提示患者右冠脉中段闭塞,行PCI治疗于右冠脉罪犯血管植入2枚支架,患者冠脉血流恢复,胸痛症状缓解。付世全正在为患者唐荣(化名)检查/图源 肖亚平 区域协同联动 为患者生命健康护航“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心肌梗死救治分秒必争。”付世全说。得益于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成熟的医共体——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其实行的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模式运转高效,使得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了快速救治,打通了堵塞血管,大幅缩短了患者心肌缺血时间,挽救了大量心肌细胞,显著改善了该患者的预后。目前该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中。付世全正在检查患者手上的压迫器是否放置到位/图源 肖亚平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心内科于2014年自主研发出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有着国家专利认证。相较于市场上常见的压迫止血器来说,该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具有轻便、成本低、临床效果好等特点,使用后也不会出现皮下淤血、皮肤损伤及过敏等并发症。“我们免费为患者提供该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的同时,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付世全介绍道。据悉,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的胸痛中心于2021年成功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此外,该院的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也已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随时待命,为患者生命“强力续航”。下一步,该院将持续深入推进“医共体——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设,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文/肖亚平)举报/反馈

上一篇:“服务保障进博会砥砺奋进谱新篇”
下一篇:gmat考试要注意什么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