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中原校长王军“掌舵”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宋峤 摄

  王军语录

  “我经常和老师说,校长是原子弹,学生和老师是氢弹。氢弹必须有原子弹的引爆才能爆炸,而校长的工作就像原子弹一样,通过建立一个机制来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巨大能量。”

  “比尔·盖茨说过: ‘世界首先注意的是你的成果,而不是你的感受和自尊。在你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我对老师说,这句话很现实,也很真实。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会进一步完善。”

  “我不认为我的办学方式是所谓的‘县中模式’,不同的学校办学绝不是靠单纯的复制照搬的。如果非要按上个‘模式’的帽子,就叫‘王军模式’吧。”

  人物简介

  王军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届教授级高级教师,全国首届创新校长·名校长,南京市首届陶行知奖获得者,南京市名校长,江苏省星级学校评估专家·组长,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南京晓庄师范学院干部培训兼职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曾任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现任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校长。

  在南通时,他曾连续让3所中学重焕生机,有同行大呼“狼来了”;来到南京后,他在争议中带领13中一路高歌猛进,他的办学模式被冠以“县中模式”;2010年7月,已经63岁“超期服务”的他主动递交了辞职报告,他说:“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太累了”;而2012年2月7日,他出现在了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开学典礼上,发表了《我们应该提升生命的价值》的校长讲话,宣告了他的“重出江湖”。在到任后的短短半个月时间里,他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调整作息时间、实行导护制、甚至取消了上学期学习成绩优秀但体育没有符合三好生要求的学生……王军的到来无疑在这所依托百年金中壮大发展的分校里掀起波澜。王军究竟遵循着怎样的办学理念?他究竟会给金中河西带来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日前和王军校长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专访。

  办学经历

  他把4所中学办成“典型” 曾被同行称为“狼来了”

  记者:听说您在南通当一把手校长后,就先后让三所中学重焕生机,甚至被同行称作“狼来了”,能否说说您的办学经历?

  王军:从1990年担任一把手校长来这里之前,我已经担任过4所中学的校长。可以说,每到一所中学,在不长的时间内,都能较快地改变了它们的面貌,使之一跃成为典型。我的做事风格最大的特点是进取。记得当年任白蒲中学校长时,学校刚评上省重点高中不久,而全省又开展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创建,我就提出了“三年三大步,迈进国家级”的口号。当时不少人觉得不可行。为了使创建工作一举成功,我们把 “建设科研型学校、培养科研型教师”作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特色来抓。营造科研氛围,加强科研培训,用科研统帅学校工作,大大激发了师生的潜能,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使学校教学质量出人意料地迅速提高,由原来的全市第三跃为全市第一。从1997年开始,到2001年我离开该校为止,连续四年都是全市第一。由于发展势头很猛,当地教育系统就有了“狼来了”的说法。

  记者:您在担任13中校长期间,曾经带领这所学校一路高速前行。而您的办学模式也在南京掀起了不少争议,并被称为“县中模式”,能否谈一谈您的办学思想?

  王军:我是2001年来到13中当校长的。作为一位管理者应该十分清楚城市中学的优势是什么,弱点又是什么。这样才能从中找到差异。13中是一所基础非常好的城市学校,它与农村中学相比,优势在于老师教育理念比较新,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个体优势比较强;弱点是浮躁现象比较突出,工作比较粗糙。其实这不仅只是13中的弱点,也是城市中学里带有普遍性的弱点。来到13中后,我以“一进校就读书”作为突破口,开始了细节管理。2003年,南京的高考成绩备受社会关注,而这也是我认为改革的一次机遇。我把学校的80多名骨干老师带到了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开会,会上我拿淮海战役的例子作比:淮海战役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战役,而这次会议便是决定13中命运的会议。在会上,我隆重提出了“精细化管理、有效性教学”的办学主题。这一提法被大家迅速接受。在许多环节上,老师们创造性地开展细化工作,迅速提高了学校办学成效和工作质量。2010年我离开13中时,当年学校的本二上线人数已经达到了518人。人们说:“13中是杀出来的一匹黑马”。这一匹黑马,其实就是从‘一进校就读书’杀出来的,就是从细节管理中杀出来的。社会上有人把13中办学称为“县中模式”,这一说法我是不认可的,因为根本没有一搬就灵的办学模式。在一些人眼里,县中模式是一个贬义词,但县中确实有很多做法值得好好学习、细细玩味,特别那些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学校和地区,我们更应该俯下身子去看,而不是不屑一顾,甚至诋毁。具体来说,一是管理精细;二是很务实,把先进的理念变成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13中的成功在于它借鉴了县中一些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又能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从而创设了优质高效的“13中模式”。

  重出江湖

  新官上任“三把火” ,宣布调整作息时间引热议

  记者:记得您是2010年暑假从13中退休的,一年半后,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出任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校长?

  王军:2010年7月,在13中那届高三高考再创佳绩、学校新高一招生也基本结束时,我向上级领导递交了辞职报告。那时候我已经63岁了,是超龄服务了。别人还有一个退居二线的过程,我当了20多年的一把手校长,一个缓冲的时间都没有。那个时候是真的觉得干得很累了,很累了。做校长的这么多年,都没好好休息过节假日,所以当时的请辞也是感到可以让自己放松下来了。退下来也有外地的学校来请过我,给住房、给汽车、年薪30万,但是我都没有答应。这次接任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校长,是有关领导的真情打动了我,特别是有关领导说:“金陵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河西分校依托金中而生,地处南京市又一个新街口的核心位置,区域条件得天独厚,在城区学校中硬件最好、校园最大,教师又是从全省乃至全国招聘过来的,学校在教学改革上又正实施12年一贯制和全寄宿制的教育模式,这样的学校不要说在南京,就是在全省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更有利于继续践行你的办学理念”,经过有关领导的这番开导和我的思虑后,觉得可以继续践行我的教育理想,为社会和家长再做一点贡献。

  记者:听说您到任不久,便宣布调整作息时间,引起了不少争议,甚至有人质疑您是要复制“县中模式”,您是如何考虑的?

  王军:对于我而言,金中河西分校是个全新的环境,无论是我对学校、还是师生对我都有个适应的过程。刚上班的第一个星期,我就天天在学校里转,用我的眼睛来看学校。在第一次行政会上,我列出了20多条学校目前在管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将这些问题落实到人,进行专项研究。通过对学校的观察,我发现学校在作息时间的安排上不大合理:比如学生早晨6:20起床,7:30才上早自习,早自习上到7:55分,8点就正式上课了。自习之前,居然有70分钟是用于洗刷和吃早饭,这样不但时间利用率不高,而且让学生养成了拖沓的不良习惯。而25分钟自习以后又只有5分钟可以休息。现在初中部7:20开始上早自习,上到7:50;高中则是7:00开始,上到7:50,这样一来,早自习时间相对完全利用,而早自习和第一课之间的休息时间也延长了5分钟。另外对于下午跑操的安排也不大符合规律。现在跑操改为上午第二节课后,留足半小时跑操。原本安排在下午的跑操则改为做操,时间由15分钟延长到25分钟。现在晚自习时间也做了调整,高中生要求21:50下晚自习,22:30必须熄灯睡觉。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办学理念是“为一生奠基”,我认为,首先要让孩子明白时间的利用对人生价值的意义。作为校长,我们要关心学生在校时间的科学使用。

  记者:您到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后,将进行怎样的改革?

  王军:金中河西分校目前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寄宿。其实“寄宿制学校”是一种教育模式,我们要利用这种模式改变独生子女在家教环境中的种种缺失,培养出情商高、独立生活和生存能力都很强的学生。到河西分校后,我还是坚持了“抓常规、抓质量、抓机制”的方针,首先调整的便是学生的作息时间。与此同时狠抓教学质量,细化教师的量化考核。在管理上,我在学校中推出了“导护制、责任制、问责制”等制度,由各学部主任、年级组长轮流全校导护,每天通报导护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我做事的风格是“严精细实,雷厉风行”,反对弄虚作假,坚持有错就改。比如,三好学生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是上学期三好学生的评选中,有几个成绩不错但是体育没有达到良好的学生也被评上了“三好”学生,这是错误的评价。所以这些“二好”学生必须取消“三好”的称号,这是原则问题,待他们达到“三好”了,再给予“三好”的称号。

  教育理念

  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

  记者:您对教育怀有的是怎样的一种理想?

  王军: “人的生命犹如一颗刚刚成熟的麦子,有着截然不同的道路。有的麦子可能被装进麻袋,堆在家里,等着喂猪;有的可能被磨成面粉,做成面包;还有的可能撒在地里,发芽成长,结出万亿颗麦子。人与麦子不同的是:麦子无法选择是变得腐烂还是做成面包,或是种植生长。而人却有选择的自由。”这是我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新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我们教育学生首先关注的是做人,而不是教学。我们告诉学生不要自卑,我们也要求老师不要看门第,不要在意学生来自什么地方。我曾说过,教育应该是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升学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只有每个学生都做好了,学校才能上升,这是必然的。

  记者:有人称您是“铁腕校长”,您是怎样看待自己的管理方式的?

  王军:对于管理,我首先抓的便是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让他们从“学会”变成“会学”,激发他们想学、会学、乐学的根本。如果说我的这种管理模式是“县中模式”,倒不如说是“王军模式”。说我“铁腕校长”不如说我是“创新校长”。我不走别人走过的路,也不走自己走过的老路。在教学和管理上,我深信,教是为了不用教,管是为了不用管。而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从外在的管理入手,变成内在的需求,最终变成“无为而治”。我一直在教我的学生、我的老师,要“会用时间、会学习、会生活”。在管理上我也有自己的信条:站在高处、做在细处、想在深处、落在实处。

  记者:下面你还会为你的教育理想继续深入改革下去吗,不担心非议吗?

  王军:改革,那是肯定的,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改革就不会前进。我们要把河西分校办成最优秀的学校,就必须不断地改革。我也特别喜欢这句话“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为了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的理想,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担当一切。

  本报记者 杨甜子

上一篇:2023有165万人考研弃考?23国家线预估!
下一篇:2023考研|福建师范大学报考条件、分数线、报录比等考研信息汇总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