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致敬教师!听听他们的故事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新华社记者带您走近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倾听他们的故事和心声。

  人物一:百岁教师叶嘉莹

  她是“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她历经漂泊,却一生致力于古诗词研究传承,她就是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

  叶嘉莹的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她鼓励青年学生要与诗词交朋友。“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是她对后辈传承古诗词的期许。

  人物二:“蘑菇教授”曾念开

  教师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启迪和示范着学生们的行为。教师的精神,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子。

  今年45岁的曾念开专注于大型真菌资源、分类和人工栽培等领域的研究,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蘑菇教授”。

  二十多年来,他带着学生走遍海南的大山、雨林,已发现并命名90余个真菌新物种。他还带领团队研发本地灵芝人工栽培技术,帮助百姓发展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人物三:乡村教师马素英

  我国有数百万名乡村教师扎根基层,他们在最需要知识灌溉的乡村讲台上发光发热,用自己的行动托举起无数孩子们的希望与梦想。

  马素英是其中一员。参加教育工作30年来,她扎根农村山区,默默耕耘在乡村的“三尺讲台”。

  人物四:特殊教育老师袁丽君

  特殊教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袁丽君始终在特殊教育教学的一线工作。对她来说,近十年的特教时光,付出与收获同行。

  人物五:美术教师徐小松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

  美术教师徐小松探索农村美术教育创新模式,把身边最平常又具有乡土风情的材料作为美术教具,增强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自信心,用“美”点亮孩子们的艺术人生。

  人物六:幼教,“老师妈妈”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校教育的起点。

  在这里,老师不仅是老师,更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作“老师妈妈”。他们用爱和耐心,浇灌着每一个稚嫩的心灵。

  三尺讲台呕心沥血,三寸粉笔教书育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祝教师们节日快乐!

  记者:王军锋、郭良川、曾维、张旻曦、崔文、周思宇、姜明明、许健、郝杰(摄像)、杨柠瑜(实习)

  报道员:方婷、刘国燕、李晓燕、赵刚、孙剑峰、陈爽、陈永松、邓青春

  鸣谢:云南省昆明市前卫幼儿园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上一篇:税延养老险试点五年落幕,与个人养老金衔接正式启动
下一篇:这届华农新生,到底有多优秀?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