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附中党总支书记、校长张凤瑛:探究教育本质 共创教育生态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1-03-07
手机版

编者按:

2021年3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111个全世界女同胞们共同的节日——三八妇女节。三尺讲台上,她们用睿智与温柔,为孩子们插上追求理想的翅膀!女教师,不仅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母亲,更是千千万万个家庭、千千万万个孩子的精神导师。她们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种岗位上踏实工作、敬业奉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也为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众网·海报新闻在这个特别的节日推出《她说,美好教育》。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雅新 青岛报道

近日,记者来到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听张凤瑛校长讲述她眼中的美好教育。

“一名有着42年党龄的中共 党员和42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虽然分别在三个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做过老师,做过校 长和书 记,但对教育的本质认识和规律把握上都是相同的,对教育的无比热爱和对师生的一往情深都是不变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身为一名老党员,老教育工作者,我对党感激不尽,对教育感慨万千,对人生感悟渐深。”

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做教育

我们生长在伟大的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该培育什么样的人,是每个教育人都会去思考并回答的问题。我一直认为好的教育就应该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主张人的尺度、人的立场、人的价值、人的温度。教育是事业,是科学,是艺术,更是生活。生活的幸福在于真心、真情、真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引导教师育人在精细之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之中。好的教育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国际视野和人文底蕴,更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校的教育提倡彼此成全:成全始于尊重,成全立于共生,成全达于和合。努力做到敬畏教育、敬畏规律,敬畏法律。我想,正是有了这样的理念,才让我们的学生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如果学校的教学一切以中考科目为重,那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民族情怀都成了空洞的口号,这种急功近利,牺牲的一定是孩子的长远发展。中考很短,人生很长。因此,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通过“规范办学,科学施教,全面育人”,力图将所有科目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着重培养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技能与素养。在课堂中,学生可以得到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发展。而最终培养的落脚点指向“厚德善行,勇于担当,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我希望我们的教育从开始到坚持的有益实践并一鼓作气的魄力,还需要足够的教育变革的勇气,这需要基于理性的思考和坚定了方向的探索。我还希望这样的两句话让我们有定力:“我知道,我改变不了社会,但我可以改变我的学校;我知道,我改变不了整个教育生态,但我可以营造我的班级和课堂生态。”只有坚定才能坚持。一个学科课堂如此,一个班级如此,一个学校生态就能如此。一个个学校都能如此,那整个教育生态就会发生改变。

规范办学 尊重规律 成全学生健康成长

自习时间和午休时间不许老师进课堂,严格遵守上下课时间,这是我校定下的一条铁律。孩子需要劳逸结合,知识不是灌出来的,是自己悟出来的。

规范办学,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它体现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方面面。这说起来简单,但不管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必须突破一些固有的思维和做法。

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动,这是改革的突破口,也是统一 教师们的价值取向。好的教育就是好的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师师关系、教师与家庭的关系,关系处不好就会“鸡飞狗跳”。基于这样的认识,青大附中提出了“成全教育”理念,成全始于尊重,成全立于共生,成全达于和合,通过成长之全心投入、成功之全员参与、成器之全面发展、成就之全人教育四个维度去实现。在成全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不仅制定了规范办学的规章制度,更注重推崇教师教育自觉,教师们从内心深处也更加关注孩子们真正的需求,更加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也更加注重遵循教育的规律。

教师天生就是学习者,我经常倡导老师们多读书、多学习,成立读书会,给老师们推荐书目。好学校的教师是非常自觉的心甘情愿的当老师。影响孩子的是老师自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者的学习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影响。我经常询问学生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倾听他们的陈述,你会发现,要求所有的优秀教师使用相类似的教学技巧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些教师讲课滔滔不绝,有些教师却言简意赅;有些教师按部就班教教材,有些却让自己的想象力飞扬在课堂上;有些教师循循善诱,有些却直截了当。我听到的故事中,所有优秀教师投入工作时都有其鲜明的个性。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的老师:“张菊老师在教学上的确很专注。”“代玉红老师对自己所教的英语课很具有激 情。”“高华老师很尊重我的提问,尤其是说错了的时候”;“物理王顺老师的军人经历和作风影响着我”“刘洋老师的音乐课吹的比唱的还好”……你能从众多教师中认出这就是你的风格。因此,优秀的教师身上都有相似的特质,例如他们都富有活力,充满激 情 且思想深邃,而且还拥有热爱知识喜爱传授知识的爱人之心。

科学实教 提质增效 成全学生自主发展

青大附中始终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设课程,也从来不开设晚自习,作业布置也有明确的要求,我经常在各种会议、各种场合上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老师少讲才能让学生多学,这一点我们必须坚持,老师要坚持履行,干部要坚持监督。2016年高中自主招生政策改变,初三家委会联合给校长写信,要求加一节晚自习课。在三番五次的沟通中,我仍坚定信念,因为我有三个“心疼”:一疼孩子,下午五点放学孩子本可以回家,但如果加一节晚自习就要等到6点才能回家,青春期的孩子新陈代谢刈,上了一下午的课早已是饥肠辘辘,难以集中精力自习,更难见到学习效果;二是心疼家长,下晚自习正好赶上拥堵高峰,回家之路苦不堪言;三是心疼老师,老师也要正常上下班休息,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备课、施教。青大附中在科学施教方面有一系列的有力措施推进,从学校到学生,从干部到老师,努力形成一个团队、落实两个责任制、关注三个层面的学生,尤其强调老师在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方面下功夫。学生只有学会自主学习,在未来的发展上才能更有后劲。为了让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干部教师彼此听课,就地评课,直指问题和缺点,毫无保留。仅一个学期下来,干部教师互相听课达3000多节已成为常态,节节课前有教案、课后有反思,老师的专业素养也在不断磨砺中快速成长。

全面育人 为孩子奠定人生发展大格局

中考很短,人生很长。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发展需要丰富的教育活动和滋养和支持。只抓分数的教育是简单的,教育更应该着眼于孩子的未来,为孩子未来持续发展的人生大格局奠定基础。保存天性,顺应天

理的文化传承,崇尚道德教养,不一定在乎学生是否有高分,更在乎学生是否有道德教养。事实证明:教育孩子是人类生命中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

OECD组织2018年第一次把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纳入青少年的学习能力评价。为什么社会情感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考试并不是一个最有效、最重要的评价,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物都可以被量化,也不是每一件可量化的事情都有意义。我们的教育正在经历这样的进化,从灌输知识到培养能力到核心素养的养成,这是教学论进化的阶梯。《义务教育学校评价指标》眼下正在制定中,“升学率”一项不再作为考评学校和教师的指标,将从指标体系中删除。其他评价的重要性就出来了。

在青大附中,刚入校,学生们首先学习的是做好十件小事,其中既包括写好字、吃好饭、扫好地等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包括提前预习、大胆质疑、及时巩固、阶段整理等学习习惯的养成。“立德树人”不是空谈,就是要从细节做起。

青大附中非常重视给学生搭建各类发展平台,为学生提供参加各种国内外赛事及活动的机会,不遗余力得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例如,学校在各班推行经典诵读晨读,每天早上15分钟,由学生自己慢慢领悟,长期坚持,培养习惯,就会逐渐为学生积淀人文底色。青大附中2015年引进了《中华武术》必修课,将武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浸润中华瑰宝的滋养。同时,学校创立了山鹰科学院、燕鸥剧社、管乐团、民乐团等几十个学生社团,为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天赋和特长。

未来已来 好的教育在路上

当下,一个新的教育场景正在出现,新的教育范式正在形成,我们正在一个新旧交替的阶段,问题是如何从现在走向未来。未来优秀的人才要具备“知识整合能力、高阶思维能力、跨文化理解力”。未来的社会我们更强化孩子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是否能让孩子有高阶思维?他的批判精神怎么样?想象力到底如何?他的创造性怎么样?在不同的文化之间能不能自由穿梭。今天在中国能不能正常交流?明天到美国能不能正常交流?后天到非洲能不能正常交流?不同的话语之间能不能自由切换,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当中自由调频?这些都需要我们努力作出回答。

青大附中在连续几年的教育教学年会上用“求真知、做真人、教育为真——以仁爱之心探寻教育真谛”为主题追求做真教育;以“教师·学生·家长——探究学习本质,共创教育生态”为主题对教育规律进行探索和践行;以“课程·课标·课堂——寻求课堂革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主题探索教育改革之路。未来已来,教育变革正在发生,我们要迎接挑战,从文化到课堂,从观念到行动,我们更加关注健康、关注和谐、关注教育教学效能,致力于打造“纯生态,去功利,致良知,可持续的”健康生命样态。

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中考成绩的提升、学生素养的培养,二者之间本不矛盾,但是达成统一共识并不容易,因此,这意味着学校干部教师包括家长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坚信“行者常至,功不唐捐”的古训,只要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剩下的就是坚定的探索和理性地思考。正确的方向、坚定的探索、理性地思考,这是今后我们进行教育变革所要走的路径,也是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这一切离不开开放开明的办学方略,我们要坚持“把学校、课程和课堂都打开”,用动态的视角审视当下教育,用未来的眼光规划教育未来,为学生奠定人生发展的大格局。

上一篇:警钟长鸣!2021年德州警示教育月活动安排来了
下一篇:了解惊蛰风俗 龙奥幼教集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