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来了两名特殊新生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9月14日,来自世界各地的4000余名新生如约来到松江大学城文汇路600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学生社区。有两名特殊新生引来人们的关注。一个是跨越900多公里南下求学的“独腿少年”郭士琪,自强不息,步履不停;另一个是51岁考上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彭素萍。自强不息,“独腿少年”迈上人生新征程9年前的“中国梦想秀”舞台上,一名独腿男孩同他的小伙伴们组合演绎了一段激情的街舞表演,并获得那一年现场最高得票数;9年后这位少年凭借优异的高考成绩开启了大学之旅。郭士琪来自山东德州,目前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3级人工智能专业新生,他将在这里再次创造“梦想人生”。早在开学之前,郭士琪所在的宿舍就经历了一次“大改造”——四人间变成“双人标间”,上床下桌改成定制的单人床与独立书桌,独立厕所安装了抽水马桶,淋浴间安装墙挂式座凳……上经贸大统计与信息学院专项帮扶小组联合后勤处、社区办为这名新同学“量身定制”了一间新宿舍。图说:上经贸大为郭士琪“量身定制”了一间新宿舍 采访对象提供(下同)初见郭士琪就是在这间宿舍里,他正坐在书桌前,笑容很灿烂。虽然穿戴着假肢,但看起来和其他同学无异。四岁那年,郭士琪因为交通事故失去左腿,小小少年自此开启“独”行之路,但他并不屈服于命运。童年曾凭借歌舞才艺与过人毅力,登上了央视、浙江卫视、德州春晚等舞台。今年,郭士琪以609分的好成绩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录取。“在这个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不单单能够从科技方面造福社会,更为身处不同境况的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郭士琪说。学无止境,五十一岁硕士新生继续追梦在细雨微风的学生社区里,一名“妈妈级”硕士新生来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报到。彭素萍刚刚结束在家乡新疆石河子市的法院实习工作,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上海开启硕士研究生生涯。图说:彭素萍(左二)与室友合影“妈妈”的人生从不设限。1989年,彭素萍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考取新疆师范大学俄语专业,大三时曾到俄罗斯留学,并留在莫斯科从事俄语翻译工作。后来她回到石河子市,当了8年的中学数学代课老师。在过去的俄语翻译工作及回国后的日常事务中,彭素萍经常会接触一些法律问题:翻译俄语合同的内容却不理解其中的法律知识,民事诉讼时虽打赢官司却没能得到有效执行……一系列机缘串联,2019年暑假她萌生了再次参加高考的想法。教完初中毕业班后,彭素萍辞去工作,决心再考大学。一年内她学完所有高中内容参加高考,最终远赴福建漳州市闽南师范大学重启大学生涯。相较于三十年前的大学生活,彭素萍认为现在的同学边界意识更为强烈。“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差异,现在年轻人个性强、更有自我意识,比起聚集在一起学习交流,更多的还是习惯利用网络上的各类学习资源。”除了跟室友之间的日常交往,彭素萍常常会与年龄相仿的老师们密切沟通,也正因如此,她在学习上一遇到问题就会立即同老师讨论,在提问与解惑中理解消化专业知识,高效地建构起法律知识体系。由于年龄大,彭素萍更加珍惜学习的时光。“若能提前完成学业,通过司法考试,就能尽快走上热爱的律师岗位。”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举报/反馈

上一篇:全省首家在线培训行业协会成立,护航“互联网+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考研最容易跨的专业有哪些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