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如何教育》总结30年思考,陈平原:学者应该走在时代前面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1-05-01
手机版

文学作为“专业”的魅力正日渐消退,而作为“修养”的重要性却迅速提升。当今很多人缺乏独立阅读、深入思考、自由表达的能力与兴趣,而文学教育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一环。

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多年来始终关注着文学教育的方方面面。近日由东方出版社推出的《文学如何教育》是他三十年来对该主题的思考总结。在浮躁的快餐时代,文学应当何去何从?当下中国以知识积累为主轴的文学教育走入了哪些误区?学文学究竟有什么用?我们应该怎样学语文,怎样读书……这些问题都在新书中有所解答。

近日,借新书出版,陈平原教授与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杨早在建投书局·北京国贸店就新书《文学如何教育》进行了对谈,向读者介绍了这本书背后的思考。

“这本书的定位,大体上是在学术著作和散文随笔之间。”陈平原介绍说,《文学如何教育》比此前众多专业著作,比如《作为学科的文学史》《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要好读一点,但又比一般的散文随笔专业一些,是一个专题性的、介于学术著作和大众随笔之间的读物。”

“这本书不是一本全新的著作,其中有一些甚至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文章,但是被编织到了一个完整的论述框架里,谈了文学教育的十个方面。”陈平原讲到。许多读者或许会好奇,作者为什么会这样编辑这些作品?作者有他的坚持。“这些文章不是一个时间写的,而是展现了十年、二十年走过来的道路,是紧跟着整个社会的变化,一边观察、一边评论、一边前进的。”

活动现场,陈平原讲到学者的修为,他认为学者的思考应当是走在时代最前面的。“我说学者本来就应该走在时代前面,‘风起于青蘋之末’,如果学者跟在时代后边,是没有出息的。所以如果在今天,听得懂、听得进去、愿意接受我说的话的人很多,甚至到了一呼百应的程度,那样我并不算是一个好的学者。一个好的学者,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情,十年以后才能感觉到他的价值,二十年以后大家会觉得他有预见性,这才是学者应该做的事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弓立芳

上一篇:阜南县城乡教育共同体办学表彰暨现场观摩活动走进一小新集校区
下一篇:“五一”游和田,30余项精彩文旅活动邀你来!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