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战争十大名将,论功绩谁能第一?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6-16
手机版

  第十名:孙立人

  

  孙立人(1900年12月25日—1990年3月19日),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安徽省舒城县三河(今属安徽合肥肥西县)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毙敌2000余,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2000余,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 ,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孙立人致力于国军现代化,整编撤退来台之国军,建立完善之兵役制度与预备军官制度。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国民党政府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平反?。

  第九名:巴顿

  

  巴顿(1885年11月11日—1945年12月21日),原名乔治·史密斯·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 Jr.),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美国陆军装甲兵之父、美国陆军最杰出的指挥官之一。巴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与了坦克部队的建立,在二战中则是美国陆军最重要的装甲兵指挥官之一,曾指挥过北非、西西里、法国、德国等战场的作战,以其敢于突破、迅速机动、灵活变通的作风而著称。巴顿被誉为“老血与胆”、“美国最伟大的将领”等。

  第八名:隆美尔

  

  隆美尔(1891年—1944年),隆美尔元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著名军事家和战术家,绰号“沙漠之狐”。他在法国战役和北非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也遭遇了失败和挫折。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成就:1940年,他率领第7装甲师在西线闪击战中突破敌军防线,迅速推进到英吉利海峡,为德军占领法国立下汗马功劳。1941年,他被任命为德意志非洲军军长,远赴利比亚协助意大利反击英军。他凭借灵活的机动战术,多次击败装备优越的英军,收复了昔兰尼加、托布鲁克等重要据点,一度威胁到埃及和苏伊士运河。

  1942年,他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成为德国最年轻的元帅之一。他在阿拉曼战役中差点击溃英军主力,但因为补给不足和盟军增援而被迫撤退。1944年,他被任命为西线防御总司令,负责建造大西洋壁垒并抵挡盟军登陆欧洲大陆的企图。他在诺曼底登陆中指挥了激烈的反攻,但因为受伤和希特勒的干预而无法阻止盟军的推进。隆美尔元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官,也是一位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军人。他对待敌方士兵和平民十分宽厚,拒绝执行杀害犹太人和战俘的命令。也参与了推翻希特勒的密谋,但因为被发现而被迫自杀,他的死对德国和世界都是一种损失。

  第七名:薛岳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翼卿,号云峰,江苏省无锡市人,国民革命军将领,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薛岳曾参加过护法运动、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在抗日战争中,他先后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第四战区司令长官等职,指挥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重大战役,以其坚强的抗日意志和出色的指挥能力而闻名。薛岳被誉为“抗日第一名将”、“中国的麦克阿瑟”等。

  第六名: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原名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美国陆军五星上将、美国陆军参谋长、远东盟军最高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麦克阿瑟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有重要的贡献,在太平洋战场上指挥了美军对日本的反攻,并在二战结束后担任日本占领军总司令,推动了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在朝鲜战争中,他率领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扭转了战局,但因为与杜鲁门总统发生分歧而被解职。麦克阿瑟被誉为“太平洋之狮”、“美国最伟大的将领”等。

  第五名:彭德怀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原名彭得云,字德怀,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等职。彭德怀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在中国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他先后参与了秋收起义、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长征、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等历史事件,在朝鲜战争中,他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对抗,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彭德怀以其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出色的指挥能力而闻名,被誉为“人民元帅”、“百团大战之父”、“朝鲜战争英雄”等。

  第四名: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1891年11月30日—1954年5月14日),原名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德国陆军元帅、装甲兵创始人、闪电战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古德里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役于无线电通信部队,在二战中则是德国陆军最重要的装甲兵指挥官之一,曾指挥过波兰、法国、苏联等战场的作战,以其敢于突破、迅速机动、灵活变通的作风而著称。古德里安被誉为“装甲兵之父”、“闪电战之神”等?。

  第三名: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1887年11月24日—1973年11月18日),原名埃里希·冯·曼施坦因(Erich von Manstein),德国陆军元帅、纳粹德国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之一。曼施坦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与了西线和东线的战斗,在二战中则是德国陆军的主要战略家和指挥官,曾参与制定闪电战计划,指挥了法国、波兰、巴尔干、苏联等战场的作战。曼施坦因以其精湛的指挥艺术、逆境翻盘能力和战略布局而闻名,被认为是“普鲁士军魂”、“纳粹三名将之首”、“装甲兵之王”等?。

  第二名:朱可夫

  朱可夫(1896年12月1日—1974年6月18日),原名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朱可夫(Михаил Николаевич Жуков),苏联元帅、英雄元帅、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苏联国防部长、苏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朱可夫是二战期间苏联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之一,在东线战场上指挥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白俄罗斯战役等重大战役,并率领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参与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朱可夫被誉为“二战东线救世主”、“苏联第一名将”、“人头数最多”的将领?。

  第一名:张学良**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5日),字季相,号少帅,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北京郊外遭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继承其父之位,掌握东北军政大权。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结束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张学良未能有效抵抗,率部撤退至河北、山西等地。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迫使其停止内战、统一抗日。

  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被软禁于台湾、美国等地长达54年之久。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张学良获得部分自由,并开始从事文化教育活动。1994年返回中国大陆定居,并于2001年逝世于北京,享年100岁。张学良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其爱国精神和历史贡献受到广泛赞誉。西安事变中,张学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二战东方主战场的整个局势,其贡献难以估量!

上一篇:公务员等级: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之间的极大区别!
下一篇:「杭州职称」杭州职称评审流程最新解析!专业不对口?有办法!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