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逆反怎么办?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我们家长需要注意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6-25
手机版

  初中阶段是个体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的过渡时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初中生生理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和性机能的成熟。

  

  一、青春期带来的变化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初中生旺盛的生命力,充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和敏捷的思维。

  伴随着生理的发育,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他们感到新奇,同时由于初中生生活经验不充足,社会阅历尚浅,认知水平有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初中生产生的逆反心理有其普适性、一般性的表现,比如公然顶撞长辈,想要彰显自己的个性,一味的追求独特,渴望得到关注;

  

  过于强调自我,固执己见对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置之不理;心智不断发育,但是尚不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

  同时他们又崇拜多元化的事物,比如抽烟、喝酒、早恋、校园欺凌,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有个性、“酷”的表现。

  这就容易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的辨别,盲目追求;初中生逐渐关注社会,但阅历尚欠容易冲动感情用事。

  在初中思政课上,他们的逆反心理又有其特殊性。由于社会经验欠缺阅历不足,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厌烦这种现象。

  

  对于社会上大家赞扬的一些榜样行为,他们认为是虚假的,或者觉得一些好人好事是他们太傻了;

  加上初中政治这一科目的学科属性,很多学生主观认为这一学科根本不重要,学不学无所谓。

  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不主动参与课堂,抵触排斥政治老师,觉得老师根本不能教给他们很好的知识。

  还有一种极端的逆反心理的表现行为,就是在课堂上无纪律性,过分活跃,有些学生故意跟老师唱反调,有些学生是为了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对于不同的逆反我们要恰当的进行引导。

  针对初中生普适性逆反心理和思政课上反映出的特殊逆反心理叠加现象,一方面对初中思政课教育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表明该课程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二、初中思政课的合理教学

  初中思政课为有效应对学生双重逆反心理现象,加强和改进其教学策略具有现实针对性。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等多种形式分析双重叠加逆反产生的原因,为加强和改进初中思政课教育教学策略提供现实依据。

  从中学生成长的这个阶段的特殊性来说,有其内部因素加上外部环境的影响。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容易造成其逆反心理的因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的教育方式和同辈群体。通过与一些学生家长的访谈,了解到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家庭因素,比如家长的溺爱,过高的期望值等;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个人的心理状态对个人发展、生活环境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完善都有重要影响。同时,由于受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影响,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初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阶段,个体开始步入青春期。

  这个时期是学生从儿童向成年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外在主要表现有生理上的变化,内在心理的变化有探索认知能力的增强、自我意识的清晰、情绪上的多样化。

  

  在伴随这些变化的同时,新奇的事物也会让心理产生困惑和矛盾,且心理和行为异常现象频发。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和家长的冲突开始增加,却不知他们的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期,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开始独立思考。

  在思想和人格上都有独立的要求,开始分析大人说的话做的事并且给出相应的评价。

  但是由于涉世不深,这种分析评价过程难免失之偏颇。在学校里,他们可能为了吸引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比如染发、穿奇装异服、早恋等。在这个时期学生的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内心闭锁的同时又渴望有人理解。

  三、“双重矛盾心理”

  勇于表现自己内心又有怯懦的一面,这种矛盾心理的出现容易让他们对周围的人与事产生否定性的心理趋势和行为倾向。

  

  在我所任教的学校,打架斗殴、破坏公物、抽烟、早恋等违纪行为时有发生,短期来看扰乱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也会对周围的同学产生不良影响,长期来看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利,影响其健康成长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

  中学生是指接受中学教育的学生,年龄通常分布在12岁到18岁之间。中国大陆的中学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初级中学(初中)与高级中学(高中)。

  初中三年级(九年级)毕业后,学生可以通过中招考试进入普通高中学习或者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甚至一些高校可以直接招收一些初中毕业生进行五年制专科课程教学。

  为了研究的更加详细与深入,结合所任教的阶段,故把研究对象设为初中生,即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为12至15岁,这个年龄的学生有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

  

  在一个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其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速度是能够相互协调的,这样使个体的身心能够达到并处于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但是,初中阶段在人类个体的一生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纵观人的一生有两个生长高峰期,第一阶段是婴儿期,第二阶段是青春期。

  初中学生在这个阶段,所以他们的生理发展非常迅速,在2至3年可以完成身体的成长和发展在各方面的任务并且达到成熟水平。

  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

  四、非平衡状态

  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分析,初中生认知能力不断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加上现有认知水平的不足。

  初中生的心理活动经常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他们的心理水平也表现出半成熟与半幼稚的特点。

  其成熟性主要表现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渴望和追求,这是来自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及性的成熟。

  在这种感受的作用下,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一样的信任和尊重。

  他们的幼稚性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个性特征和社会经验等方面。初中生的思维虽然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但水平仍较低,正处于从经验到理论的过渡时期。在辩证思维刚刚萌芽的今天,其思维方法还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和浅薄性。

  

  在人格特征上,缺乏成人深刻而稳定的情感体验,缺乏在压力下克服困难的毅力、同时由于初中生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也很不足。

  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反抗与依赖。因为初中生有强烈的成人感,随之独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不愿意一切都服从长辈的安排,不想听父母的意见,不愿意采纳老师和其他成年人的建议,他们希望得到像成年人一样的尊重和理解,不干涉他们的生活。

  另一方面,初中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渴望依赖父母,希望父母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难题。

  比如寄宿制的学生经常会想家,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与关心;在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希望父母能够帮助他们,开导他们。

  

  这种抗拒和依赖交织的矛盾心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二是封闭与开放。

  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逐渐封闭自己的心灵,他们的内心活动更丰富,但经常性的把自己的想法隐藏起来。

  此外,初中生对外界的不信任、不满和怀疑也增加了其封闭程度。他们渴望能够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又怕别人比自己强,还没有真正放开自己又要把自己“圈起来”,在想与不想、说与不说之间徘徊。

  三是勇敢和怯懦。在某些情况下,初中的学生似乎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他们敢于打破常规有主见和魄力;

  

  但在一些其他情况下他们又极其不自信,例如,在公共场合,他们经常害羞和胆怯,不冷静和沉着,说话前脸红在初中生中很常见。

  比如在我教的班级中有个学生曾经参加过县里的葫芦丝表演,并且取得了成绩,可是在班级的元旦晚会上却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演奏。

  结语

  初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担当着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思想道德观念,但是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展期,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协调,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但又缺乏社会经验不能完全独立生活。

  各种交织的矛盾心理都在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其逆反心理的产生与表现。

  举报/反馈

上一篇:电子科技大学:河北省招生计划、历年高考分数线汇总分析!
下一篇:回顾 江苏一教师支开妻子,2次杀害19岁女儿,最后目睹她痛苦死去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