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里的三号院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7-02
手机版

  华衣落雪 三剑客

  远处的山岿然不动,山上的草木却岁岁枯荣,如同这个营区傲然屹立,里面的人却像潮水,涌来、散去……

  每个军校都有一个不能忘却的三号院,那或许是梦想的起点。

  “进来是铁,出去是钢”,四个烫金大字深深烙印在院墙上,对每一个走进三号院的人以警示,以激励。

  那个院子与生俱来的,似乎有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魔力,双脚踏入院墙那一刻,从少年向一个军人的转变就已经按下了启动键。

  三号院是我们学员新训的起点,在这里从“稍息、立正”开始学起,系上军旅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三号院又是学院生活的终点,毕业联考在这里落下帷幕,在这里我们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三号院为我们画上起始线,最终又标记上了休止符。在这里许多个故事插上了翅膀,也有许多的诗篇走向了终章。

  八月的烈阳下,我们纹丝不动地站队列,手指贴紧裤缝,身体微微前倾,脚趾站僵了偷偷在鞋子里活动。

  帽檐为红彤彤的脸庞漏下来一丝阴凉,但毒辣的阳光在每个人身上画出了一个小脖领。

  八月的南京,闷热潮湿的天气,让人如同身处蒸笼之中,每一个毛孔都像浸泡在水里,训练结束,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盼雨来,成了我们不敢告诉班长却藏在心里欢欣雀跃的小期待。

  每个宿舍的女生大概都有自己独特的“求雨仪式”,但翘首以待的下雨天,永远都在周末休息时刻到来。

  中秋节的晚上,拉响了紧急集合的警报,连长给我们送来了最浪漫的一次看月亮。

  背着背囊,一起在月夜里跑圈,那天的月光,十分柔和,我们兴奋又疲惫地奔跑,七嘴八舌、气喘吁吁地讨论着。

  一群男生冲在前面,“还有谁”的口号喊得十分响亮。

  军事地形学的实地勘探课上,A组同学给B同学留下小纸条,用旺仔牛奶的瓶子压着的一张“此路不通”,成了迷惑另一组同学的烟雾弹。勘探成功的A组同学奔袭回营区,然后静静等待着B组同学成功走出岔路的消息。

  在实践课上,穿着伪装服,一脸油彩的我从树林里慢慢靠近集结地域,翻上墙头后自以为是的得意,可瞬间被趴在草丛里的“敌军”瞄准并且“精确打击”。那是我第一次爬上高墙,缓慢移动时,我心里害怕又期待,我真的,与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在一点一滴地相遇。

  爬战术挂到铁丝网,胳膊肘蹭破了皮,不会正确姿势,后来的我们,不断练习,我甚至有过优秀的成绩。冲圈,冲刺,均匀呼吸,调整方式方法,三公里我从十五分半冲到了优秀。

  我们一点点在三号院成长,在那些摸爬滚打却又欢声笑语里,随着日历的撕下,一天又一天的过去。

  三号院就好像我们军旅生涯中的启蒙课,坚韧、毅力、耐心与团结,等等从军路上必要的品格,都是在这里打下了底色,并且加钢淬火。

  三号院之于我们,就是马拉松长跑起点处那段最难跑的路,可又闪耀着美好与纯真,热血和激情。我们,在这里,看见了坚强的自己,见证了每一个闪光的瞬间,发现了自己不同的那一面。

上一篇:河南大学回应“躺着中枪”言论,张薇保研并无问题
下一篇:名单公布!涉及寿光一中、世纪......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