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平学院转投南京引争议:苏州为何宁要专科,也不留本科学校?
天平学院转投南京引发的争议:苏州为何宁要专科,也不留本科学校?一种观点认为,从天平学院转投南京一事可以看出,苏州就没有合肥那样的格局和眼界,才导致现在高教乏力。
大学
当年中科大撤出北京的时候,寻找接手的城市,只有合肥抱着宁可饿肚子也要让中科大师生吃饱的态度,坚定的引来了中科大,当时苏州如果伸手不见得拿不下中科大。
现在为了让中科大来搞个研究生院,又送地又送钱又帮忙盖楼的,投入何止几十亿,即使这样,也只是研究生为主的。天平和中科大当然不具备可比性,但以此例子可见眼界和格局的重要性!
想更多的大学生留在苏州,最根本的就是多建大学,而不是因为鸡毛蒜皮的代价,把现成的大学直接放弃,回头又强调专科好,是因为专科留苏率高。
应当看到,以苏州的财力,多搞两所规模不大的本科一点压力都没有,有钱养专科,没钱养本科?一换一也应该选本科养。不养是不想养,而不是养不起。
苏州要弥补科教文卫的不足,就要下大力气把这些方面的实力提升起来,不能跟经济一比瘸脚那么多。公办本科名额多难获得,独立学院改制转设是个好机会。
把独立学院收编公办本科,先保下名额,放在那里,也不用重点发展,全力搞好苏大就行,小打小闹就可以,至少留个火种在这里了。以后跟别的城市比较高教实力的时候,好歹苏州有5个公办本科了……
大学
对此观点不敢全部认同,养专科,需要的拨款少,而专科的留苏率反而高,苏州可以用更少的钱让更多的大学生留在苏州,这难道不是性价比高?
真想更多的大学生留在苏州,最根本的是多扩招大学生,而且是让有影响力的学校扩招,不是片面的增加低层次的学校数量,学校多不一定学生多。看看南京的两个985学生多,还是杭州的那一个985学生多?显然是后者。
应当看到,国|家限制专科升本科,那是因为国|家也需要足够多的专科劳动力。而本科名额根本就不难获得,只要学校扩张到一定规模,都可以分出一个学院或者以大学为母体筹办新的本科院校。
全国这么多的本三,基本都是这么来的,还有一些城市也在筹备,以在大学分校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本科院校,一点都不难。
天平学院转投南京引发的争议:苏州为何宁要专科,也不留本科学校?从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里的措辞就能看出来,“有条件的市或社会力量,可通过新建、分立、资源整合等方式,设置质量高、特色强、规模适度的普通本科高校”,没做任何指标量化和名额的限制。
而对于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的,明确规定须是“2006年及以前审批设立,办学历史悠久、质量优质、效益明显、地方发展急需的师范、医学、公安类”,而且原则上每个省每个类型不超过1所。这年头裁撤一个专科,可比新建个本科要难了。
可见,上述观点对政策的理解是错误的,“留个火种”、“撤专科养本科”、“一换一”、“保下名额”什么的都是误解,那些担心也没必要。跟随天平搬走的学生,会由科大和城院扩招补回来,天平的教师也好多跳槽科大和城院,以后城院壮大了,亦可以拆分独立。
大学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
- “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让这所高职院校交出亮眼成绩单
- 田浩江×毛尖|《角斗场的<图兰朵>》:重新发现汉语呼吸系统
- 冠军诞生!
- 悬疑小说在网文平台走红背后《十日终焉》作者:我的写作是一场与读者的博弈
- 解读广州前三季度“成绩单”:新动能持续发力 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 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自动化学院:推进产教融合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 全国现当代文学青年学者汇聚上海大学,深度讨论人文学术
- 揽胜运动:成都挑战者的聚集地
- 探索“有趣高效”课堂!郑州24中第十四届常规教学质量月活动启动
- 拼搏路上洒下如花歌吟
- 山东人社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完善工资收入分配有这些大招
- 近300件百年意大利展品在渝开展 展示欧洲艺术设计传承和发展
- 儿童友好|“竹够精彩”
- 报考托福有什么要求
-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遵义职院:提升办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职教人才
- 网售处方药监管趋严
- 玉米播种机“水土不服” 四川岳池破解乡村人才匮乏 引来的博士科研团队小试牛刀
- 2023秋季仲景健康节缤纷活动花式养生,中医药文化蓬勃绽放
- 原创中冠广州影豹2-1击败上海同济,将与彬州辉龙争夺一个冲乙名额
- 托福独立作文没写完
- 高考报名明日启动,这些重要事项须明晰!
- 让老年人都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 创意展活力 数字赋新生
- 西南交大、石室中学与郫都区三方携手 西南交大实验小学揭牌启用
- 江门摩托车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