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七旬退休老教授在露台建造迷你花园 一年四季花开不绝
搬过6次家,从租住6平方米“鸽子笼”到在阳台上养上百盆花,建造迷你花园,一年四季花开不绝……74岁的马建新退休前是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推荐阅读:合肥高刘安置点一期河畔雅苑开始分房 有人1家5口分得3套房
在露台建造迷你花园四季花开不绝
走进马建新家中的L形露台,就好像走进了一个迷你花园,红的月季正在盛开,金银花花期已过,藤蔓摇曳着攀上去。这是蜀山区潜山北路三期的一个带露台的顶楼花园,“虽然不是‘面朝大海’,但确实是一年四季花开不绝。”马建新说道。
马建新退休十多年了,现在有了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我在露台上养花种绿,尽力营造绿色人居环境。我培育的月季、栀子、金银花等花卉比较多,自己用不完,便移植到小区的空地上。”
为了满足“四季看花”的愿望,马建新还用软件将所种的花拍下的视频剪辑起来,再配上地方戏,成了一部图文并茂的养花日记。“只要哪里有养花的讲座,我一定会去听。我喜欢养有气势的花,数量要多,颜色鲜艳,一看就让人为之一振。”
从6平方米“鸽子笼”开始,多次搬家租房
其实,三期是马建新唯一的房产。在这之前,他曾经搬家6次,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六次挪住所,一步一重天”。
1980年,马建新从外地调到合肥一所新建高校当英语教师。当时学校没有教职工住房,必须自己解决住的问题。“我的一位在肥工作多年的大学好友,好不容易帮我找了一个楼梯间,位置在芜湖路209号的省商业厅宿舍区。这个‘鸽子笼’比较破旧,只有6平米,仅能放下一张床。它的使用权属于商业厅食堂的一位师傅。这位仁兄让我临时借居,暂解燃眉之急。至于一日三餐,我全是在外打游击。”
马建新还记得,出门时,背包里要装着碗筷以及五颜六色的饭菜票。这些票证,出自市政府、商业厅、建委、农学院等多家机关和学校的食堂,都是托同学代买的。人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就近用餐。要是错过了食堂的开饭时间,就只好到小吃店买碗面条或两块烧饼了事。
半年后,马建新大儿子要在合肥上学,这就必须另寻栖身之所了。通过熟人,他在郊区常青公社仰光大队朱岗村租了一间农村民房,月租10元。这间房是用篱笆从几间瓦屋中隔出来的。那里没有自来水,村民全都要到水井去挑水,也没有水泥路,下雨时泥泞一片,稀里哗啦。“房东朱奶奶以做豆芽为生,她每天夜晚必得忙活,包括洗豆、泡豆、给已经萌发的豆芽淋水等。夜里3点之后,雄鸡又开始打鸣。水声、鸡叫声不断,使人夜不能寐。夏日的晚间,我在备课或批改作业时,蚊虫扑面,驱之不及。”
那时候,每当夜幕降临,看到万家灯火时,马建新也在想:哪处灯火属于我呢?“当时的想法极其简单,只要有房住就行了,压根就没有其他什么奢望。”
又过了一两年,马建新爱人也调到了省外贸工作,小儿子也过来了,一家四口总算是在省城团聚了。爱人单位也不提供住房,这样马建新又得另找居所。经人介绍,马建新在常青公社曙光大队的文明村租了一处瓦屋,包括水电费在内每月租金为30元。这里的生活条件比先前的好多了,村子里房舍整齐,自来水、水泥路、公共厕所都有了。“房主人名叫陈在余,老两口住在儿子家里。他们一家人善良、宽厚、质朴,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我至今心存感激,难以忘怀。”马建新说道。
改革开放后搬过6次家居住条件越来越好
1984年“五一”,马建新一家住进了学校新建的教职工宿舍,这才算有了稳定的居所。住宅为砖混结构,3室1厅,基本设施尚好。
马建新感慨,往日住别人的房子,总有一种飘零的感觉,个中滋味难言。突然间有了自己的窝,全家人欢天喜地,连续数日惊悚片夜不能寐。
“改革开放以来,我在合肥搬过6次家。”马建新说,居住条件越来越好,从无房到有房,面积由小变大,附属设施由无到简再到完备,生活环境由讲求室内装潢到注重小区生态。合肥城镇人口的人均住房面积从1982年的3.7平米迅速提高到了现在的35.9平米。
“家,也正在向家园发展。房屋由生存需要逐步转变为安乐需要,这是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结出的硕果,是改革开放给民众带来的巨大实惠。”马建新说,“住房,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尺度。房子,也就是家。”晨报记者 余佼佼 实习生 邱焱平》》》推荐阅读:合肥“土著”见证住房转变 曾一万多元“巨款”买下房改房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
- “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让这所高职院校交出亮眼成绩单
- 田浩江×毛尖|《角斗场的<图兰朵>》:重新发现汉语呼吸系统
- 冠军诞生!
- 悬疑小说在网文平台走红背后《十日终焉》作者:我的写作是一场与读者的博弈
- 解读广州前三季度“成绩单”:新动能持续发力 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 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自动化学院:推进产教融合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 全国现当代文学青年学者汇聚上海大学,深度讨论人文学术
- 揽胜运动:成都挑战者的聚集地
- 探索“有趣高效”课堂!郑州24中第十四届常规教学质量月活动启动
- 拼搏路上洒下如花歌吟
- 山东人社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完善工资收入分配有这些大招
- 近300件百年意大利展品在渝开展 展示欧洲艺术设计传承和发展
- 儿童友好|“竹够精彩”
- 报考托福有什么要求
-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遵义职院:提升办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职教人才
- 网售处方药监管趋严
- 玉米播种机“水土不服” 四川岳池破解乡村人才匮乏 引来的博士科研团队小试牛刀
- 2023秋季仲景健康节缤纷活动花式养生,中医药文化蓬勃绽放
- 原创中冠广州影豹2-1击败上海同济,将与彬州辉龙争夺一个冲乙名额
- 托福独立作文没写完
- 高考报名明日启动,这些重要事项须明晰!
- 让老年人都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 创意展活力 数字赋新生
- 西南交大、石室中学与郫都区三方携手 西南交大实验小学揭牌启用
- 江门摩托车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