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巴蜀红色珍档|仅有55个字 邓颖超的这封回信写了什么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1-06-12
手机版

四川在线记者 袁婧
在上周举行的川渝地区档案馆馆藏红色珍档发布暨品读活动上,重庆市档案馆副馆长唐润明分享了一份珍贵的档案——邓颖超写给豫丰纱厂总经理潘仰山的书信。
这份档案首次向社会公开,仅仅55个字的书信,到底写了什么,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
“2019年6月,我们在进行新馆展览收集素材时,在馆藏豫丰纱厂档案中意外发现了这封信。”唐润明说,这封信写于1940年11月20日,信的具体内容是——
仰山兄:
承赠奠仪,殊深感谢!惟先母此次逝世,除花圈挽联外,余均不敢领,故仍将原款奉还,千祈原谅为幸。专复。
顺颂
时绥!
邓颖超 敬复
廿日
“这封短短的书信不仅让我们眼前一亮,而且勾起了我们追溯历史真相的愿望。”唐润明说,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发现,邓颖超书信的背后,还隐藏着感人的故事。
1940年11月18日,邓颖超65岁的母亲杨振德女士在重庆病逝。邓颖超、周恩来于11月19日—21日连续3天在《新华日报》上刊登讣告,告知各界:决定于19日上午9时举行安葬仪式。
讣告发出后,邓颖超、周恩来的一些亲朋好友,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新华日报社以及重庆各界纷纷前往红岩村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吊唁慰问。
豫丰纱厂总经理潘仰山与周恩来系南开中学同班同学,同时与邓颖超、周恩来关系密切。他可能前往或者派人前往吊唁慰问,并按时俗送去了花圈、挽联和礼金。
办完母亲的葬礼后,邓颖超在处理善后工作时发现了潘仰山送的礼金,遂于20日专门写信给潘仰山,除表示感谢外,还特别说明“除花圈挽联外,余均不敢领,故仍将原款奉还”,并希望潘仰山谅解。
唐润明说,信中“原款”推断应该就是潘仰山送的礼金。据此推断,其他送了礼金的人,邓颖超也可能都一一退还,但因为时间久远,没能留下历史资料。
在唐润明看来,全党上下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对邓颖超致潘仰山书信及其背后故事的解读,我们既能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与伟大,同时,它背后所反映的家风、家德的教育与建设,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图片由重庆市档案馆提供

上一篇:高建民主持召开市政府十五届第五十五次常务会议
下一篇:兴为教育到底怎么样《教育硕士》本周每日一练汇总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