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现代心理学如何误导大众?“真实自我”是伪概念?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真实自我”是个伪概念?

  

  《清醒:摆脱工具主义,活出真实自我》 [丹麦]斯文·布林克曼 著 黄菊 译 中信出版集团

  哈佛大学有一门非常受欢迎的课程“幸福课”。“幸福”一词虽然提起来如此熟悉,但却又让现代人感觉有些陌生。人们希望自己能获得成长,并从中体会到幸福的快乐,而围绕着幸福成长,发展出的“幸福产业”也被人们广泛接受。成功人士与幸福产业合谋让你出现了某种错觉:你过得不好,是因为你不仅先天不够聪明,且后天也不够努力导致的。他们掩盖了自己运气,设计了自己的奇迹,并且告诉你这些都是可以复制的,让你对自己产生误解。

  在这个产业中,人们被告知,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要积极向上,追逐梦想,不断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人们也坚信自己只要有付出,就能有回报,如果没有回报,一定是付出得不够多,各种励志书籍,自我发展培训班,社交体验班等等,为人生投资的项目百赚不亏。

  以上的情况是不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其实是一种基于现代社会的流行文化。对于这样以知识和人生体验为基础的产业,人们是否能从付出中得到回报,这有必要深入思考下。丹麦奥尔堡大学心理学教授斯文·布林克曼试图通过《清醒:摆脱工具主义,活出真实自我》等“清醒”哲学系列图书戳穿幸福产业的“谎言”。全书贯穿着一个问题:现在的心理学是如何对大众进行误导的?终身学习、工具化思维、心灵鸡汤、知识付费课程、知识焦虑、名人传记等等是如何在心理学的误导下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精神鸦片”。初读这本书时,然而仔细品味便会发现,作者所表达的内核其实是在反励志、反鸡血,力图从各个角度,不同的层面,重新认识你自己。

  我们在现代文化中常常能听到“遵从你内心”的论调,作者提到“剖析自我”和“发展自我”是当代文化中最为流行的两个概念。为了找到真正的自我,并非父母、老师和朋友口中的那个自己,我们需要剥开一层又一层的假性知觉,并学会倾听内在自我的真实声音。但是这样就能找到答案吗?书中开篇便要破除掉读者这种内省的错误认知——这种说法大致流行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即“青年文化”大行其道的年代,社会规范和外在权威被那个时候的民众抛弃,人们倾向于用自我、个性对待一切。这种总是寻求自我反省的认知,并不一定能让你的感觉更好。就如同医学上的“健康悖论”一样,一个患者获得的帮助越多,就越想自我诊断,感觉也就越来越差。同理,一个人越是热衷于审视自己的内心,他的自我感觉就会越差。

  如果有人向你介绍爱因斯坦的伟大,莫扎特的才华,维特根斯坦的研究成果,你在确定自己对这些东西是否有兴趣之前,会不会问自己:“他们说得都对,但这又能让我感觉如何呢?”其实过于关注自己的人往往将焦点放在别人的表达方式给我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上,而不是对方陈述的实际内容如何。当代文化中向外看被认为是肤浅的,不够自我的,非内省的,然而现代人恰恰缺少的是向外看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与自我的本性相适应的。

  当下,大众心理学和当代文化都在传播一个观念,那就是真实自我。这种观念认为这个自我本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中,在成长和发展中,我们不断接受他人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后,又创造出了一个后天形成的自我遮蔽了这个本来的我。在当代文化中,这个后天的自我似乎是我们痛苦的来源,需要我们和谐地克服它。但是,为什么要认定内心之中的那个自我才是最真实的“自己”?为什么自我就不能反映在我们的行为、生活、人际关系,以及其他所有外在表现上?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就说过:“相比于真正的、内在的自我,其实在我们选择的面具上承载着更多的真相。”

  当我们回想,我们或许不喜欢朋友面前知心贴心的我,不喜欢面对孩子手足无措的我,不喜欢为了生计要强行在酒局上自嗨的我,不喜欢面对家庭一地鸡毛的我,这时我们往往特别能接受内在真实自我的概念。认为这个自我是解决生活中难题的重点,这个我才是理想中的我,然而聚焦内在的我,实际上是一种逃避,逃避真实生活中我的每一面所遇到的困难。正因为这个真实的我全知全能,它才能成为我的逃避港湾,甚至可以沉迷在这个真实的我中。

  作者在书中点破这一点,让人们认识到我们不应该抛弃整个自我的概念,要找出方法去接纳现有自我的每一面,而不是将重点放在一个永远模糊的虚拟概念上。并且自我的每一面所做的事都是有价值的,并非只有“做自己”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作者在书中多次指出,我们对自己的关注,对自我的探索会导致他人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被牺牲掉,从而让我们难以正确地履行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这并不会让你对自己更了解,只会越来越迷失,甚至失去他人的帮助。

  书中作者首先破除流行文化中的障碍,之后再告诉读者如何一步一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根据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的思想,作者寻找到了一些让我摆脱凡事总爱审视自己内心的训练方法。先从尝试做一些自己内心不想做,但又有可能是正确的事情,让我们的感觉和事情结果做脱敏性分离,比如在我们不节食的时候,控制下饮食;或者在开车方便的日子里,改搭乘公交,这虽然会有小小的不舒服,但却可以让我们去适应挫折。忍受轻度的不适能让我们认识到,不愉快的经历不一定是我们应该畏惧的,这样会大大减少我们审视内心逃避挫折的次数。

  作者的每次提问,都是针对那些我们认为正确的、高大上的、流行的认知,在现代人笃定的内在认识中,作者无情刺破这背后的假象。无论是被奉作上宾的“真实自我”,还是引人疯狂的“励志陷阱”,背后的资本操作以及历史过往,在书中都有交代,并且针对当代人的文化困境,作者斯文·布林克曼也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案,从头到尾一步步帮读者找回自信。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U016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2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洗牌,清华北大从不让人失望,华科大有进步
下一篇:2020年山东省信息学总结表彰大会在山东师大附中隆重举行!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