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小学有面“会提问”的墙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9日讯(记者杨枫 通讯员罗金薇)10月19日中午,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不少午休的学生围在教学楼的一面墙前,“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个不停,成为学校的特别“风景”。这面墙学生们称它为“问题墙”,“问题墙”在两栋教学楼各有一面。记者了解到,因为学生提问题非常踊跃,这个学期学校将“问题墙”又重新设计焕新,满足各学段学生提问的需求。记者看到,“问题墙”上有一些定制好的网格,网格上用小夹子夹满了各色小纸条,仔细一看字条上写着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比如“地球上的第一滴水是从哪里来的?”“世界上是不是所有动物都要吃东西?”“大熊猫的睡姿是什么样的呢?”有的低年级学生还用拼音提问:“植物晚上会像我们一样睡觉吗?”有纸条问,也有纸条答。仔细一看,“问题墙”分了三个板块,分别是“我来问”“我来答”“我来追问”。“我来问”板块呈现的是学生的原始提问,这些问题来自不同学科、家庭生活、社会见识的方方面面;“我来答”是其他学生看到问题后,提出自己的思考或可借鉴的答案;“我来追问”是针对以上问题和答案,进一步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或更深层次的追问。六年级(3)班的毛溪妍拿着小本和笔,正记录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毛溪妍说,上次在“问题墙”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大熊猫的睡姿是什么样的呢?”她对这个问题十分感兴趣,回家后,毛溪妍查阅了资料和纪录片,询问了父母,这才得知,原来大熊猫睡觉的姿势多种多样,有平躺、侧躺、俯卧等。有的大熊猫会在树杈中间睡着,还有的大熊猫会直接抱着树干睡。第二天,她兴奋地把答案写在纸上,并挂在“我来答”板块。因为积极解答其他同学的问题,毛溪妍还获得了“好学好问”奖。该校校长张基广介绍,学校每月会对“我来问”“我来答”“我来追问”三个板块中的学生原始作品进行梳理和评比,对积极主动参与、独立深入思考、体现新意创见等方面突出的学生授予“好学好问奖”。“这样,孩子们学习、提问、思考、追问的氛围就越来越浓。”“我发现天空有时候是蓝色的,有时候又是白色的,这是为什么呢?”四(7)班的吴良骏是个“提问达人”,他喜欢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还有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遇到问题有时候不好意思总问老师,跟同学也讨论不出结果,现在只要有问题,若翻阅书籍也找不出答案,他就会将问题贴在墙上,没过两天,就会有同学来解答。“感谢帮我解决问题的同学,这使我以后更加有信心去面对和解决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了。”校长张基广说,“问题墙”上的问题,有些还比较幼稚,可能会在网络和书籍中找到标准答案,但对孩子而言,是他们用儿童眼光看世界时的发现,是他们对大千世界的真实发问,也是他们从发现到发明的萌发。“问题墙”上的回答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对孩子而言,是他们主动参与问题讨论、自主表达个人见解的过程,是他们积极投入学习的精神态度体现,也是他们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历程。久而久之,就会在孩子们中间营造一种积极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问题、持续追寻问题的氛围。这些,都是“问题墙”的价值所在。学校期望能通过设立“问题墙”保护孩子们最可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孩子心中的梦想,保护孩子脑中的问号,在保护的基础上再激发学生去学习、养成和发展。“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没有问题就难有发明和创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从问题开始、从提问开始、从追问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终身学习就是终身好奇、终身好问。”张基广说。【编辑:丁翾】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举报/反馈

上一篇:七秩风华正青春 守正创新向未来
下一篇: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