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36岁读研记18」 研二下学期居然这么“闲”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5-17
手机版

  原标题:「36岁读研记18」 研二下学期居然这么“闲”

  不知不觉2023年的五一小长假已经结束,这意味今年开学已经过去了快3个月了。在这3个月里我就回过学校两次,第一次是开学报到的那一次,那天我的7个研究生同学只见了其中一个,另外6人连面都没见着;第二次是给学院书记送材料,快去快回宿舍和食堂都没进去。之后我就一直待在家,当然这是提前跟学院打过招呼的,不属于私自外出滞留校外。

  那些需要在课堂上由老师们面授的课程已经全部结束,相关的学分我们也修够了,唯一的遗憾是那些课程几乎都是上网课,效果比较一般,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自己不认真,偶尔老师也划水,毕竟网课都是开音频不开视频,给偷懒提供了方便。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有些连面都没见过,如今他们正忙着给研一新生上同样的课,我们和那些老师之间的交情基本结束了,有些可能在预答辩会再次相遇,有些可能到毕业都遇不到了。

  这学期我们也不是没事可做,按照研工部和教务处的安排,我们需要参加为期半年的“社会实践”,通俗地说就是找个地方实习。看群里学校下发的文件里黑纸白字的规定,我还以为有一场像誓师大会一样的正式会议来交待实习的注意事项,结果这只是我的以为,老师们那么忙哪会开这种会呢?自己联系好实习后填个表格交上去就算实习开始。我联系了陈科长她们单位,还有一个女生找了老家的县政府,另外几个找不到实习的由学校安排:有的在教务处、有的在学院、有的在校办公室。

  陈科长单位本来不对外招实习生,但是自己人可以通融。作为一个有着十二年工作经验的职场老司机,我需要像个即将毕业的应届生一样重走职场菜鸟那条路,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当年开发的游戏,练小号时必须从新手村重新开始,一切都很熟但是必须完整地跑一遍流程。实习的日子里我改过发言稿、做过PPT、记过一些不太重要的会议记录,整理过党建的表格,还给人清理过电脑、重装过系统。以前在深圳的时候,我可是公司的主管,每天带着七八个人开发大型多人角色扮演游戏的复杂系统,跟策划、程序、美术、特效、项目经理讨论功能,如今却做的是行政助理和系统维护员的活儿,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这3个月学校的联系也很少,偶尔群里发一个活动通知,比如招聘、留学咨询、旁听会议、党员学习之类的,完全跟我没联系,即使需要研究生到场的,其他同学也就替我去了。到了研二这个阶段,一切活动都对我们很宽容,从不要求我们全部到场,只要两三个人到场就行了。唯独有一次需要我们8个人同时开一场视频会议,学习某个重要会议的讲话精神,然后班委截屏录屏提交以证明我们确实学习了。象征性地学习了10分钟后,我们自己的视频会议真正开始,大家带着久别重逢的心情寒暄问候,算是这学期的第一次见面。

  这3个月最忙的是四月份,我读了五六篇中文论文、十几篇英文论文,还有五六本英文书籍的部分章节,整理了好几万字的资料后,花了一个礼拜写了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导师目前还没有给我回复最终意见,我很希望他认可我在这个方向继续做下去,这样4月份的功夫就没有白花,不然换个方向再读大量文献资料重写开题报告就太痛苦了。

  这3个月里只要有时间我都去公园跟退休老头们打羽毛球,锻炼身体是越来越重要了;我还在实习的空闲期读了很多书,写了一些东西,有些东西准备修改润色好发给导师看看行不行。假如一个人要是不差钱的话,可以一直这样做自己想做的事,那确实是一种很安逸的生活,其实那些有退休金的老头每天就是这样过的,只是我又不喜欢他们年龄那么大。

  研二下学期真的是很闲,这当然是相对研一每天都要上课而言,有时候闲的以至于我都怀疑自己读的是不是全日制研究生。我现在算是明白国外有些研究生为什么一年就能拿到学位了,其实国内也完全能做到,只需砍掉社会实践这部分,一学期上课一学期做毕业论文,一年下来确实就搞定了。我们把时间拉长到3年,大大降低了给社会提供大量研究生的速度,也提高了这个学位的含金量,让外人觉得这东西要花3年确实是来之不易,但是就学习强度而言,跟我以前工作时学习新东西比起来,这书读的像度假一样。

  有句话说免费的才是最贵的,暗示一切东西都有成本,贪图免费的最后往往付出更大的成本,看不透其中的坑要吃亏。我隐约觉得研二下学期这种没人管的空闲状态也是个坑,如果真在这段时间觉得天下太平岁月静好于是老老实实享受生活,指不定哪天就要付出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的代价给老天爷补回去。

  (4月份回学校送资料那天拍的)

  责任编辑:

上一篇:探索自然与科技 成都远洋太古里开启“小小探索家”2023年爱心公益游学活动
下一篇:海棠花你会拍吗,来学这篇摄影教程吧,新手看得懂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